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

          精读《容斋随笔》(10)

学会文武艺,货售帝王家。

总有些门阀士子,幻想着皇帝成为冤大头,想法让自家的赝品吃上皇粮。

其实,高考舞弊这条路,基本是走不通的。

一是举国瞩目,二是录人极少。有唐近三百年,仅开科264次,进士不足七千,每科平均录26人。

科举本已难似上青天了,登科后还要吏部铨选,才能晋身社畜。

所幸,大唐盛世为芸芸士子,开辟了第二战场:当诗人。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1张图片

当诗人就可以了不起了么?

宋人洪迈发现了问题:大唐诗人有些不一般。

《容斋续笔》(一卷)“唐藩镇幕府”条:当幕府这活儿比公务员辛苦。

唐代诗人初登科或未仕者,很多都到各大藩镇找饭吃、寻机会。

洪迈读韩文公(愈)《送石洪、温造二处士赴河阳幕序》,可见当时人的风气。

然而,洪迈自己就曾入幕地方军阀当秘书,对这个职业他最清楚。

宋人眼中,唐代诗人风骨棱嶒。认为他们对当幕客有些“不屑为之”。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2张图片

杜甫也为剑南节度严武聘入,杜作诗二十韵呈严武:“胡为来幕下,只合在舟中。束缚酬知己,蹉跎效小忠。周防期稍稍,太简遂匆匆。晓入朱扉启,昏归画角终。不成寻别业,未敢息微躬。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

这诗题虽叫《遣闷》,是给严公早晚打发无聊用的。

可诗的内容,却是不折不扣的感恩颂诗,译为今文就是一一

像我等漂泊之人投幕,是因您以礼酬知己,俺会天天尽心。俺早起晚归,小心翼翼决不偷懒,不仅是我,大家伙都念叨严公能让俺们凤飞于天呢!

写诗是诗人的本事,你不会这种表达,在唐代可能人家还不会出钱雇你呢。

给严公看的表象,其背后是诗人无奈与无助。

国家不幸诗人幸?本邦最牛的诗人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孟郊⋯⋯哪个是皇帝喜欢活着的?

也就算白居易、贺知章等少数人,还混了个全须全尾,寿终正寝。

洪迈也谈到了韩愈。他也曾入职徐州张建封幕。有一回,韩愈上书张提建议:

“受牒之明日,使院小吏持故事节目十馀事来,其中不可者,自九月至二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若宽假之,使不失其性,寅而入,尽辰而退,申而入,终西而退,率以为常,亦不废事。苟如此,则死于执事之门无悔也。”

其实,韩愈与杜甫是不一样的。杜之忠是任劳任怨;韩之忠是刚直建设。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3张图片

韩愈敢劝欲迎佛骨的宪宗皇帝放弃,惹怒圣上,差点丢了性命。

洪迈所说的:“杜、韩之旨,大略相似云”,是指幕府的作息时间早来晚走这事。

韩愈的这封信,是建议张建封对幕客实行弹性工作制,有事随时到办,别坐班。

韩愈的建议,也是参照公务员实况提的。

唐官员“日出而视事,既午而退”,每天工作时间大约在四到六个小时。

哪儿有这么好的工作啊?老板养客,有些时候真的就想要前呼后拥一呼百应的感觉:啥叫权力啊!

花了那么多银子,就想让你们陪着,讲话连个鼓掌的都没有,丢人啊!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4张图片

矮大紧高晓松说,他最喜欢穿越的古代是战国。

本邦知识分子可以耍大牌、摆架子,只有战国时代。

士们动不动就弹铗高吼:要鱼!要车!最牛的估计敢喊:要美女!

当然,社会领导阶层也最讲礼术,不讲权术,不像后世这般不要脸。

孟尝君食客三千,是搞幕府政治。他们若是组成敢死队,足以发动任何宫廷革命。

君权越羸弱,幕府越强硬。本邦幕府一代不如一代,也印证读书人身价一路下滑的堕落。

大唐科举守选制、官员铨选制度是节度使奏荐制,让投藩入幕成向上爬的阶梯。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5张图片

幕府用人不问出身、资历,唯才是用。尤其是安史之乱后,玄宗允“诸道自行简择人员”。

辟署权对封疆大吏一放开,人涌藩幕。

李白、杜甫、王维、韩愈、高适、岑参、元稹、韩翃、李商隐 、贾岛、张籍⋯⋯个个当幕僚。

杜甫本是进士落第,求职无望,因在祭太清宫时献赋,得到皇帝赏识,获得过参军等职。

后逢安史之乱入蜀,交好剑南西川节度使严武,聘其检校工部员外郎。

后严武奉召入朝,杜甫只好去梓州投靠东川节度使留后章彝。

杜甫陪章彝打猎游山,当然少不了还要写诗,进行吹捧帮闲。

大诗人李白是商人家庭出身,本来就是无缘功名终身白丁。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6张图片

韩愈自贞元二年(786)至长安,四举礼部,三选吏部,后经张建封推荐,得试校书郎和协律郎。

八品小官俸禄微薄,想另谋出路,他诗赠孟郊:“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

一颗不甘的心,也许只能落脚地方幕府。

幕府可能不是理想之地,可“朝夕刍米仆赁之资是急”的现实,又能给他怎样更好的选择?

孟郊与韩愈一样,也曾入张建封幕下,连年不第,穷饿不能养亲,周天下无所遇,投幕是没办法的办法。

孟郊作诗:“食荠肠亦苦,强歌声无欢。出门即有碍,谁谓天地宽。

世家子弟洪迈恐怕难体会孟才子的苦,投幕对诗人来说,不是不屑,而是必须的选择!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7张图片

自诩“慈恩塔下最少年”的白居说,“大夫公卿者十八九”出于幕府。

可他偏偏不是,要说跻身公卿难,大诗人、古文大家韩愈先会说:“我太难了!”

贞元八年(792),韩愈进士及第,随后九年中四次考试,才通过吏部铨选。

大唐科举是每年一试,因官编不足设计了待选制度。进士及第者待三选,明经及第者待七选,童子科待十一选,一选为一年。

待选时间满后,才能赴京参加吏部主持的铨选考试,然后才能获得官职。

大唐虽进入人口爆发期,可中央干部却是最少的。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8张图片

贞观时,中央机构文武官员最少时只有643人,全国仅7000余人。

国家干部一任官为三至四年,任满后要再次待选,除非五品以上,才可不用铨选,由宰相或皇帝直接任命。

多年的苦熬,韩愈终于明白:“布衣之士,身居穷约,不借势于王公大人,则无以成其志。”

低俸身穷不可怕,就怕王公没文化。

大唐低职官俸瘠薄,俸禄来源包括禄米、土地、俸料三大项。

武德元年(618),文武官俸,“颇减隋制”,一品700石⋯⋯递至从九品30石,且年供一次。

低职官员以致出现了“京官不能自给,常从外官乞贷”的现象。

唐前期京官俸禄厚于外官,后期外官则厚于京官,幕职官的俸禄比州县之官厚,入幕府者络绎不绝。

当然,地方土豪有时会一掷万金,砸虚心延士之名望。

聘用僚佐均先出具聘书,送礼金。官职一般为检校官,大都是御史之类的工作。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9张图片

令狐楚是贞元七年进士,当时李说、严绶、郑儋相继节度太原,慕其才行,引在幕府,由掌书记至判官。

后来令狐楚节度河阳,引李商隐入幕,做了二十多年幕僚。

李商隐一生多次入幕。剑南东川节度使柳仲郢,为了聘李商隐,甚至先出钱35万为其准备行李。

文宗时宰相李石曾说:“两河诸侯,竟引豪英,士之喜利者多趋之,用为谋主。”

不同诗人的投幕经历,映照一幅幅别样仕途图景和一帧帧鲜活人生缩影。

在那个诗的国度,诗人们何尝不是飘摇的柳絮,如轻烟般散入五侯之家。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10张图片

孟郊诗名满天下,算得上是大神级别的人物。

可是,他在登第前,找一份工作靠什么?

靠诗吗?嗯,只有靠诗了!

孟郊欲投王建封幕下,朝廷中书舍人李翱写信张建封:“兹有平昌孟郊,好人。五言诗从前汉到建安,这孩子全行⋯⋯”

东宫太子秘书李观也向各大节度使推荐:“孟郊的五言诗,高处无古人。”

幕府是什么?是权臣、戎帅、疆吏、牧守的用人机制。

幕府的核心功能是:顾问、咨议谋划、参与决策、掌握机要、典属文书,乃至迎接宾客、经办庶务或代主巡行出使等。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11张图片

当然,高层智囊参议决策和掌握机要少之又少,士子多数典属文书经办庶务。

还真有那么一些地方军阀,就是因为喜欢诗,而高薪聘诗人入幕。

诗人皮日休为诗人刘言史写过《刘枣强碑》,刘言史就是因诗被青目的。

刘有诗千首美丽恢瞻,当时与李贺齐名。冀州节度史王武俊读后即成铁粉。数邀入幕,刘却婉拒了。

王武俊精骑射,一次带刘诗人畋猎。时有双鸭惊起蒲稗间,王控弦一发,双鸭同时坠地。

刘言史倚马草就《射鸭歌》献上,王武俊更高兴了,也不招他入幕了,直接诏授刘言史为冀州治下枣强县令。

刘言史却推托病不授,世人敬重称他“刘枣强”。

皇室宗室汉南节度使李夷简,也喜欢刘言史的诗,甚至将一件髹器马鞍送给王武俊,求见刘言史。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12张图片

刘于是宾客汉南府,李夷简“日与之为笔宴,其献酬之歌诗,大播于当时”。

江山须有文人捧。刘言史的献酬之诗,因能投府主所好,而引为席首。

诗人以诗长入幕,雇主还真就是需要诗人的诗赞。

有唐一代,武人据藩节度一方,最爱弄一帮文人前喝后嚷。

唐诗中有一大批类似于《观猎》的诗,都是节度使们外出围猎,骚人墨客假意流连,堆辞搜藻写出来的诗赞。

大诗人杜甫、王维、王昌龄、薛逢、司空曙、刘商⋯⋯一票人等都写过,就不一一说了。

文人粉饰是种最高级的艺术。这对有权又有钱称雄一方的老大来说,没有这,那就是个土老帽!

而其中的真正的精神快感,大佬自己都是难以名状的。

问诗人当幕僚有何用?就像是问“诗有什么用?”一样,在大唐会被白丁们打死。

对总是站在鄙视链顶端的诗来说,是不屑回答的。

这类只有今人才有的问题,只是一个时代精神贫乏带来的做作。


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_第1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诗人当幕僚到底能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