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观,不仅是人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和观点,也是一个人的智力起点。人的一切行为,都是按照头脑中的想法来实施。如果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是错误的,那么Ta的一生中就会经常碰壁,诸事不顺。
俄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你养成好的习惯,一辈子都享不尽它给你带来的利息,如果你养成了坏的习惯,一辈子都在偿还无尽的债务。”
奥巴马曾经是美国总统,也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但同时还有一个更令他自豪的身份——两个孩子的父亲。奥巴马对孩子的教育与陪伴,堪称美国精英教育的典范。
他有两个女儿,在她们很小的时候,就制定了九条家规。
1:不能有无理的抱怨、争吵或者惹人讨厌的取笑;
2:一定要认真整理床铺,不能只是看上去整洁而已;
3: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冲麦片或倒牛奶,自己叠被子,自己设置闹钟,自己起床并穿衣服;
4:保持玩具房的干净;
5:帮父母分担家务,每周1美元;
6:每逢生日或是圣诞节,没有豪华的礼物和华丽的聚会;
7:每晚8点30分准时熄灯。
8:安排充实的课余生活:跳舞、唱歌、戏剧、钢琴、打,网球、橄榄球;
9:不准追星。
他的九条家规对我们很多父母都有指导意义,内容简单,可操作性极强。父母应该给孩子自由,但这个自由不是无限制、无规则、无节制的,更不是纵容和无作为。
《不平等的童年》一书中写道:至少在一定范围内,美国精英阶层普遍实行协作培养,大致可以理解为“圈养”,而工人阶级和贫民实行的育儿方式才是顺其自然的成长,也就是我们说的“放养”。
孩子要快乐、要自由、要释放他们最完美的天性、要让他们独立自由地成长。看上去很美,实际却糟糕得透顶。因为很多父母眼中的放养,其实是放弃、是放纵,最后成了犯戒、甚至犯法。
孩子的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自律意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强,需要耐心的培养和持久的优质的陪伴。否则,到最后不是孩子控制了命运,而是手机控制了孩子。
一个不懂得规则和自律的孩子,是不会有未来的。错误的放养,只会让孩子失去竞争力。
乌申斯基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论证了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重要性,赋予劳动教育以重要意义。
他认为,劳动是使人在体、智、德上日臻完善的源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自我的重要方法。
他主张真正的教育,应激发孩子们对劳动的渴望,应教育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尊重规则与合作,除了培养脑力劳动的习惯,同时也要与体力劳动相互结合起来。
一百多年过后,这些观点无疑被证明是值得人们重视的,具有长远的历史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