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联系读名著

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只关注其单本,就这一本的内容来学习,挖掘很多。甚至挖掘到一些毫无意义的细节,就如由一个外貌描写来判定这个人是谁,在《红楼梦》这样的作品还有一定的趣味,但一些作品再这样做,没什么意义。例如,朱德、贺龙、彭德怀三人的外貌真的很不容易搞清楚,毕竟都是有军人的气质,再在这只言片语中判断他们是谁,总有点孔乙已茴香豆的几种写法一样,没有什么意义。还有《格列佛游记》里这四次格列佛分别乘着什么船遇难的,这种考查真的是太没有意义了。再加上有些翻译的不同,会更引起了混乱,就如学生一直搞不清楚是“鹦鹉螺号”还是“诺第留斯号”。因为他们所读的书版本是不一样的,其实我们读很多外国作品,名字永远记不住,就如读了三四遍《百年孤独》,还是想不起是什么上校。

我们读名著并不是要识记这些细枝末节的东西,读经典应该是从经典中汲取营养,而不是记这些没有意义的知识点。整本书阅读,应该学会打通联系,只有打通联系了,才能够真正地从经典中汲取营养。

[if !supportLists]一、[endif]打通与教材的联系。

在学习新闻这个单元时,涉及到采访,于是就带着一个问题:斯诺是如何采访的?由此,将新闻通讯的写作与纪实作品打通。所以每一章中,罗列出来的那么多的问题,其实就是新闻采访的问题,而如何处理采访到的材料,书中有很多毛泽东、周恩来等大段大段地直接记录,就是采访到的内容的直接引用,那么纪实作品的真实性的特点同样能展现出来。而作为新闻记者,斯诺的经历正好能展现新闻记者的职业精神。

在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中,将朱德的生平与〈〈红星照耀中国〉〉中的朱德的生平进行对照着学习,两者其实是互相照应的。这样我们对革命者的家教有了一定的理解,也能够理解朱德为何一定要找到共产党了。

[if !supportLists]二、[endif]打通名著之间的联系。

我自己也会有这样的体验,读经典的书,常常如滚雪球似的,这一本读着读着就会想到另一本也有相似之处,于是就会恍然大悟。就如最近在读〈〈罗了素传〉〉时,他童年的经历让我想到托尔斯泰的童年、乔布斯的童年,自然而然就联系起来了。

而名著中,同样是游记,中国的〈〈西游记〉〉、〈〈镜花缘〉〉与〈〈鲁滨逊漂流记〉〉、〈〈格列佛游记〉〉甚至〈〈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可以比较着阅读。〈〈童年〉〉与〈〈追风筝的人〉〉两个小主人公也可以进行比较。甚至作业本里所提示了愚公与桑地亚哥也可以比较一下。这样一罗列,可能会有趣得多。

[if !supportLists]三、[endif]打通与生活的联系。

〈〈昆虫记〉〉中记了很多的昆虫,用科学的实验来验证对昆虫的习性判断,改变了很多人们不对的印象。而我们如果打通与生活中的联系,让学生说说,你最讨厌的昆虫是什么?你为什么讨厌它,也许它的这个习性其实是你带着有色眼镜看它呢?延伸一下,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它的来源是怎样的?用网络资源去查一下,或者对自己的宠物进行观察或进行一点点无伤地实验,你会有什么新发现呢?

其实〈〈昆虫记〉〉作为科普作品,就是要有一种客观地态度去看待昆虫们,一种科学地实证地态度对待身边的动物,将它们与人平等地看待,如果真正去与生活相联系的话,可能对我们孩子的正确生命观的培养有很大的作用。


最后,现在的名著阅读教学其实很多都落入了知识教学、考题教学以及实用教学的樊篱,而忘记了经典只所以为经典,其更多的是在“不求甚解”地整本浏览后,润物细无声地滋养了我们孩子的精神世界,确立了正确的生命观、英雄观、人生观……如果只是在记蜣螂也叫屎壳郎,是不是在买椟还珠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打通联系读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