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县卓克基乡西索村是嘉绒藏族最典型的藏寨之一。
距阿坝州州府马尔康只有9公里,与著名的卓克基官寨仅一溪之隔。
我们的旅行按照路书计划,并没有这项内容,中午时分路过这里停留吃饭,饭店老板一番介绍,我们决定走走看看。
我们隔着梭磨河看到依山而建又十分密集的西索藏寨。
两水会合成梭磨河,水流似乎就成了寨子里的天然保护屏障。
走进寨子看到的房屋都是由大大小小的石板砌成。
跨过一座小桥,两边的转经筒使你不由自主的用手转动着,极富民族异域的藏经桶随着转动把我们带入了藏寨。
在土司历史时期(自清代延续至民国)被称为卓克基赶枪巴(即卓克基街之意)。
整个村寨依山而建,高低错落有致,宁静安详。当地居民用山里的石头一块一块地搭建成的,石块之间缝隙均匀,并形成漂亮的曲线,房屋的窗口都外大内小,窗框制作精美,雕花彩绘,无所不用其极,具有浓浓的民族特色。外观精美,建筑坚实,冬暖夏凉,每一栋都是一座精美的艺术品。
难怪美国著名记者索尔兹伯里,盛赞那是“世上少有的建筑奇观”。
藏族典型的“垒石为室”建筑风格,房屋四周均用片石砌成,黄泥粘合,厚达一米。墙体笔直整齐,也有弧形对称磊石,上窄下宽,内有木结构横梁支撑,稳定性相当好。
旦达轮寺位于西索村显赫位置,系佛教宁玛派;我悄悄的走进寺庙,用敬仰也是好奇的眼光环视着寺庙。
寺中一藏族妇人见我进入忙示意我转经,我按照她的手势把扶转动着每个经桶,寺庙内的墙壁熏的黑黑的,只有正堂供奉处的香火照亮着局部,寺庙顶部可以见天的木缝隙中透进了光线。
地上码放了许多 泥质佛钟,当我回到正堂,妇人告诉我这里供奉的是谁,交谈中对于她的地方发音我听起来十分吃力,我告辞退出寺庙。
后来从酒店老板处得知:寺庙是村中土司所建,几经修缮,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为藏民传教讲经,祈福平安,心灵寄托的场所。
村寨里开办了多家藏家乐,挂着各式招牌。门前的各种彩绘与金属大门上的铁艺都显示出藏居特色。
凸凹有致,漆绘有序,鲜艳显目,藏式特色的门绘。
位于西索民居中央的锅庄广场,是当地群众进行娱乐生活的场所。每当藏族节日到来时,当地群众会在此一起吃糕点、品咂酒、撒龙达、插经幡、煨桑烟、跳锅庄舞。
如果有幸能够遇到寨子里节日,亲眼目睹欢乐场面一定是热闹非凡的幸事。
脑海中不断闪现着节日里的舞蹈,藏装服饰,高亢的歌声,晚会篝火的火焰,一张张欢笑的脸 … …
年老的藏族妇人与游客攀谈着各自唠着家常。
打开窗户就是家园的花朵,浇灌才会更美丽。
就读的孩子们轻松美满自由自在的嬉笑玩耍。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到藏式服装,服饰,都市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蓝天烈日下的旦达轮寺显现庄重威严。
西索民居藏寨显示了人的智慧与勤劳;地域特色与民族特点的结合,让我带着一种没有看够的留恋离开了。
还想知道它更多 … …
具有国家级旅游AAAA景区,值得回头一看,是个有故事的地方。
敬请关注下集:《再走卓克基(二);—— 再看卓克基土司官寨》
附记:
【就嘉绒藏族的由来资料查阅】
关于嘉绒一词,在民间、在学术界曾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正如雀丹先生在《嘉绒藏族史志》中所归纳的那样:“一说是靠近汉区的农人;二说是靠向东方河谷地带的汉人;三说‘嘉绒’之词其实就是指藏语音称的‘汉人’;四说是所指隋唐时代称谓蜀(四川)‘西山八国’之‘嘉良夷’部落的后裔(即同任先生之说相合);五说是指古川西北岷江大渡河上游,与今甘肃省境内部分地区内,古代所形成的冉駹两部落后来的联盟体——冉駹音译的误称;六说是吐蕃时代划分蕃地区域时,名称其为‘嘉尔木·察瓦绒’政区的简缩书写;七说是因其地群山环抱,江河汇流,风景别致,宗教界把其境内‘墨尔多’山捧为群山之主,其山名全称叫‘嘉莫·墨尔多’,故将其山名变译和称谓,即出现‘嘉莫绒’或‘嘉尔木戎巴’的。为此‘嘉绒’便是这些称谓的缩写或简称而已。”
嘉绒藏族妇女服饰的一致性,表现在方形头帕和前后两片围裙上,当地人称“三片式”。其他部分如服装样式、头帕色彩及绣花图案等则表现出地方性细节差异。因此,依据这些差异特点,可以把嘉绒服饰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类型,如丹巴、马尔康、理县为代表的三个区域等。
以丹巴为嘉绒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一般头顶青色绣花吊穗头帕,外着深褐长衫,冬天披方形披风,内穿锦缎上衣,下着白褶长裙,腰前后还各系一条黑色围腰。马尔康一带服饰明显受到安多牧区服饰影响,编细辫,腰系革带并佩饰华丽。
岷江河谷的嘉绒藏族受到羌族习俗影响,平时喜穿长衫,系围腰,冬天穿羊皮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