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及心灵的启迪 ——读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

触及心灵的启迪 ——读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_第1张图片

/若水清音

毕淑敏是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她的许多著作我早有耳闻,并且也拜读了不少。因此,每次在杂志上看到作家毕淑敏的文章,总有一种熟悉的感觉。那感觉缘于她那细腻,平实又不缺乏睿智的文字。每次看过之后,内心总会略过许多感动,以及触及心灵的启迪。

那天,在书店看到毕淑敏的散文随笔集《恰到好处的幸福》(2014年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心立刻被书名温暖的文字吸引。这一吸引便促使我迫不及待地将书收入囊中。

 翻开《恰到好处的幸福》,鼻翼瞬间飘过浓墨的书香。书中一共收入作者45篇散文随笔,每篇文章的标题都自带标签,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更多的是满心的好奇和欢喜。

比如,第一篇文章的标题《幸福的七种颜色》就很出乎意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用七种颜色来表示不同层次的幸福呢。

第五篇文章的标题《泥沙俱下地生活》极具画面感,幽默俏皮的文字,更增加了文章的神秘色彩。

第八篇文章的标题《在火焰中思索》也很标新立异,让人不禁浮想联翩:火焰该多么炽热啊?那哪是个思索的地方?但作者随即告诉我们:在火中还存在着比这些宝藏更贵重千万倍的生命,所以才有了救火者在火中的思考。

第十二篇文章标题《精神的三间小屋》让人内心好奇的同时,也充满了期待。而第十三篇文章的标题《挖掘心灵第一图》更是带着启迪的智慧吸引读者的目光。

作者像这样充满意味深长的标题比比皆是,读来更是充满了智慧和温情。

散文随笔需要作者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才能掌握大量的生活素材,从而将多彩的生活层面展现在读者眼前。本书中,作者的许多人生经历让我们增长了不少见识的同时,也让我们在文字中感受触及心灵的启迪和收获幸福的人生。

在第一篇文章中,作者以自身经历的试验诚恳地告诫我们:“太多的人习惯珍藏苦难,甚至以此自傲和自虐,这种对苦难的持久迷恋和品尝,会毒化你的感官,会损伤你对美好生活的精细体察,还会让你歧视没有经受过苦难的人。这些就是苦难的副作用。”同时不忘用富有哲理的语言提醒我们:“幸福不是一种颜色,也不是七种颜色……幸福是无限的。 ”让我们在感同身受作者所经历苦难的同时,仍然看到幸福的光芒,并相信幸福无处不在。

在第三篇文章《感动是一种能力》中,作者用哲理性的语言文字向我们传达了美好的意愿:“也许有一天,我们也在无意间成了感动的小小源头,它淙淙地流向了另一双渴望感动的眼眸。”第十篇文章《面具后面的脸》中,作者通过杰茜娅的话告诉我们“人不能总在面具后面生活,特别是人对自己的面具要有清醒的认识。”

在第三十七篇文章《坦然走过乞丐》中,作者通过朋友对乞丐的态度和方式告诫我们,盲目帮助乞丐,即助长不良之风,同时也与 善良相悖。所以, 作者最终释然了,并“对那些慷慨解囊之人不再仰慕,对那些扬长而去之人也不再侧目。”

 此外,作者对语言文字的驾驭,读来也是一种美的享受。

散文随笔,如果仅仅平铺直叙,那就如同嚼蜡。本书中,作者语言平实又不缺乏独到的见解。读来耐人寻味,同时也引起我深刻的思考。比如,在《心境防割》一文中,作者通过修剪月季被刺伤一事,感叹:“人是不能每时每刻都裹在钢丝里面的,那样我们将丧失对人间百态的灵敏触摸和对风花雪月的赏心悦目的叹息。”作者对生活琐事的敏锐洞察,用精炼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意味深长的哲思,着实让人钦佩。

再比如,在《爱的回音壁》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三个孩子对“感觉被爱”的回答。震惊的同时,也语出惊人地指出:“一个不懂得爱的孩子,就像不会呼吸的鱼,出了家族的水箱,在干燥的社会上,他不爱人,也不自爱,必将焦渴而死。”多么形象的比喻!仿佛一语道破天机,让人不寒而粟的同时,也深刻的反省为人父母该如何给孩子灌输正确的“爱与被爱”的观念。

通读全书,感觉自己的心灵接受了一次全所未有的洗礼,如沐浴春风,豁然开朗。内心也在字里行间逐渐地丰盈和富足。忽然明白了许多:幸福不是房车堆砌的堡垒,而是触手可及却又恰到好处的那些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的:(触及心灵的启迪 ——读毕淑敏《恰到好处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