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8世纪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提出的著名观点就是:"人类的认知是完全理性 的,人们会计算事物带给自己的幸福感,从而确定其好坏。"这就是为什么中国人或者过去的中国人不愿意借钱的原因。

社会心理学家凯利的人类认知模型认为,人们总是试图像这样:“如果现象X总是先于Y出现,同时和且仅和Y一起变化,那么可以推断现象X引起现象Y的变化。”

这说明我们总是努力保持理性思考,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理性思考需要两个重要前提:

第一,我们得到的信息是准确的;

第二,我们拥有足够的处理信息的心理资源。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没有上帝之眼,得到的信息不可能是完整的和完全准确的。

人类是认知吝啬者,我们总是试图简化复杂的问题,走捷径快速完成决策。比如:我们总是认为一个漂亮的女明星是通过潜规则上位的,而吝啬地考虑,漂亮并且渴望成为明星的人那么多,她能脱颖而出,一定有其他不为我们所明知的因素,而这恰恰是我们所欠缺的。采取的捷径可能会导致错误和偏见,认识到这一局限性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警惕自己的认知局限性,才不会误认为自己是真理。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

社会思考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的,我们的思考往往受 到背景的影响。

1.参照点与对比效应

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可能比实际上更好或更差,这取决于它与什么东西相比 较,即“对比效应”即所谓的“锚定效应”。比如:房产销售一般会先带 你看一间很破的房子,再带你去看他真正想介绍给你的房子,也许这个房 子也不怎么样,但通过对比你会发现,这所房子已经好很多了。

2.启动效应

启动效应认为,在解释当前的社会事件时,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 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

3.为决策设置框架

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一项实验,得知一个国家正面临着一场瘟疫,预计将 有600人丧生。现在有两套对抗疾病的方案:选择A,其中200人会活下来 ;选择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600人都活下来,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没有 一个人会活下来。实验中72%的被试选择了方案A。

而另外一种决策描述:选择方案A,其中400人会死去;选择方案B,有三 分之一的可能没有人死去,有三分之二的可能600人会死去。此时你同意 哪一种方案呢?实验中78%的被试选择了方案B。但是显然,方案A和B没有 变化,变化的只是措辞方式。实验者认为,人们不喜欢损失,第一种决策 框架下,方案B看起来像一种巨大的损失;第二种决策框架下,方案A看上 去必然受损。因此决策框架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

4.首因效应与印象形成

在印象形成领域,首因效应总是最有影响力的。阿希在实验中,向被试提供了一些描述性句子,例如:

a) 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妒忌的人;

b) 史蒂夫是一个好妒忌、固执、挑剔、冲动、勤奋、聪明的人。

让被试读完句子后对史蒂夫进行评价。尽管两个句子提供的信息一模一样 ,但读到a句子的被试对史蒂夫的评价更正面。为什么印象形成中,首因 效应这么明显呢?有两种可能的解释:

一是注意力减退,由于观察者疲劳或注意分散,他们对后面出现的信息关 注较少;

二是解释性定势,最初的印象会导致对后来出现的不一致信息的低估(例 如史蒂夫很聪明,他怎么会好妒忌呢?)或者转化解释(史蒂夫很聪明, 挑剔只因要求高;史蒂夫很固执,挑剔是心胸狭隘)。

5.稀释效应

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者无关的信息,会弱化我们的判断和印象。朱 奇尔请被试根据描述判断两个学生的成绩高低:

a)帝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

b)汤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他有一个兄弟和两个姐妹,每三个月看 望一次祖父母,与一个女朋友约会过,每两周打次台球。

被试们怎么说呢?他们认为帝姆比汤姆更聪明。这可能是因为,无关信息 使得汤姆看起来与一般人差不多,一个普通人在学业上的成绩也应该很一 般。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便捷式判断

前文提到,人们喜欢走捷径快速判断。便捷式判断往往只参考很少的规则,几乎不需要思考。

1.代表性便捷式判断

我们关注对象在某方面的代表性特点,并由此推断它其他的特性。例如那人衣着整洁昂贵,应该很自信、地位很高。

2.易得性便捷式判断

我们做判断时,常参考最容易想起的具体事例。如果有人问你,死于火灾的人多还是溺水的人多?人们更可能回答死于火灾的多,因为这类灾难更容易被报道,你更容易抓取到这类记忆。

3.态度便捷式判断

态度包含了情感和观点,我们进行判断时,对判断对象的好恶会影响我们的评价。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大学生们会根据女性所吃的食品类别,给她们特定的评价。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位女士食用健康食品,她会被认为比食用垃圾食品的人更有魅力更可爱,即为 “光环效应”。态度便捷式判断的另一个表现是“错误一致效应”,即如果我相信某件事,那么我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相信的。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分类与社会定型

1.定型化认识与预期

分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唤起我们对特定类型的预期,我们未来的互动也会建立在这种预期上面。在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实施的一项经典实验中,他们对某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然后随机挑选出20%的学生,并告诉他们的老师,测验显示这些学生能成大器,今后一年智力会有很大提高。一年后他们再次检测,果然发现这部分学生比其他学生更聪明。为什么呢?当老师们相信这些学生富有潜力时,他们会更多地关注他们、给予更多的成长机会,这些关注和机会给予了学生进步的氛围。这一现象称为“自证预言”。

2.发现不存在的关系:虚假关联

我们常常错误地认为,两种对象之间存在某种联系。比如:地域歧视,当你听到河南省,你会想到偷井盖。

3.内群体-外群体效应

一种常见的将人分类的方法是:我群体内的人,非我群体内的人。在这样分类时,至少会产生两种后果,即同质性效应和内群体偏爱:

同质性效应是指我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的成员之间相似性更高,我们自己的群体成员之间相似性较低。

内群体偏爱是指,我们通常感觉自己的群体更好,群体内的成员更讨人喜欢。而这种倾向,可能构成种族或民族偏见的基础。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重构记忆

有一个超出我们认知的事实:记忆是一个重构的过程。记忆在生活中不停 地被过滤和改造。

洛夫斯特请被试观看一套汽车与行人相撞事故的幻灯片,其中一张显示有一辆绿色汽车经过了事故现场。实验者向一部分被试提问:“经过事故现场的那辆蓝色汽车车顶上是否有滑雪架?”向另一些被试提问时则没有提到“蓝色”。那些被问到了“蓝色”汽车的被试,事后更可能声称他们看到的汽车是蓝色的。

除了对突发事件的记忆可以被重构,我们的自传体记忆——即对过去经历 的事情的记忆,也会出现严重的歪曲,以便适应我们对自己的整体印象。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人类认知的保守性

“证实偏差”与"事后聪明偏差”

我们总是试图证实自己的假设,因此经常出现“证实偏差”现象。我们总 是先认识到一个观点,然后想要证明它。

除了”证实偏差”,我们还有“事后聪明偏差”,即我们在事后总是习惯 高估事情发生前自己预测的准确性,也就是“事后诸葛亮”,别说你没有 这么认为过。

这两种偏差都证明了一个命题:人类认知倾向于保守。也就是说,一旦我 们已经形成某种认知,之后我们就会尽量保证这套认知不被打破。比如:种族主义一直存在我们身边。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社会解释中可能出现的三种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指人们在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时,更易归因于个人的性格和 态度,而忽略情境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我们想到秦桧,总是认为他 是奸臣,而很少考虑他所处的环境:皇帝是不是想搞岳飞?

2.行动者-观察者偏差

行动者-观察者偏差,指行动者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归因于环境,观察者 则会将行动者的行为归因于个人特质。在解释他人在测验中不理想的成绩 时,大学生们认为是这个人能力较差,而在解释自己不理想的成绩时,则 会说“题目太难”或者“没发挥好”。

《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社会性动物》读书笔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