中国的酒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自东汉时期始,直到现在,已泱泱绵延两千余年。两千年来,酒,始终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占用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近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逐渐升级。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提升,供给消费的商品质量也越来越高。
饮食行业也是如此,以前简单需求吃饱穿暖,现在要求已经升级到吃好、喝好,高品质的商品更能收到消费者的关注,相应的,一些较落后、品质较低的商品受到嫌弃,即将逐渐被市场淘汰。
液态法白酒酿制对于我们现在的生活而言,已经不符合我们对健康的要求了,但到底是怎样酿制出来的呢,不妨让我们详细的看下。
说起液态法白酒的起源,其出发点是好的。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白酒生产量和需求量严重不平衡,传统的酿酒工艺对粮食消耗极大,然而在当时的历史情况下,产出的粮食甚至还不足供应食用,每生产一顿白酒需要耗费高达3.9吨粮食,粮食严重不足。
为了解决粮食供应不足和生产白酒消耗粮食过多的问题,白酒生产急需提高原料利用率和出酒率,少耗粮食多产酒,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酒需求。
当时提出了三种解决办法,一是以粗粮(薯干等)代替细粮酿酒,二是用人工培养的曲霉菌和酵母菌提高原料利用率,三则是参照苏联生产伏特加的方法,用液态发酵塔式蒸馏,先将原料制成酒精,再稀释勾兑成白酒。
但第三种方法的推广却受到一些阻力,以薯干为原料生产酒精,高纯度酒精再勾兑成白酒,这样“制造”的白酒只有酒味却没有香味,只能通过添加香精、糖精的方式增香;而且勾兑出的白酒口感差,不被消费者所接受。
于是酒精勾兑白酒的最大问题在于:如何搞好白酒中的呈香物质、并配置成具有白酒风味的产品。
1956年,轻工业部重庆工业试验所成立了“酒精勾兑白酒”的研究小组,经过深入调查发现,人们爱喝带有“糟香”的酒;
随着十几年的深入研究,研究小组通过分析白酒香味成分,找到了名优白酒中香味成分与口味物质的平衡关系,为新工艺白酒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掌握规律后,酒精配置白酒又试验了“用大曲发酵发生产香醅、再用液态发酵法生产的酒精串蒸香醅”的方式生产出固液结合酒,后来换用麸曲酒糟加香料代替大曲香醅,再用酒精串蒸,该方法被称为固、液、料三结合法。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期,串香法制成的液态法白酒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在1992年底,液态法白酒的总产量约占全国白酒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这种以酒精勾兑的新工艺白酒,为了模拟传统粮食酒的口感和风味,需要添加很多物质,常见的酒精勾兑酒至少有十四五种添加剂,多的更是高低七八十种。
这些香料、香精、稳定剂等添加物,大部分不清楚它们对人体的影响,因此心怀恐惧,一如当今人们对转基因食品的抗拒。
人类对不明确的东西最恐惧,新工艺白酒中的添加物尽管符合食品标准,其影响依然是未知的。以前由于人们对添加物了解较少,加上个人食品安全意识淡薄,新工艺勾兑的酒精酒大行其道,进了很多人的肚子。
好在现今越来越多人意识到了新工艺白酒存在的缺陷,逐渐转向寻求传统工艺酿造的粮食酒,酒精酒即将在市场的选择下逐渐退场,还酒友们一个干净、安全的粮食酒市场。
同样是白酒,让我们来看下纯粮固态酿制方法,以中国酿酒大师宋显凯的大师品鉴酒为例,精选当地优质红缨糯高粱,取水赤水河,严格遵循古法酿造工艺,两次投料、九次蒸煮、八次摊晾、七次取酒、并要嫁曲、高温堆积,经过一年的时间,一百多道工序,才能酿制出基酒。然后将基酒放置在陶缸,贮存三年时间之后,和老酒进行勾调,然后在经过两年时间的发酵,在漫长、特殊而神秘的生物反应过程中,酒体和空气中的微氧分子充分结合,这也就是为什么酱香型白酒具有一定保健作用的原因了,从酿制工艺来说,每一瓶酒出厂就已经是具有五年时间的老酒了。
看过液态制酒和纯粮酱香酒的酿制过程,相信你一定明白这两种方式酿造的白酒有什么不同了,既然酒是我们的助兴饮品,为什么不在快乐的基础之上为自己的健康增添一份保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