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分保护
一、过分保护的表现。
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主要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办代替,另一方面是过分的控制(限制自由)。
所以,过分保护已不是保护,可能是伤害。
(一)包办代替
过分保护使人缺乏很多至关重要的亲身经验,使长大后适应社会发生困难。
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一种基本方式。幼童相当部分行为中的错误通常只是达不到目标,却并无危害。如果不加限制,通过尝试与错误,使行为日臻有效。如果加以限制或制止,尤其是给予惩罚,幼童将不再尝试,这就阻碍了适应性行为的发展。如果在儿童少年期受的限制太多,有太多的包办代替,被剥夺了在实践中发展行为储备的可能性。
包办代替指父母完全替代孩子做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技巧,反而培养孩子的依赖心理。
一个人。从小到大,要真正成长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就是要不断地在实践中尝试,锻炼,学会。如果父母替孩子做了孩子该做的事儿,那么孩子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自己学会呢?长大了,如果什么事都不会做,尤其当父母老去的时候,谁替孩子来做呢?如果没有人替孩子来做,他如何独立的生活呢?
几年前,同事家孩子上高中,住校,周日返校,带六双干净袜子,周六回家,带六双臭袜子回家,妈妈洗好,孩子周日带走。当时,我们问,孩子可以在学校洗呀,为啥要带回来洗?妈妈说孩子不会洗,也没时间洗。当时,大家都挺奇怪,难道孩子上学忙的连洗袜子的时间都没有了吗?一个高中的女孩子连袜子都不会洗,现在一周回家一次,可以带回来让妈妈洗。那上大学了,若是到外地去上大学,一个学期才回来一次,该怎么办呀?长大了嫁人了那可怎么办呢?还有一个问题,孩子是真的不会洗吗?是不是妈妈太过不放心了呢?一次洗不好,可以两次呀,只要学总是可以学会的。前几天翻看朋友圈,看到不到两岁半的小姑娘在洗自己的小裤子,只要学,刚开始,可能做的没那么好,但是总能做好的。不学,尤其父母不舍得让孩子去学,去做,那肯定是学不会的,可肯定是做不好的。
(二)过分控制
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这种母亲对孩子是绝对权威,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干预孩子的个人意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没完没了的指责和纠正。
也见过过分控制的家长。孩子一个“8”字没写好。妈妈点着孩子的头骂了五分钟。还把孩子的本子给撕了。孩子哭,又不敢用力哭,边哭边写,结果越写越写不好。还有一个孩子。因为妈妈要求很严格,孩子初四了。成绩不够理想,辍学了,美名其曰在家里学,可是每天看手机的时间超过四个小时。
过分保护的母亲倾向于将孩子幼稚化。跟孩子说话喜欢用儿语,有些话几乎只有母子两个人懂,甚至已经成年了,称呼仍用乳名。
不是孩子离不开妈妈,而是妈妈离不开孩子。
二、过分保护的不利影响。
1, 独立生活能力差。
2,社会化不足。
如果下述五条只符合其中一条,或者一条也不符合,就是社会化不足。(1)至少有一位同龄朋友,且友谊维持至少六个月之久。(2)在看不到有什么即时的好处的情况下,能够主动帮助别人。(3)做了错事造成了明显的不好后果,但并未被人发现时感到难过或后悔。(4)别人做了对他不利或有损的事,能够原谅,而不指责别人,也不告状。(5)对朋友或同伴的福利表示关心,或者能够分享别人的幸福与快乐。
3,性心理不成熟。除了父母以外,对谁也爱不起来。(世上只有妈妈好)
4,自我中心。不理解不体贴别人的心情,从来不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
5,不负责任的行为。过分控制使孩子经常有不自由和受压抑的体验,有时爆发为不合理的冲动行为,过分保护伤害了孩子的独立和自由。
6,两价性依赖。
三、过分保护的根源。
一般的说,过分保护主要来自母亲,父亲常是胁从者。
实施过分保护的母亲,大多是本人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人,因此,对子女的过分保护只不过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代偿。这种母亲有被爱的渴求,而对丈夫之主动的爱又不足,将爱的需要转向孩子。有些母亲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把本人的不安全感转移到孩子身上。有的母亲有强烈的占有欲,没有其它形式的满足,只好把占有的对象转移到孩子身上。
实施过分保护的母亲毫无自知之明,也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因此,过分保护大多得不到矫正。问题首先在子女身上暴露出来,根子却在父母。最好的办法是预防,就是已婚妇女和准备做母亲的人事先接受培训和心理咨询。
这样的案例在公益沙龙中见过,见过不止一例。妈妈是这样说的,孩子爸爸不在家,家里的一切都得我自己来做。如果孩子学习不好,那不都是我的责任吗?为了尊严,也得让孩子好好学习,考个好分数啊。孩子有个好分数,那我在家里做的这一切,不是才有价值,有面子吗?要不然,不都是我做的不好吗?
而且通过对见到过的案例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过分控制的家长是以妈妈居多,而且确实是夫妻感情没有那么亲密,妈妈的自我价值感也比较低,是在通过控制孩子来实现自我价值。
母爱剥夺
母亲不喜欢孩子是一种母爱剥夺,剥夺也就意味着每个人都有享受母爱的权利。
还真的见过这样的孩子,妈妈不喜欢孩子,问妈妈为什么不喜欢,她觉得孩子是累赘,孩子只有几个月大,孩子一哭,做妈妈的会嫌弃孩子哭,用力掐孩子,孩子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作为妈妈的我以前是不够理解的,觉得天下怎么会有这样的妈妈呢?
剥夺开始的时间愈早,持续的时间愈长,导致病理行为的可能性愈大。
在生活中,尤其是身边的朋友,自从学习心理后,在跟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发现那些对父母情感淡泊的人,大多数都是在早期的时候感受不到父母的爱,尤其是大多都没有跟父母生活在一起。
哈洛认为,除了满足饥渴这一需要以外,母猴为婴猴提供接触舒适的经验很重要,因为它能推动婴猴情绪的发展。心理学家一般的都把适应性社交行为看作生物性强化的延伸或扩展。
哈洛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同辈群体经验对正常行为的发展也有关键性的作用。
婴幼儿与母亲分离引起的异常反应,现在总称之为分离反应,大体可以分为三期,一开始是抗议期,大哭不已,活动增多,烦躁不安,易激惹,大约持续一周左右,进入抑郁期。抗议活动逐渐停止,表现沮丧,退缩,活动减少,无精打采,对周围不关心,不注意,不感兴趣,没有反应,满面愁容,啜泣。几周后进入康复期,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鲍尔比认为,婴幼儿与母亲长时间分离可以导致类似成人抑郁症的表现。精神病学家称之为依附型抑郁。
苛求对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可以导致过分压抑情欲而形成心理冲突,也可以导致反社会行为。一切超过儿童发育年龄的要求都是苛求,即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采用耐心说理的方式。
我自己有过这样的体验,在孩子小的时候,因为工作压力,因为家庭关系等各种原因,尤其自己有情绪的时候,我对孩子在写字上要求较高,他写的不好时,我会让他重新写,而且他哭的时候也不让他哭,结果孩子从活泼可爱的孩子慢慢变成了不爱说话的孩子。学习一点心理学知识对于养育孩子是多么重要,若是早几年,哪怕早三年学习心理学,也是孩子的幸运。不过,只要开始了,什么时候都不晚。怕就怕的是,知道了还不开始。所以我很庆幸,我从三年前开始学习心理,到现在还一直在坚持着。
隔代教养可能会留下持久后患。孩子到了一定年龄,比如上学时离开祖辈回到父母身边,但亲子之间没有什么感情,缺乏亲密关系,给亲子冲突埋下了根苗。
隔代抚养或者教养不是问题,怕就怕的是隔代抚养或教养的同时,父母的远离。就像在平日的咨询中,有的家长会问,孩子的爸爸常年不在家,怎么让孩子跟他沟通呀?我觉得我有一个朋友做的非常好,他有九年的时候竟然不在家,但是他跟孩子的关系,妻子的关系都非常好,因为他们家三口人之间每天有半个小时的时间进行电话沟通。虽然人不在家里,但心是在家里的。所以隔代抚养或者教养不是问题,怕的是在此时父母远离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