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天开始学习“八佾第三”,本篇包括26章。重点讨论如何维护“礼”的问题,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礼乐思想。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君不君,臣不臣,从上到下风气都不正了,表现为诸侯对懦弱无力的周天子的不敬,诸侯国中权臣的越位乃至于权力争斗引发的权臣杀君等等。孔子希望通过正常的祭祀,维护礼在制度上、礼节上的种种作用,重新树立起良好的国风;孔子提出“绘事后素”的命题,表达了他的伦理思想以及“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的政治道德主张。在【3.24】仪封人说:“天将以夫子为木铎”,表明社会上已有很多人认可孔子是驱除政治黑暗与蒙昧、能发出金声玉振的木铎。
本篇形成的成语有:哀而不伤 、 爱礼存羊 、不咎既往、 成事不说、告朔饩(之)羊、既往不咎、戒奢宁俭 、尽善尽美、乐而不淫、了如指掌、 杞宋无征 、“是可忍,孰不可忍”、 绘事后素、 每事问等。
【3·1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八佾:佾yì:行列的意思。古时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据《周礼》规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诸侯为六佾,卿大夫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大夫,只能用四佾。季氏在自己家庙的庭中举行天子所专享的六十四人舞列,孔子谈到这件事时说:“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他不能忍心做出来呢(一说,这可以容忍,还有什么是不可以容忍的)?”
【3·2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雍》彻:《雍》:《诗经·周颂》中的一篇。周天子祭宗庙完毕撤去祭品时唱这首诗。“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是《雍》中的一句。穆穆,指庄严肃静,形容至美至敬。唱奏起这段音乐诗时的场景应该是:诸侯都来助祭,站在两边,天子从中间走过,容貌端庄肃穆而美。
鲁国春秋后期掌握鲁国政权的三家贵族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三家举行家祭,竟演奏用于宫廷礼仪的《雍》诗来撤掉祭品。孔子感叹道:“‘四方诸侯前来助祭, 天子庄严肃穆地主祭。’,这赞美天子的礼乐,怎么能用在你三家的庙堂上呢(这种违礼行为,还有祭典歌颂的意义吗)?
【感悟】
这是孔子感情愤怒色彩非常浓的两章,体现了孔子嫉恶如仇的另一面,都是在匡扶正气,都是圣人施教的方法。
钱穆《论语新解》【3.1】:孔子重言礼,礼必有上下之分,遂若孔子存心袒护当时之在上者。其实不然。礼本于人心之仁,非礼违礼之事,皆从人心之不仁来。忍心亦其一端。此心之忍而不顾,可以破坏人羣一切相处之常道。故孔子之维护于礼,其心乃为人道计,固不为在上者之权位计。
朱子《集注》【3.2】: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成王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雍彻,故仲尼讥之。”
李泽厚《论语今读》【3.2】:“前面曾说孔子和儒学的宽容性,这里是儒学的不宽容性:不能容忍违反礼制的行为。这似可读作“思想宽容,行为严肃”。思想、学说、言论、主张可以求同存异,但行为规范和社会制度必须一致遵行,否则各行其是,社会瓦解。任何社会都必须有共同遵守的秩序、规范、准则,这作为普遍原则,千古不灭。”
一、用天子的礼乐祭周公
春秋时,鲁国是诸侯中向礼的基础最好的国家。鲁国是周天子封给周公的诸侯国。因为周成王是由叔父周公辅佐起来的。周武王建立周国后在位四年就去世了,年仅12岁的周成王继位,成为了中国周朝的第二代君王。周公旦辅政,平定三监之乱。周成王亲政后,营造新都洛邑、大封诸侯,还命周公东征、编写礼乐,加强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周成王与其子周康王(姬钊)统治期间,社会安定、百姓和睦、“刑错四十余年不用”,被誉为“成康之治”。周成王非常感念周公的功勋,把鲁国这个地方封给他,由他的子孙来继承鲁国的诸侯位。而且下令,在周公去世之后用天子的礼乐来祭周公。
二、孔子不可忍的事
天子的礼乐只能在文王和周公庙里面才能用,如果用在其它庙里头的话,这就是严重的僭越礼的行为,违礼的事情。季氏属于卿大夫,但是他竟然在自己家庙当中用天子的礼乐,这岂不就是严重的违礼行为吗?所以孔子痛斥之。
朱子引谢良佐言:君子恪守礼仪,克己复礼,对于不当为的,不应该做的,不敢苟且,不敢去斗胆做一点。这是什么?不忍心僭越礼仪,不忍心做出违礼的事情,他会受良心的谴责。而季氏竟然能够忍心、还能做这种违礼的事,那可能他会做出杀父亲杀君主的这些事情来,他也会无所忌惮。因为他已经没有礼了,他就可以为所欲为,任着自己的喜好,追逐自己的私利,他可以无所忌惮。
孔子这里痛斥他这种罪过。因为,这是关乎国家兴亡的大事,孔子无法保持沉默!天子有天子之礼,诸侯有诸侯之礼,各守各的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啊!
明代的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李卓吾先生说:“季氏要哭。”为什么季氏要哭?他做出的这些行为,忍心自灭其天良,那他岂能逃得过因果报应的严惩?所以他自己祸国殃民,这个报应在来世那是长远,痛苦之极。你看他迷恋权势颠倒到这般地步,为了逞一时之快,僭用天子的礼乐去自己享受,过一把天子的瘾,他得到什么?什么都没得到,死的时候只带走他自己造的罪业。
飘风之起,起于青萍之末;祸乱之始,始于道德沦丧。礼仪的崩坏就是人心沦丧的开始。当人们不再遵守规则规矩时,社会还会太平吗?这是孔子无法保持沉默的原因所在。周朝最初的那种臻于和谐太平的境界,将要消失殆尽,怎么能不让稍有良知的人不感到心情沉重呢?
三、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
李炳南老先生说:“季氏僭礼,即是不能尽分,必为鲁国祸乱之源。所以孔子严斥其非。”孔子希望能够走周公之道,这是使社会和谐的关键之所在。
朱熹说,古圣先贤的学问不外乎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关系。清朝的大儒陈弘谋先生说,“人无伦外之人”。你能找到伦外之人吗?找不到。人是社会人,必须要在社会关系当中生活,所以“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圣贤学问不外乎就是帮你处理好关系,达到和谐。如果不能够处理好关系,那对自己、对别人都是有害而无益。
礼,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列在最前沿,因此而构成以“礼义”亦即“仁义”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成为儒家的旗帜、儒学的灵魂。可是,此时,鲁国的大臣违礼僭越之事频频发生,使得慎言慎行的孔子愠怒了。
据推算,孔子评论此事时,大约三十五岁左右。本章透露出孔子的一种使其成为伟大孔子的精神特质:在孔子的精神世界中,有一种维护社会和谐的承担角色和肩负使命的魂魄。这种魂魄存在于他的精神骨血,全然是自觉的。
人之价值的大小,何尝不是与他所担当的角色和承担的使命成正比!
学习《论语》可以净心、开灵慧!感谢您百忙之中来助我弘扬《论语》的人文情怀,如果觉得有所赞同,别忘了加“关注”哦,我们一起传播!有什么感悟、建议意见,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学习《论语》,会让生命在百转千回中多一份厚重!我已经在“”发表了百篇感悟,如果想系统地看,请在“”搜索引擎搜“教育参悟人”。谢谢大家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