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1张图片

​作者:张答应

《歌手》导演为什么流泪?《歌手》决赛名单都有哪些人?下一季还有没有《歌手》……最近这些新闻标题不断地撩拨着公众的注意力。湖南卫视的《歌手》系列已经第五季。按照“三季定律”,这已经是综艺节目中非常长寿的著名品牌了。作为“长寿品牌”,《歌手2018》依然展现出了极为强盛市场表现和内容吸引力。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2张图片

​想完全感知《歌手2018》节目的妙处,忠实观众不应该仅仅来听歌而已。因为跳开节目整体内容,只看“纯享版”的观众很难感知到节目的真意。没看过腾格尔生活中的“佛系典型”,就无法完全理解腾格尔在舞台上嘶吼时的硬核;没看过华晨宇在生活中的“中二随和”,无法完全感知华晨宇在通俗歌曲中的“艺术孤独感”;没看过汪峰在生活中的“讲究和矜持”,也无法完全嗅到他在舞台摇滚中踏踏实实的“地气感”……

《歌手》系列靠的一直是“专业歌手的来演唱竞演,内容包括、但是不局限于歌唱”核心立意完成节目的。回想着这句话,再看《歌手2018》今天的样子依然感慨良多。综艺节目的一时风头,可以依靠节目创意设置中的“机巧”;但一世关注,只能依靠内容的品质和核心立意的扎实。

在《歌手》系列的核心立意中,“《歌手》不局限于演唱”这句,很容易被观众忽略掉其中的深远。但实际上它一直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对于这档节目的整体审美,在《歌手2018》中尤其明显。

很多综艺制作人很好奇,《歌手》系列如何实现如下效果:《歌手》系列怎么就能让它本身就成为了某种“仪式符号”?为什么“一个歌手能不能登上《歌手》舞台本身就形成某种类身份档次的东西”?为什么《歌手》系列的高级感能够延续多年,在《歌手2018》中还能够被进一步深化?……实现这一节目效果的,恐怕除了无需讳言的“演唱质量”之外,“不局限于演唱”核心立意的忠实执行,更功不可没。

《歌手》“不局限于演唱”的镜头语言

早在《我是歌手》时代,通过“跟拍镜头塑造人物”就是其中的亮点。当时镜头跟拍的重点场景,还集中在歌手休憩的“歌手之家”。而《歌手2018》镜头的已经延伸到了竞演嘉宾的真实住所、往来路径、医院和生活场景。

这些镜头的范围拓展,让《歌手2018》具有了更强烈的“纪录片式”的探究感和真实感;再探其根本,标志着《歌手2018》已经更关注歌手和音乐“他(它)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哲思式思考。《歌手2018》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将“纪录式镜头语言”的运用量增加。

在《歌手2018》中对于嘉宾的记录镜头几乎每期节目都占了三分之一篇幅之巨,并且节目组对于“是否拖节奏”的问题自有分寸。而且最后成片效果也确实说明,《歌手2018》正是利用这些镜头,实现了冷静、娓娓道来式的背景讲述,并最终为《歌手2018》的整体“高级感”和人物形象的“饱满”,贡献了明显效果的。如:

腾格尔,一个八九十年代就被广大公众熟知的“草原硬汉”,站在自家门口絮絮叨叨的跟导演争论究竟该“先喝茶还是先带话筒”,随后在自家里跟导演唠叨“我一直没去《歌手》节目的原因,是因为在舞台上没有合适的衣服”——这是《歌手2018》在通过镜头,首先对“草原硬汉”这个身份标签完成了“破拆”;随后镜头马上嫁接腾格尔在草原上捐赠植造的树林,并阐明腾格尔的夙愿是“有生之年,让草原的一片绿色恢复”——这是《歌手2018》通过这个镜头对腾格尔“草原硬汉”的身份进行了“爱”的扩展;当腾格尔站在舞台上,刚硬的演唱了大家耳熟能详的《天堂》,配合着Jessie J瞠目结舌的惊讶和大家心照不宣的笑容——这是《歌手2018》通过这个镜头,完成对腾格尔“草原硬汉”身份的重建和再次定义。——自此,一个观众熟悉的,但又完全属于《歌手》标签的、不一样的“腾格尔”形象被树立了。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3张图片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4张图片

利用纪录片化的镜头语言,为节目的歌曲呈现层层递进效果,并获得了在公众心目中“歌手重新定义权”,树立人物,这就是《歌手2018》“镜头语言”运用的妙处。在《歌手2018》中,这种镜头语言运用还是完全个人化的、定制化的。如采取了明显的“新人新办法、老人老办法”。(观众稍显陌生的张天,镜头逻辑就截然不同)

根据传统的电视理论结论:

记录式镜头,它的拍摄手法强调“客观记录”行为。讲究通过客观记录,来让观众自己产生导演预设的感悟和目的。真实感强,代入感强。正因为此,所以通常没有明显的剧情转折、鲜明的角色特征,内容节奏也通常较慢。片子所要表达的立场常使用平缓、隐晦的镜头语言来表达,需要观众参与深思,才得三昧。——而绝大部分普通电视观众,还是更喜欢“好坏明显、情绪鲜明、节奏明快、一目了然”的大众传媒作品。

而综艺节目需要的是:加工好笑料、包袱、人物形象……原封不动的端给观众,让观众开袋即食即可。

如果这么看,综艺节目《歌手2018》和“纪录化镜头语言”之间,这两者的联系并不密切,甚至还有点“井水不犯河水”的味道。但《歌手》节目组能如此体量的使用纪录式镜头,其思维的起点,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有对于节目观众有更加精准的理解和描述。他们对于《歌手2018》的典型观众画像分析,大概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  横向分析:

节目观众倾向于“高端”。随着观众学识修养的提高,对于饱含鲜明主观立场、主观情绪的影视作品需求量变小,对于“客观、冷静的讲述”需求量变大;综艺节目过度的娱乐化,让视频节奏越来越快,这让部分观众产生了疲惫感;同时过度的“速食化”,也让观众对于“伸手既得”的综艺体验,产生倦怠感。

第二层,  具体节目元素分析:

节目的嘉宾,大部分都是公众所熟知的、具有鲜明个人特征的知名歌手。因此对于观众来说,确立鲜明人物形象,就需要对已经熟知的人物进行“深挖”和“创新”,需要节目实现:除了“优质音乐”外,提供更加丰富或更加新鲜的角色形象。

这些分析毫无疑问是精准的。正是这类对节目逻辑的深刻思考,才让《歌手》敢于使用大量我们提及的、风格化明显的镜头语言,再配合节目呈现的高品质音乐和嘉宾形象,观众才被节目内容深深的嵌入,并产生了强烈的情绪共鸣:

人们会为Jessie J突发疾病而担忧;人们会跟着张韶涵的“向前跑”流泪;人们会随着汪峰的《等待》感怀;人们会跟着腾格尔的《天堂》感动;人们会跟着华晨宇的《假行僧》揪心;人们会跟着霍尊的《小草》沉思……

在这些情绪中,你很难分清哪些是歌带来的,哪些是歌手带来的,但总之这都是《歌手2018》带来的。人歌合一——这些难分彼此的情绪共鸣体验,践行了“并不局限于演唱”理念。又在客观上推高了“演唱”本身的情绪体验和节目的整体质感。

《歌手》“不局限于演唱”的其他元素分析

我们上文说,《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的态度表达,对节目审美和节目质感影响颇大。这些个性化镜头语言只是为其服务的元素之一。除此之外,在节目的“叙事逻辑”和“音乐态度”上,也可见端倪。

《歌手2018》一期节目中,汪峰抽签首位演唱。对于汪峰在这期节目的出场,节目组并没有完全依照“线性叙事逻辑”,而是用了蒙太奇感很强的“非线性叙事”。

首先,借采访中汪峰和李健的对话: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5张图片

​引出汪峰选曲依据: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6张图片

​还特别制作了一个小片,来对汪峰所提及的音乐理论阐释: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7张图片

​阐释后还要举例说明: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8张图片

​然后让汪峰直接出场:

《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_第9张图片

​这组镜头首先打破了时间线叙事,将时间线叙事的“选曲—抽签—赛前采访—出场”顺序,变成了“抽签—赛前采访+选曲+理论阐释—出场”。同时这组镜头还特别拿出了篇幅,对音乐理论观点进行了类似学术性的探讨和普及——这些都是节目组“演唱”之外的音乐态度。而这些看似“演唱之外”的内容态度,又恰恰反哺了节目主体“演唱”的内容质感。

“欲种树,先养山;欲捕鱼,先养水”、“磨刀不误砍柴工”——这就是《歌手》系列核心立意中的“不局限于演唱”的奥妙。当然,虽然形式上“不局限演唱”,但节目的本质和核心还是要在舞台上“演唱”。节目组正是利用“取”和“予”之间的智慧,用“非演唱内容”拓展了舞台演唱空间和时间上的局限,才实现了“不局限于演唱”恰恰实现了“完美演唱”的效果。这看似需要冲破重重迷雾才得精髓的经验,被《歌手2018》忠实的遵守,并发扬光大。

文至此才恍然,湖南卫视《歌手》系列长盛不衰的秘密,其实人们早已经熟知的“匠心”一词早就可以将其概括。《歌手2018》只是在先前“匠心”之余,不忘继续动脑筋,并牢记在经典的基础上,时刻保持推陈出新意识,才得以让节目继续辉煌——如果我们可以从《歌手2018》中学到更多,恐怕就是这个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歌手2018》:“不局限于演唱”带来的完美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