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家训

家训产生之前应先有家的概念。

家,是一个象形会意字,意思是养猪的猪圈。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家释为“家,居也”。在房屋底下养猪,这是农牧经济的象征,也是家庭私有的表现。“家,人所居,通曰家。”只有人居住才能叫做家,这里提到人,一般是指夫妇。所以,我们现在一般也说有爸妈在的地方就是家。从家的最初含义来看,现在很多人抱着两三套房子却没有家的感觉,大概就是因为他拥有的只是房子的驱壳,而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

我们说到家庭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夫妻关系,其他关系均由夫妻关系衍生而来。在家中,既然夫妻关系已然存在,那领导与管理家中事务的责任也应当由夫妻即家长共同承担。据记载,有关家长的思想在西周时已经产生,但作为一个明确概念却是在战国形成。

我们知道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周天子将土地、人民分给自己的兄弟和亲族,主要目的是为了利用血缘关系巩固西周的中央集权。不过,到了战国时期,天下四分五裂,分封制早已被打破。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的格局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这样,人们不再受之于管理自己的宗主,开始独立处理一些家庭事务。这样,由家长治理家庭之道就被成为“家道”。后来我们所讲的家道衰微也与这个有关系。那什么样的家道是正道呢?“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这样各司其职、各守其家即为正道。由此想到,孔子所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也正是要君臣父子各守其位。

有意思的是,父母对子女的管教不是婴幼儿开始,而是起始于胎教。现代很多人也开始注重这个问题,很多准爸妈在备孕期间会很注意家庭氛围、注重母亲的吃食和娱乐活动。殊不知早在西周,人们就产生了胎教的思想。西周贵族妇女怀孕后,“目不视于邪色,耳不听于淫声,夜则令瞽颂诗,道正事。”这种重视外界对胎儿环境影响的观点已被现代科学实验所证实。“蒙以养正”是指教育孩子要从小开始。

其实,在我看来,家训的目的一则是为了家庭的安定有序,另一则是为了让子女树立规则意识。当然这两者也是相辅相成的,家庭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场所,是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扣子扣好,才可能保证底下扣子的井然有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先秦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