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拖延症再见》

文/阿唐胞苷

哥伦布,我们都听说过,这个意大利的航海家和探险家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但是,你知道吗,哥伦布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他自身敢于冒险又极富行动力的性格有很大关系。

哥伦布在读书的时候,偶然读到了一本毕达哥拉斯的著作,知道地球是圆的,他便牢记在脑中。经过很长时间的思索和研究,他做出了要航行的决定。虽然这个想法遭到质疑,但他对此充满信心,并积极寻找支持:航行所需的船只、人力和物力等,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的理想得到了当时皇后的赞赏,并答应赐给他所需之物。这样,哥伦布在1492年率领三艘帆船,开始了划时代的航行。一路他经历了艰难险阻,困难重重,但这些都未能阻挡住他前行的步伐。最终,哥伦布成为了英雄,从美洲带回大量黄金珠宝,并以新大陆的发现者名垂千古。

可以想象,如果哥伦布一直拖延下去,更何况条件确实不成熟,那就没有我们现在熟知的哥伦布了。因此,想实现理想,不能光“想”,需要“行动”,而这也是战胜拖延的最好方法。

《拖延症再见》这本书就是阐述了如何战胜拖延症的书籍。书中作者给我们列出了如何与拖延相处的具体措施,可谓“干货满满”。这本书属于知乎的「盐」系列丛书。如知乎创始人周源所说,知乎创立至今,诞生了一种新的知识生产方式,对世界的提问和回答,像是对一个无序的世界进行了一次次重构——把彼此大脑里没有分享过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搬上了互联网,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网络。而那些最有知识、经验和见解的人,就像盐,给这个世界带来味道。这也是「盐」系列的意义所在

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拖延症再见》_第1张图片

《拖延症再见》这本书的作者叫动机在杭州,这是作者在知乎上用的名字。作者为应用心理学博士,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同时做积极心理学的讲座、培训和科普。做心理咨询,并在佛学院开设心理学课程,希望能够培养僧侣心理咨询师。

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拖延症再见》_第2张图片
你有拖延症吗?(图片来自网络  侵删)

书中强调,我们并不需要和拖延症经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后把它打翻在地。如果拖延症消失了,我们选择与它友好分手,而且还能接受它再次归来。因为,我们最终的目标并不是克服拖延症,而是能把事情完成,还能感到快乐。

1.了解拖延「症」

拖延症,即非必要、后果有害的推迟行为,但这个词并不是一个严格的心理学或医学术语,换句话说,我们说的「症」还不是种病症。我们可以做两种层面上的划分:

一是作为心理问题的拖延症(焦虑、抑郁、成瘾等严重心理问题相伴而生);

抑郁的人觉得自己人生无望,生活没意义,情绪低落,做事没有积极性;焦虑是过分担心可怕的事情发生,整天惶惶不可终日,自然不能安心做事;成瘾的人着迷于某一件事,对其他事自然无暇顾及;

二是作为社会现象的拖延症(这种还没到「症」的严重程度,故症字加了引号);

「我们所处的时代,人人都有很多目标和欲望,压力都很大。想要的东西多了,时间就不再是用来度过和享受的了,而成为了完成目标的工具和资源。当我们没有「用好时间」时,我们会不自觉地产生内疚和自责,觉得自己像个败家子。」

我们今天讨论的拖延「症」,即是社会现象意义上的。因为作为社会现象的拖延「症」,既是人类社会分工的产物,也是人类固有的意志力缺陷的产物,自然人人都有。

2.知道拖延「症」的成因

1)大脑对外界诱惑的本能反应,我们有时无法应对,以沉浸在诱惑的刺激中,无法投入该做的工作。

人的大脑存在冷系统和热系统,这两个系统就是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在我们大脑中交战的战场。

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拖延症再见》_第3张图片
大脑对诱惑的反应

2)压力是拖延「症」最大的盟友,拖延「症」的问题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压力管理问题。

更多时候,压力并不带来动力,反而带来拖延。

任务是否产生压力,不是由任务难度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对任务的看法决定的。当我们把任务看作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当任务能激发我们的兴趣时,任务再难,我们也愿意去面对挑战。相反,当我们把任务看作是一个「可能证明我终究还是笨蛋」的潜在威胁时,任务再容易,我们也会觉得压力重重,并想着要逃避和拖延。

压力带来严重的逃避反应:压力越大越需要时间和精力放松,放松后,原来很紧迫的时间又迫近些,压力更大了,又继续放松——压力和拖延的恶性循环

3)完美主义(适应不良的)让我们无法开始工作,总觉得这样也不好,那样也不对。

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拖延症再见》_第4张图片
完美主义的类型

4)对未来的错估使得我们认为事情放在以后做是正确的。

人们会低估未来任务的难度。人们会忽略未来任务中很多恼人的细节,因此,未来的任务会比现在看起来更简单纯粹。人们还会高估未来自己的能力和专注度,同时高估未来可用的时间资源。

5)孤立的我们会经常怀疑自己所做事情的意义,也是缺爱的表现。

巨大的空虚,意义感的缺失,使我们不觉得自己有人在乎,也不真的在乎别人。也就是无所谓,自己无所谓,别人对自己也是无所谓。

3.掌握与拖延「症」相处之道

战胜拖延并不容易,因为拖延「症」背后根深蒂固的信念和行为习惯很难改变,同时因为战胜拖延「症」要求我们有所行动,可拖延「症」本身就是以不愿行动为特征。

但是,我们不需要和拖延症经历一场你死我活的战斗后把它打翻在地。因为一旦拖延症消失了,可能还会回来。

拖延「症」是我们人生图景中的一部分。有时候它是一个提醒,告诉我们生活的哪些地方出了问题,有时候它是一种鞭策,告诉我们前进和改变的方向。

具体可以从思想和行动两个方面来掌握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

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拖延症再见》_第5张图片
相处之道

1)思想上

①自我激励

A.想着自己的梦想。梦想是所有改变的引擎和发动机。重拾梦想,审视以下问题:

从长远看,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目标对我有特别的意义?如果实现了这个目标,我能得到什么?

如果不拖延了,我能得到什么?它对实现这个目标会有什么样的帮助?

B.想着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我怎么能够达到呢?如果不拖延了,我的生活会有什么样的改变?这个变化是我喜欢的吗?

切忌:立志代替行动;跟自己死磕

C.冥想的力量。学会冥想,让自己每天专注于此时此刻,和自己在一起。

②自我觉察

A.接受自己的感受。让我们分心的诱惑,是造成拖延的重要原因。不能用意志去控制自己的想法,否则会产生反作用。我们需要诚实对待自己的感受,觉察和体验这种感受远比简单粗暴地拒绝来得有效。

B.适当接受自己拖延的情况。因为我们会把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进行相比,总觉得现实中的自己不够好,就是时间没利用好,是拖延造成的。但要记住,人不是机器,人的意志力不是完全主观的,偶尔的松懈不是自己在拖延,而是意志力的客观限制。拖延总会发生,最不应该的,是因为几次偶尔的拖延就得出「我已经没救了」的结论。

切忌:接受不是你拖延的理由!

2)行动上

①制定计划

首先,在做计划之前,先要有两个目标:一个是长远的、抽象的;一个是具体的。

长远目标要足够有吸引力,这样才能提供足够的动力,并指引自己生活的方向。

其次,具体目标要分解。大目标分解成小目标,而且小目标能让我们的计划循序渐进。

A.及时反馈法。如把要完成的事都写下来,每次做完一件事,给自己打一个√。

B.转换法。把不可控的目标转为可控目标。因为拖延的问题很多是不愿面对不确定性,找到不可控的事情背后可控的部分,把这部分做成计划,这会让我们意识到,哪怕我们没法决定很多事,我们仍然有很多事可做。如担心这次实验不成功,失败怎么办,一直拖着不做。只有做了才知道成不成功,这个是确定的。

C.清空大脑法。(GTD:Get Things Done)记录下来要做的事,然后整理安排并自己一一去执行,这是消灭压力的好办法。应按照轻重缓急的顺序来完成;列出要做的事情后,还要列出该怎么做更有效。

②改变习惯

A.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B.适当的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

C.改变独处的生活状态,找到自己在乎和在乎自己的人来监督自己。

我在乎和在乎我的人都有哪些?如果我不拖延了,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好处?我希望他们得到这个好处吗?人心里都有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如图书馆、自习室是和工作相联系的,而家或宿舍是和休息或娱乐相联系的;人是社会的动物,总是以他人的行为为参照。

有时候我们会迷茫、自我怀疑、焦虑,因看不清远方的目标而不知道做什么,如果这时候你还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照亮你脚下的一点点路,那么就看脚下。走着走着,回过头,也许你发现自己已经走得很远了。

做好手头能做好的事——从改变习惯开始。

当我们理解拖延的原因,并在思想和行动上做好规划,事情总会做好,这时,拖延症已经消失。但是,我们要知道,在另一件事上,或另一段时间内,它可能再次回来,我们接受并学会应对就好,这就是我们与它的相处之道,也是《拖延症再见》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发。


本文完

感谢您的阅读

文/阿唐胞苷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拖延「症」的相处之道——《拖延症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