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一日而遇七十毒。——淮南子
我们读到神农尝百草的故事,一方面感佩于神农自我牺牲的慈悲精神,一方面可能也庆幸自己生活在科学年代:神农氏之时,人们不懂病理机制,不懂药理机制,神农只能通过肉身尝草,最后死于断肠草之毒,如果在现代,就不会用这么落后的方法了。
很可惜,这个是误解。现代医学并没有发达到能够弄懂所有病理和药理机制(Mechanism)的地步。
在英文中被称为"病"(Disease)的,大部分是已经确定由“单一病因”引起的器质性改变。
在英文中被称为“症”或者“症候群”(Syndrome)的,一般不止是由一种病因引起的器质性改变,这些病因如何交互作用,甚至形成数学上的混沌系统,这个机制(Mechanism)至今未明。
不用说更夸张的精神障碍(Disorder),根本连是不是病都不知道,更不用说明确病因,以及病因相互作用的机制。
除了病理机制还有药理机制,当一种药(治疗工具)发挥药效的时候,相当大的情况下我们是不知道药物是如何产生疗效的。
面对人体黑箱和心智黑箱,这让我们怎么对手里的工具产生信心(Confidence)?
有两种办法。
能够提升每个人认知能力的科学概念是双盲实验,如果民众缺乏独立思考的训练,容易被个人观点、偏见、奇闻异事所影响,而不是去寻找确凿的证据。如果掌握双盲实验的原理,即便不去实施真正的双盲实验,也能在以下方面提高个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判断。——《自私的基因》作者理查德•道金斯
RCT实验是临床疗效的金标准,全称是:大样本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实验。
要验证治疗工具的效果,需要分为两步来走:
1.将精神障碍按照“现象学”的方法进行分类(并不是按照机制分类,因为机制不明,而是采用类似于动植物的分类法),形成分类诊断手册,例如DSM、ICD、CCMD等等
2.选取分类诊断手册上的一个类别,采用RCT实验的范式来进行验证。
双盲实验实际上绕过了心智黑箱,采用简单粗暴的“试药+数学统计”方法来验证疗效,可以说是现代版的神农尝百草,是迄今为止最严格、成本最高的疗效验证方法。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传奇性的第二代抗抑郁药SSRIs对心理治疗产生了严重冲击,是CBT再次挺身而出,面对质疑,接受了世间最严格的RCT实验的验证,而且拿到了比SSRIs更漂亮的成绩单,化解了第二次心理治疗危机。
受此影响,和我一起接受CBT培训的,接近70%都是精神科医师,相比心理学科班出身的治疗师,他们更擅长使用分类诊断手册,更擅长进行多轴诊断,更加遵从循证医学实践的路径,在这种严谨思维的参照下我获益匪浅。
但是我不满足,作为心理学人,我们的使命就是揭示心智黑箱,一方面我们始终对此抱有强烈的好奇心,一方面我们也对每年每月号称自己破解了心智黑箱的人心怀警惕。
CBT的理论中,也是提出了数个心智黑箱的机制模型,我们以学科力量要验证它很难,但如何迈出这一步?
第二种方法,也是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反孤证
孤证不为定说。其无反证者姑存之,得有续证则渐信之,遇有力之反证则弃之。——梁启超
小时候读书时,就知道考据学里面有“孤证不立”的原则,因为历史中传讹甚多,如果仅凭一个证据就断定史实存在,难免贻笑大方。而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我也经常和学生说,不要因为自己在朋友圈或者科普文章里面看到一篇最新文章,就立刻将其用于指导自己临床实践,一篇论文不等于学界共识,要让结论再飞一会儿。
而后在我参与的校园辩论赛中,最基本的战术之一就是列举多学科、多角度、跨时代的数据和例证,把有限的证据火力全部集中于双方的争议痛点上,直接把对方的论证连带士气一起打崩盘。
同时我也认为,反孤证最难的一点就是面对自己头脑中的孤证,别人采用孤证来支持自己论点时,我们一般还会持警惕态度;而基于自身的一点经验和体会冒出来的观点,我们会像母亲看自己生出来的娃一样,越看越顺眼,越看越有信心,这也是人类最常见的的理性缺陷之一。查理•芒格把迷信自己手中工具的人称为“锤子人”:当我们手中握有一把锤子的时候,看什么东西都像钉子。
那么,查理•芒格的工具箱里有多少种工具?根据他的自述,作为投资人,他在做出一个带有风险性的决策时,他会利用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数学、工程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重要学科里面最重要的100种思维模型,然后将其聚焦在一个具体问题上,他把这个称为“多元思维模型”(格栅理论)
多个学科、不同来源、不同时代,100种思维模型,这显然夸张到让人头皮发麻,常人一辈子的学习能力也只能学好一门学科而已,不过好就好在,心理学是一个极其庞大的学科,不同的分支学科之间也可以把证据和思维方式聚焦在“心智黑箱”上,帮助我们反孤证。
1.脑科学:脑科学是我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它是心理学中最接近自然科学的一个门类,属于精准科学。
2.进化论:几百年来,进化论在西方遭受到了宗教和保守力量的地毯式轰炸,它仍然能够依赖证据在血与火中屹立不倒。
3.认知心理学:斯坦诺维奇也是采用“反孤证”的思维方法,发现许多认知心理学家总是能发现一种“一分为二”的心智模型,从而提出了“三重心智”模型。
4.传统智慧:佛学之贪嗔痴戒定慧,轮回和涅槃;道家之无为;阳明心学的知行合一;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以及苏格拉底之死;柏拉图的洞穴之喻——这些传统文化的模型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历久弥新。
以上这些心智模型单独列出来,总不能让人满意,但如果考究其共性,看看这些智慧头脑在哪一点上不谋而合,总能提升我们的信心吧。各个智慧头脑犹如盲人摸象,虽然摸到的各有区别,但手触大象时的温度、皮肤质感总是相同的吧?
那么,把这些观点聚焦在心智黑箱上,是否有不谋而合?以我的学习结果来说是有的,并且将其运用在临床实践中,不止有效,还充满了乐趣,篇幅所限,无法尽述。
所以每当我被别人介绍为“专门研究阳明心学”或者“一根筋地热爱CBT”,我都会略有尴尬,一方面是因为所学甚浅,一方面是因为思想和技术仅仅只是我手中解决临床问题诸多工具或者证据中的一种,我还没有到全身心遵从某种思想和信仰的地步,也绝不会崇拜自己手中的工具。
如果说还一根筋地认同什么,那可能是苏格拉底在雅典街头击败所有讨论者后说的一句话:“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也正因为承认了自己无知,自己在智慧上的局限,所以才要反孤证,才要像盲人一样去一点一点地触摸大象。
当然补充一句,以上说的信心只是Confidence,不是Faith,也不是Belief,我对于工具方面的谨慎,并不影响我可以和一位陌生人聊几句,就能比较轻易地信任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