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花一分钱,产品如何做到80万用户

谢金伦 运营总监  来自种子习惯 - 国内最大的习惯 培养社区

一、站在产品的角度做运营

把产品和运营分开,然后让他们彼此限制、摩擦、打架,是我这辈子见过最扯淡的做法。有人说产品和运营,就是亲爹和后娘的关系,为了家庭和睦,工作顺心,亲爹和后娘共同努力、、、 产品和运营缺一不可不能割裂,所以把产品运营三七开之类的最终目的还是整体效益最大化,终极目标当然是100%的好产品+100%的好运营=100%的商业利益。

二、什么阶段做什么事,阶段性聚焦

做运营和做产品一样,需要分层级,需要阶段性聚焦。

1、产品未出来之前

朋友问的问题:产品未出来之前运营能做什么?

明确产品定位,做好市场调研、用户研究、内测用户征集等工作,确保做出来的产品是目标用户所需要的,而通过一款产品在面试之前会有很多潜在的使用人群,运营要做的就是找到产品最终面向的用户人群,帮助产品找到用户痛点并提出解决方案。

2、种子期

继续明确产品定位,同时做好三件事:竞品分析、用户分析与推广方案。

竞品分析包括市场趋势、业界现状等,用户分析包括目标用户特征、角色卡片等;推广方案主要说清楚前一万个用户从哪里来等,同时做好运营数据后台搭建、接入友盟分析用户行为、渠道推广效果追踪等。

3、产品推广

【APP推广中必须知道的几个指标】

下载量:下载了不一定安装,安装了不一定激活,所以这个数据有点虚。

激活量:新增的启动了该应用的独立设备的个数,比下载量还重要的数据。

活跃度:指定周期内有启动的用户,启动并不完全代表活跃!还需要参考平均使用时长、平均启动次数这些数据。

留存率:这代表了用户在应用中的生存周期,检验渠道的用户质量。

【新品自荐】

各大市场开发者Q群

小米专题自荐(还有魅族和华为的也可以自荐,先加群),豌豆荚开发者论坛,超多干货

建议多看应用市场的文档,奖项的话是产品到一定程度才评得上的,新应用最值得申请的是新品自荐。强烈推荐小米的新品自荐,其他应用市场如应用宝、360的新品自荐在它的对外文档中可以找到。可以看一下”酷传“这个网站,还有鸟哥笔记等,其实根本还是产品,而产品如果获得苹果推荐的话安卓市场也比较好推,前期不需要做刷榜刷量换量,多关注新增、活跃和留存的关系,接入友盟,数据分析这一块多看看其他网站或知乎。

【苹果加急审核】

上传过APP store的同学应该知道,苹果审核需要排队10 – 14 天,而真正审核其实一天就搞定了。有时我们已发布的应用会出现点小毛病,或者我们就想快速的通过一个新版本,

可以提交加急更新申请:Expedite Review(加速审核),这是苹果为了开发者修复严重错误,或者提交时效性明显的 APP 开放的特别通道。对于这个通道,业内有个传说是,每年每个开发者只有两次申请机会。就是这个传说差点害我们错失了上线 APP 的机会。当时我们因为BUG修复的原因已经用掉了两次加快审核的机会,而第三次是我们要赶在苹果圣诞放假前发布我们的IOS新版本,苹果圣诞节期间将有一周时间不处理任何审核请求,最长的等待时间高达 3 周。

当团队以为没有希望的时候,我百度搜索到36Kr的一篇文章巧借“春节”契机,成功申请APP Store的“加速核审”资格 | 36氪,于是我按照文章中的模板,将春节改为了冬至,说明我们应用将在冬至(相当于美国的感恩节)搞活动,第三次获得了苹果的加快审核资格,为开发人员多争取了五天的开发时间。

小提醒:非必要不要加急审核,好刀要用在刀刃上,以免当你真需要的时候苹果不会鸟你。

【应用市场维护】

接触应用市场后,感觉目前做APP推广的很多比较浮躁,用心做产品的较少。但也有固定的套路,先找好最美应用、少数派等推荐媒体,以及主流创业媒体,确定报道后联系应用市场会比较容易,把握两个关键点,一是先引起对方兴趣,二是思考对方想要什么,互联网讲究“利他”思维,与人交往多思考能为对方带来什么,才能整合自己身边的资源。

【刷量和刷榜】

我的好友城辉在《叔叔阿姨们,创业为啥要说谎?》这篇文章中犀利的指出数据造假已成行业通病,在APP推广中刷量和刷榜也是绕不开的话题。部分应用刷榜是为了数据,没有刷出来的数据就没有消费者自发的充值数据,不是为了投资人也不是为了面子,而是为了真实的用户。而部分应用刷量纯粹为了做一个好看的融资数据,很多号称千万用户级别的应用连自己的活跃用户有多少也不清楚。很多应用产品没想清楚,运营和推广到处吹牛逼,只有开发在老老实实的干实事。投资人对创业者的最基本要求就是诚信,其次才是能力。企业要想获得投资人青睐,只有踏踏实实地将产品做好、把用户体验做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才是唯一的正途。靠“忽悠”来骗取投资的恶性行为,最终断送的是自己的未来。

阶段性聚焦,很多时候你看到别人这个阶段做的是很风光,但你更应该看到他是怎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就好像一个人的传记在第30页的时候是不会知道自己将在第300页取得成功的,刚登上舞台的和舞台正中央的没有可比性,盲目模仿只有死路一条。

最后,还是用心做产品最重要,该来的始终会来,只有你做出了逼格,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其他东西自然会找上门。刷榜、刷评论都是钻空子的行为,很多游戏、应用也只是火了一阵子,如何在不同阶段产品有一个稳步上升的势头,也许是运营最需要考虑的。


                                              每篇固定推荐

分享来自运营瞎叨叨群,只限运营总监及以上的自身运营者,一方面交流运营经验,另一方面资源合作,有意加入此群的运营总监请加微信:775390264,注明是哪家或哪个项目。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花一分钱,产品如何做到80万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