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声音嘶哑的小说

一部声音嘶哑的小说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枕木下的灵魂

火车轰隆轰隆的走过,发出呼哧呼哧的喊叫,在铁路的每一根枕木下边,有被德国人剪去中国健壮男子的辫子,传说丢了辫子的男人就成了木头一样的废人,枕木下压着的是他们的灵魂。

在胶济铁路上奔驰的火车,鸣笛的声音沉重而悠长,传到周围的村子,钻进人们的耳朵里,老百姓们都说这条铁路掀了祖坟,破坏了风水,村民誓死想要捍卫眼前的土地,于是由此流传了一个让人听了就不寒而栗的刑罚。

甲乙丙丁

高密县有一个美人叫孙媚娘,她卖的狗肉全县第一香,他的丈夫叫赵小甲,是县里的杀猪匠,杀猪匠的父亲叫赵甲,也就是孙媚娘的公爹,乃是大清刑部第一刽子手,在刑部当差四十年,砍下的人头比高密县一年出产的西瓜还要多,刑部里的人尊称他为赵姥姥。

孙媚娘还有一位干爹,名字叫钱丁,乃是高密县的县令,孙媚娘同时也是他的小情人,他的原配妻子乃是曾国藩的外孙女。

孙媚娘的亲爹叫孙丙,是高密县有名的“猫腔”传人,他的胡须又长又密,他唱的猫腔有声有色,让台下听的人随之而动,唱的时候不乏配合着猫叫:

“好好好,乡亲们莫烦恼~~恼恼恼,奸贼们仔细着~~看看看,众子弟揭竿起~~去去去,去扒那火车道~~死死死,死得好~~火火火,烧起来了~~了了了,还没了~~要要要,要公道~~”

            咪呜咪呜咪呜咪呜咪呜——

            喵——喵——喵

整个故事起始于钱县令和孙丙的斗须,他们都有一撮好胡须,比斗的结果是孙丙输了,后来一个夜晚,孙丙被人薅去了胡须,于是再不能唱猫腔,因为没有了胡须就没有气势,好似失去了精气,孙丙后来开了一个小茶馆,和以前一起唱戏的小桃子生儿育女,不了一天妻子出门被德国人在街上羞辱,德国人一边调戏一边摸,消息传到他耳朵里,他急忙冲出家门,拿起枣木棍子,一出手就打死了一个德国技师,看着德国人的尸体,他隐隐约约感到一场大祸即将来临……

钱丁接到上面的指令,要把孙丙捉拿归案,但是因为他是孙媚娘的爹,来搜查的人是能拖就尽量拖,让孙丙得以逃脱,他的妻子在家里装疯卖傻,逃过一劫。但几天过后,来了五十匹高大的洋马和五十个洋兵,直接把他的妻子拖到了河堤,两个孩子也被带上,随后河堤上一片血光,灼暗了河堤对岸树上孙丙的眼睛……

后来孙丙出逃参加了义和团,鼓动相亲成立了抗德队伍,他们扒了德军的铁路,想尽一切办法干扰他们,后来德军攻城,为了不让无辜百姓受难,钱丁冒死劝降孙丙,将他一人带出,然而德军并没有因为孙丙投降而撤军,而是立即就让炮队开炮……

原本在刑部执刑的赵甲赵姥姥,因为受到皇上和慈禧的接见,得到了慈禧赏赐的檀香木珠就告老还乡了,但孙丙被捉拿后,为了杀鸡儆猴,给百姓一个下马威,袁世凯下令让他重新出山,而且要用最残忍的刑罚,而且要让犯人持续几天都活着,一直活到铁路通车,以此来震慑住百姓,于是赵甲出此一计,名为檀香刑。

檀香刑即为把紫檀木削成剑,放在滚烫的香油锅里煮一天,使其光滑,并且能减少流血;而且要让剑浸透谷气和肉气,进入人的身体后可以顺应身体的骨气和肉气,除此之外要熬成上好的参汤,保持受刑者的体力,以便让他多活几天。

在孙丙被关进大牢时,孙媚娘和一群叫花子本来有机会狸猫换太子,把孙丙救出来,但是遭到了孙丙的拒绝,孙丙的叫声暴露了他们的行踪,叫花子们也被砍掉头挂在了门外,孙媚娘被知县夫人所救保住了性命。

在执刑的当天,赵甲和他的帮手儿子,把檀香蹶子敲进了孙丙的“谷道”,梆——梆——梆的声音,仿佛在执行场上盘旋,最终檀木蹶子从孙丙的肩头上冒了出来,赵甲最初本想让檀木蹶子从孙丙的嘴巴上钻出来,但考虑到他生来爱唱戏,所以就从肩膀冒了出来。

在一个夜晚,钱丁县令看着眼前的孙丙生不如死,一开始并不想死的孙丙,一开始想要在执行场上给百姓高唱一首的孙丙,想要以悲壮的死来让后人传唱的孙丙,终于熬不住了,他对钱丁说:“让我死吧”,钱丁内心摇摆不已,但不忍心孙丙受罪,于是决定成全孙丙,不让袁世凯的目的得逞,于是他拿出匕首,刺向孙丙,不料赵小甲飞扑过来,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匕首,赵甲看到后,像一头黑豹撞过来,卡住钱县令的喉咙,而后孙媚娘把匕首插在了他公爹背后跑走了,钱县令从赵甲背后拔出匕首,用衣服把血擦干,借着灯火和月光,刺入了孙丙的胸膛,在鲜血涌出时伴着孙丙一句短促的话:“戏演完了”。

檀香刑

莫言老师的《檀香刑》书中描写的猫腔对我印象最为深刻,虽然书中只有文字,但是通过他的描写,仍可以感受到猫腔的悠长婉转,充满了灵性和悲凉。

小说中的故事,孙媚娘的角色将赵甲、孙丙和钱丁紧密联系在了一起,自己的亲爹被干爹所抓,而且被公爹赵甲来执刑,赵甲曾说,他是国家权威的象征,国家即使有千百条法律,最终还是要靠他来落实,不管国家强盛还是衰弱,混乱时更是如此,因为混乱时砍的人头更多。

孙媚娘即使讨厌亲爹,但是还是想尽办法救他,钱丁看着大清已经危在旦夕,八国联军已经进攻在国家城门下,自己却还在替德国人在高密县执行檀香刑,心里十分矛盾,一边是想为百姓出头,想为国效力的迫切,一边却身处朝廷,听命于人的无奈。

孙丙最终做成了英雄,被施予檀香刑,绑在了松木板上,就像基督受难,充满了悲剧色彩。

源头

莫言老师说他写这本小说的来源是来自于声音,第一种声音是小时候古老的胶济铁路传来的沉重的声音,把他从梦中惊醒,刑罚的灵感来自于一个东北土匪故事,他用作家的想象和笔法将其改造。

第二种声音就是流传在高密一带的地方小戏猫腔,这个小戏唱腔悲凉,传说一个跟随着儿子闯了关东的高密东北乡老奶奶,在生命垂危的时候,一个从老家来的乡亲,带来了一盘猫腔的磁带,用录音机放给她听,老奶奶忽地坐了起来,脸上容光焕发,目光炯炯有神,一直听完了磁带才躺倒死去。

如果说看完《蛙》让我看到的是莫言老师丰富的想象力,那么《檀香刑》让我感受到的就是对自己内心灵感的探索和对故乡乡土气息的执着,就像他在书中说就像猫腔不可能进入辉煌的殿堂与与意大利的歌剧、俄罗斯的芭蕾同台一样,我的这部小说也不大可能被钟爱西方文艺、特别阳春白雪的读者欣赏,就像猫腔只能在广场上为劳苦大众演出一样,我的这部小说也只能被对民间文化持比较亲和态度的读者阅读。

看到这句话,让我想到的就是徐远教授的《人地城》,写成这本书的原因也是内心有同样牵挂的东西。

昨天在和菜头的公众号上看到一句话,大意是我们每个人苦苦想要解决问题的答案也许就在某本书某个人那里,我们的问题或许对于那个人而言,只是他们的一个副产品,甚至他们都不会在意,所以我觉得看书哪怕仅仅是消磨时间,对于无所事事,对于焦虑,这也不失为抓住绳索前进的一个办法。

一部声音嘶哑的小说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部声音嘶哑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