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可行性分析

北京1958年开始搞空心板,因整体性和连续性较差,在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当前的装配式建筑突出问题也是整体性和连续性差,当前设计方法和施工质量能不能经受地震考验?有多少试验能真正验证这个?

比如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它的钢筋都很细,连接套筒直径也很小,怎么对位?怎么保证灌浆质量?在日本是不搞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的,他们搞装配式混凝土框架、框筒,那用的都是粗钢筋,施工质量较容易保证。

除了安全问题以外,装配式建筑的耐久性也非常令人担忧。装配式建筑里所有的浆料都会收缩开裂,防水只能靠油膏,它是最后一道防线,但油膏的寿命只有5年!这是最致命的,5年以后怎么办?那些缝的位置可能都要漏水,而不是某一点漏水,怎么办?不但老百姓无法正常居住,而且漏水之后钢筋也要锈蚀,结构的耐久性就很有问题。

另外,我们现在推广的钢结构住宅也有问题,我们的钢结构防腐问题没有解决,这是非常大的风险。钢结构基本都是小构件,有的甚至是做薄壁构件,若干年之后腐蚀了怎么办?现在涂料的寿命大概是10-15年,然后就得大修。房子是卖给老百姓的,若干年后谁去维修?都装修完的房子谁让你去修?

从远期来看,装配式建筑发展方向是对的,现在做试点和研究是可以的,但政府一刀切,急于大面积的推广是不合适的。因为大面积推广要有产业基础,要有产业工人,还要有我们的研究基础。我们现在采用的结构不是真正究出来适合装配的结构,只是把现浇结构拆开预制,再到现场拼起来。所以会带来成本、工期、质量、安全等一系列的问题。

装配式建筑的出路在哪里?

我们现在面临的现实问题是,农民工的农二代不愿意再当建筑工人了,我们现在极度缺建筑工人。所以从长远来看,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是对的,国家也强调建筑行业改革、产业转型升级,我们的产业技术要服务于整个大的产业方向。

而且现在有大量同时建造一个预制和现浇工程的全部数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装配式建筑在节能、节电、节水、环境保护等方面是有优势的,所以我们要坚持装配式建筑这个大方向不动摇。

但在当前国情下,不要一谈装配式建筑就是结构构件的装配,更不要强调竖向结构构件的装配。装配式建筑除了结构系统以外,还包括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集成。

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国家政策的最终行业目的是转型升级,是要做建筑的工业化,工业化不是单指结构做装配式。我们该现浇的还现浇,在现浇里面理解建筑工业化,包括工厂的钢筋加工技术、轻质高强的模板系统、装配的设备与管线系统以及内装系统等等。要把我们国家建筑行业这二三十年来优势的东西保留下来,进行完善、升级。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方向要更多交给市场来决定,政府该管的就管,但不能什么都管,全国一刀切。只有市场有需求、对企业有好处的部分才做装配式,比如我们做飘窗、外挂墙板、叠合板、预制楼梯等,其它现浇,可以减少用工量,支撑模板和脚手架也没有了,还可以提高效率,造价也确实没有增加多少,这样推动就容易些。

尾记

我们搞新技术,不能外国没提想法,我们就没有什么想法,外国人有一个创新想法,我们就一窝蜂跟蝗虫一样去搞,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企业、适合装配式发展的正确方向。要稳步推进,不要急于求成,做出的成果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装配式建筑可行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