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说营生六]寻找自己的斜杠人生

[渡说营生六]寻找自己的斜杠人生_第1张图片
第六期

文 I末渡

第五期:搞笑,凭什么我来替你教儿子


上期寄语:

这几年到处流行“斜杠人生”,王石(企业家/登山家/飞行爱好者)、冯仑(学者/干部/企业家/“中城联盟”发起人)、吴晓波(财经作家/MBA课程教授/企业家)等大佬毫无悬念地窜红互联网,登上“斜杠人生”的成功巅峰,成为整个时代的“斜杠”代表人物。

什么是“斜杠人生”的字面意思?我想,这个就不必再多作解释了,上述几个人物代表姓名后的括号里的诸多个人头衔便是他们的“斜杠人生”。

我想有必要捋清楚的是,“斜杠人生”中的诸多头衔,没有一个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也没有可能在同一时间内同步发展到同一条成功的水平线上。

要活出一个精彩多元的“斜杠人生”,除了兴趣广泛爱好多样以外,还需要多个主次分明、先来后到的时间点去锁定所追求目标的成功期限和所能拔高的程度。

无疑,凡是有主次、有顺序、有时限的“斜杠”后的诸多目标,无一不需要专注。

专注是事业和生活能否有所成就的根本,是一栋楼层到底能盖多高的基石,不管你想要的是何种人生。

>>>01<<<

文君早在16年就开启了他想要的“斜杠人生”模式,上班之余,先后加入绿色环保、慈善协会、某某救援等多个组织,要为当地的环保、慈善和救援等事业贡献自己班后的余力。

他的想法很好。他说,他做不了大佬们一样的大事,做好这些小事也是一种“斜杠人生”。

于是,每每小聚,他都会在我们面前炫耀他诸多的组织身份以证明他的生活过得非常“充实”。往往是凳子还没坐热,手机就这边“出工”那边“任务”地叫嚷他去执行、去实施、去完成他所在组织的内部职责,晚饭经常吃得比联合国主席还要仓储,还要匆忙。

文君是个典型的“共享”主义者。最初,他不但自己开启了这许多的“斜杠”业余活动,他还规劝属于他朋友圈的所有人,谆谆诱导朋友们要跟随时代潮流,认识“斜杠”,开启“斜杠”,不仅仅是要让日子过得充实,要让生活充满阳光,更重要的是,要让人生能够多元化,过得更具精彩而更显得有意义。

朋友们婉拒他说:分身乏术啊。

一年过后,文君在朋友圈发的不再是这个“出工”那个“任务”的消息了,发得最多的还是工作之无聊、生活之乏味、精神之空虚的“凄凄惨惨戚戚”,完全失去了昔日的阳光心态和乐观状态。

最近一次小聚,文君又絮絮叨叨地跟我倒苦水,即埋怨那些组织空有噱头,又自责自己在每个组织里都没做出相应骄人的成绩来,甚至还没资格成为某个他早已申报了的组织的正式成员。

我反问他:“你没有三头六臂,也不是千手观音,更不是猪八戒,即便一口能吞得下这么多东西,你的肠胃能够承受能够消化吗?”

我毫不客气地说他:“你这不是在‘斜杠人生’上做事业,而是在天女散花般地耍姿态。”

你瞧见过哪个多元而精彩的“斜杠人生”是在短时间里同时功成名就的吗?

王石在成就万科之前,在铁路局工作3年,在外经委工作6年。在万科涉足房地产之前,“除了黄、赌、毒、军火”不做之外,万科是什么都做,包括倒卖玉米。

如果王石首先注重的是个人喜好,选择登山事业而不是选择创业,那么中国就没有万科;没有万科,摆在他“斜杠人生”首位的将不是企业家;退一步,即便有了万科,如果万科连年亏损,他可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没有心情去登山去飞翔,他的“斜杠人生”上也有可能不会出现登山家这个与企业家毫无瓜葛的时尚称谓。

所以,分得清哪头重哪头轻才最关键。也就是说,人生可以有多条斜杠间隔,但不能前后颠倒主次不分。

再说冯仑,他首先是个精通法学的学者,在干部队伍里混到了一定的基本功后,才有关系有能力去“白手”起家,创建万通,成为企业家;再看吴晓波,在成为财经作家之前,他就在新华社做了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

由此可以进一步证明,所有成功了的“斜杠”事业,无一不需要长时间的专注和恒心和毅力。

老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意思便是如此明白不过。

无主次,不专注的“斜杠人生”,它只是跟风式的多边化,并无明确航向坐标。

而一个没有航向坐标的人生,除了随波逐流,任其浮沉之外,并无其它捷径致使其能够如愿以偿、及时达到成功彼岸。

[渡说营生六]寻找自己的斜杠人生_第2张图片
图片来自互联网


>>>02<<<

“‘斜杠人生’不一定非得是大人物才能做到,小人物自有小人物的‘斜杠人生’标准,关键在于是否真得要有所追求,而非想要追求。”

我的一位来自贫困山区的陈姓同事如是说,他特别加重了“要有追求”和“想要追求”的语气。

友人自小没条件入学高等学校,草草读了几年小学后就早早地外出打工了。

他最初的目标是维持生计,不回家问父母讨要路费。因为没文化,他只有找最底层的、脏差累的体力活干,当是给自己锻炼出一付强壮的体魄。

他的第二个目标是生计稳定之后,节点余钱,边工作边拜师学艺。学就一门能够养老的技术活,以防到一定年纪的时候找不到大众化的工作而失业,他选择了机械,从最常用的焊工和钳工学起。

为了能实现他的第二个目标,他开始有时间性地试行起第三个目标,那就是自学。他翻着《新华字典》记生字,背生词,对着手写工资单学写财务会计那手好看的阿拉伯数字,学会理解有关焊工和钳工的理论知识和计算公式,学画机械平面图......

当他实现了第二个目标时,他最初的工资目标已自动地翻了好几倍。还因为他专业技术过硬,理论知识娴熟,被企业同事尊称为了“陈工”。他成了单位设备科的机械工程师。

由于他是从基层上来的工程师,对一线生产流程操作都非常清楚,生产车间有任何技术问题他都能随叫随到随时解决掉,慢慢的,他被公司人事部铺设了“双重”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他又开始了他的第四个目标,要成为一个专业顾问和职业管理人,成为单位的“高管”,俗称“陈总”。

如今,他还成了他家乡希望小学的荣誉校长,因为他也学会了做慈善,资助山区孩子能受到更多更好的教育......说不定,他日后还能成为一个慈善家或教育家,就看他能否给自己的“斜杠人生”划下更多的斜杠了。

我觉得,他的人生也是个精致而多元的“斜杠人生”。而之所以能达到如此精致和多元,还是全靠他不忘初心的专注。

[渡说营生六]寻找自己的斜杠人生_第3张图片
图片来自互联网

>>>03<<<

“其实,人生处处都有铸就‘斜杠人生’的机会。”

这是我的一位拥有自己的上市公司、身价上亿的同学在上年年末的同学会上终于说出的真心话。先前,他一直是个极度瞧不起专注于“小确幸”过安稳日子的“直线人生”。

那次是由富豪同学牵头在市中召集的同学会,有些经济不甚宽裕的乡下同学就也懒得前去附会,只有一位除外,他是每会必到,无论是走路还是骑自行车,他都风雨无阻。那就是我们初中时候的学习委员。当时因为他在城郊堵车要迟到半小时进城,我们就坐等他听富豪同学给我们讲他的人生历程。

他两以前是一起穿开裆裤长大的小哥们,同村的小学同学,后来又一起考入市府第一中学一起念初中,再后来就成如今这样被外人称作是“一个天上、一个人间”的两个不同世界的人......

那年,学习委员的父亲患了重病,瘫在床上将近两年。他是家里的老大,弟弟和小妹都还在念小学,他母亲一人无法操持全家人的生计,他要回家去尽“长兄如父”的做人责任,照料病中的父亲,种菜卖钱供弟妹念书了,他拒绝了学校对他的资助,放弃了学业。

他说他总不能让弟弟和妹妹也去乞求别人的帮助。

十多年后的第一次同学聚会上,他成了两个孩子的父亲,成了两个大学生的哥哥,成了全村村民教育自家孩子要做个“孝子贤孙”的榜样。同学们也没因为他农人身份阶层的底下而冷落他,相反对他敬重有加,觉得全班就数他是最有成就感的人了。

又过几年,有些在纷呈喧嚣的大都市里混得风生水起、腰缠万贯的同学开始在外买豪宅豪车、包二奶养小三,离婚的离婚,重娶的重娶,扔下老家的父母和妻小,顾自过着鲜嫩润滑的美好生活去了。唯有这个当过村长又当书记的学习委员,心满意足地待在原地踏步不动。

白天,他带领着村民搞养殖、种植和乡村特色旅游等资源开发,增加村民收入,亦步亦趋地紧跟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全民小康的前进步伐;晚上,他回家陪父母唠会嗑,与娇妻开会玩笑,给孩子辅导功课,甚至还养成了在睡前必须夜读的好习惯......把一家人乃至全村人的生活过得稳稳妥妥服服帖帖。

富豪同学做总结时说:咱们的学习委员是我们永远值得学习的委员,他是个集孝顺儿子、称职丈夫、慈爱父亲和合格领导于一身的“斜杠”中人,他的“斜杠人生”才是人间的土特产,味道纯正,更接地气。

我很欣慰,这个一直在炫耀着自己“斜杠人生”的富豪同学,终于悟出了每个人生都有不同成败得失的道理,也包括了正在持续窜红的“斜杠人生”。


无戒365天极限挑战日更营  写作训练 第 191天

你可能感兴趣的:([渡说营生六]寻找自己的斜杠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