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的深度阅读与写作引导

第一本书:读《朝花夕拾》既有快乐的阅读体验,又有读写素养的提升,更要在后面的名著考查中拿到满分。

1、关于鲁迅,我们应该知道什么?(1881--1936)我们从本书中的哪些内容读出“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请找出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2、十篇文章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

3、每篇文章摘录最值得你学习的一句话是什么?请摘录下来并点评

4、谈三点《朝花夕拾》的艺术特色,并从书中找到证明这一特点的内容,作简要分析。

如果要读懂这本书,你首先要了解作者写这本书的社会时代背景,也就是说1926年前后的社会情境。小伙伴们自己查资料去了解即可。

从整体上了解本书内容,把书读薄: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内容。

《朝花夕拾》的深度阅读与写作引导_第1张图片
整体把握

3主题思想的概括: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

《阿长与〈山海经〉》——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的怀念,蕴含着对儿时温馨的回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表达了对童年单纯美好生活的怀念,蕴含着儿时温馨的回忆。

 《藤野先生》——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蕴含着对留学期间师生情温馨的回忆。

《狗•猫•鼠》——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二十四孝图》——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五猖会》——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 ,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无常》——讽刺人间没有公正,恶人不得恶报,所谓的“正人君子”根本不是公正的代表。

《父亲的病》——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琐记》——批评了学堂的种种弊端,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

《范爱农》--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朝花夕拾》里不可不读,不可不想的精华。文心老师的摘录和阅读感悟如下:

读《狗•猫•鼠》这篇文章,最有趣的是我老记不清楚题目里三种动物的顺序,有两次讲到这篇文章题目时,说错了顺序,还为我那些可爱的学生所嘲笑。他们还一边嘲笑着一边“坦诚”着自己也看不懂这篇文章到底讲什么。其实不怕丢人地讲:我粗略地读完一遍后,也是不知所云。难怪乎“周树人和写作文”在让学生讨厌程度上相提并论。其实读完一遍后我的记忆也模糊,只清楚地记得“从狗和猫是仇家”的故事讲到“我的仇猫的原因”,再讲到“我所喜欢的隐属”。到底三者有什么样的关系,不理解。再读第二遍,琢磨中间还穿插的“万一不谨,甚而至于得罪了名人或者名教授,或者更甚而至于得罪了“负有指导青年责任的前辈”之流,可就危险至极……。人呢,能直立了,自然是一大进步;能说话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能写字作文了,自然又是一大进步。然而也就堕落了,也就开始说空话了……”这些句子结合书中注解才明白作者“言在此却意在彼”。鲁迅是“以笔为武器”的革命者,他要批评,要骂人,要斗争,总是用“隐喻”,用“言外之意”。我们可以把稍微有趣的故事(狗猫结仇、我仇猫的原由、祖母讲故事、老鼠成亲、把隐鼠当墨猴)挑出来读读,再结合1926年前后的社会背景,研读最后一段,就能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主题):针对“正人君子”的攻击引发的,嘲讽了他们散布的“流言”,表述了对猫“尽情折磨”弱者、“到处嗥叫”、时而“一副媚态”等特性的憎恶;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遭到摧残的经历和感,表现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

文心老师认为若2020年名著阅读考《朝花夕拾》,因为太过“含蓄深刻”,应该不会考《狗 猫 鼠》。但若考查,别人不会,你却可以轻松驾驭。所以还是要结合文心老师的引导细读一番,说不定还能读出“思想”的快乐呢。

《阿长与〈山海经〉》:这是一篇很有趣的叙事散文,八年级有学过,所以此处没必要细谈。只从写作的角度谈谈我们该学习什么。首先: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把一个“愚昧、迷信、饶舌多事”却又“淳朴善良关心孩子”的底层劳动妇女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这篇文章值得大家熟读成诵,把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了如指掌后,便能生动地刻画身边一切“平凡卑微的好人”,又何愁写作时无人可写呢?这世间人哪个不是平凡的活着?哪个不是因着某种感情而让生命有了光芒?我写过篇怀念母亲的文章,写作时心里溢满对母亲的热爱和怀念,自然写了母亲的种种美好,但实际上也曾厌烦过母亲的种种管制和唠叨。请读着这些文字的你,想一想你生活中的某个既让你厌烦但又让你温暖的人,攫取记忆里的相关画面,用先抑后扬的手法,一气呵成。写出来的必然是锦绣文章。其次是入木三分的描写手法。我认为,学习语言表达,最后的学习对象就是鲁迅,鲁迅作为近代白话文的开创者和近代文学家,可谓实至名归。“长妈妈”成为一个文学经典形象,跟作者的强大的语言描写能力有关。如:

①她在“向人低声絮说些什么事”的时候,还要“竖直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有神力的动作描写一个神神道道又八卦的妇女形象)②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形象的比喻粗俗到夸张的保姆形象)③ 她却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我惊异地看她时,只见她惶急地看着我。(动作神态描写惶急得不得了 ④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神态、语言 把一个爱孩子又没文化的妇女描写得不能再真实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把“震惊”心理感受描写得过目不忘啊。) 

最后:议论、抒情的语言读来感人至深,有一种不吐不快,说出来才痛快的感觉。议论: 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抒情: 仁厚黑暗的地母呀!愿在您怀里永安她魂灵!而不会写文章的人为了议论而议论,为了抒情而抒情,总感觉有点装腔作势的味道,为什么呢?因为议论和抒情没有故事做基础,没有情感思想的积累发展酝酿过程,所以高手写叙事抒情感想类文章,各种情绪和思想都蕴含在字里行间,故事人物上。所谓“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花鸟”便是情绪思想的载体。

你可能感兴趣的:(《朝花夕拾》的深度阅读与写作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