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者”老爸



        春节前的一天,爸爸神秘地拉着我去房间,递来一本笔记本,一脸带笑的说:“有些事情得现在就告诉你,不然哪天我脑栓就完了。”什么呀,大过年的,我赶紧“呸呸呸”起来。爸爸不理会我,只是慢慢打开本子,告诉我存折的密码,指给我看他和妈妈的身份证、医疗卡,还有他收藏的“宝贝”的目录。我连连点头:“知道啦,知道啦!你赶紧自己收好了!”说着,眼泪要滚出来了:这个老爷子,怎么想起来搞这么一出?爸爸却很坦然:“人总是要走到那一步的,我这样 有备无患自己安心啊。”仔细揣摩爸爸的话,倒是极对的:每个生命总有走到尽头的那一刻,只有清醒地面对死亡,才能更好的活着,不是吗?

        前几年看过洪晃的一次演讲,她极力抨击了那些身患疾病垂死之时拼命抢救的“无知行为”,觉得他们不仅浪费了国家医疗救护的资源,也无视了人的尊严,给患者、家属带来的是更多的痛苦。洪晃女士建议大家并自己带头签署了关于“重大疾病放弃治疗”的协议,她的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大意是她名叫洪晃,已经“晃”了一辈子,死后要将骨灰洒进大海,继续“晃”。我想这不是她一时兴起的豪言壮语,而是对生命进行深刻的思考之后作出的选择。她的行为让我肃然起敬,因为能有几个人可以接受死亡,积极生活呢?

        白岩松曾经说过一句话:“中国人讨论死亡的时候简直就是小学生,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的死亡教育。”缺少死亡教育、生命教育,是不是频频发生的青少年跳楼现象的原因之一呢?如果我们都能正确的认识并接受死亡,是不是就会愈加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天呢?

        正视死亡,是为了更好的活着。由此看来,我爸爸真是一位智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 智者”老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