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叫你挑食,差评!

中午下馆子吃饭,买单时店家竟然拿出了一张调查表,请食客对饭菜质量打分评价,好中差三档随便填,填了还可以得到一份小礼物。

抓起笔,刚要开写,忽然一激灵,想起了邯郸涉县的前车之鉴——绝对不能给差评,即使饭菜确实价高质差。万一这是饭店的“套路”,万一涉县公安来个“跨省拿人”,岂不比窦娥还冤。

原来,有些食是不能挑的,即使你的嘴巴确实很刁,也必须忍得住;有些槽是不能吐的,即使你已经恶心得想呕,也必须咽回去。

“现实”很可怕,历史却值得借鉴。

遇事吐个槽,给个差评,古往今来都有之。古代没有报纸广播电视,也没有互联网论坛微信,是如何收集民意,又是如何面对差评的呢?

汉武帝晚年在传位问题上大伤脑筋,不但逼迫太子刘据自杀,还牵连甚广。汉武帝偏爱少子刘弗陵,即后来继位的汉昭帝。大家都知道他欲立刘弗陵为太子,但汉武帝却把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赐死了。一天,武帝问左右:外间有何议论?左右回答说:外人说,既然立刘弗陵为太子,何故还要杀了他的母亲呢?武帝笑着说:那群愚人懂什么。历代国家变乱,多因主少母壮,你们难道没听说过吕后的故事吗?

西汉时,刺史巡行郡国,每到一地,必先去官立学校,就当局施政得失等问题让学生填写问卷,然后以“招待所”为临时办公地点,通过调阅计簿文档、分头察访寻问等途径了解情况。汉成帝时,朱博任冀州刺史,负责10个郡国的巡视。朱博上任没多久,就在巡视途中被四五百个群众包围在某县“招待所”里,纷纷表达对当地官员的意见。

这种方式为以后历朝所继承。唐宋时期的中央使臣、监察官员在巡行考察地方吏治时,都很注意搜集群众意见,有人将之概括为“欲考吏治,莫若询诸民言”。

换作涉县,何必如此麻烦,这些“意见”都可做“谣言”处理,抓一批关一批,所有“意见”都会噤若寒蝉。

【读史】叫你挑食,差评!_第1张图片

群众的评价,有时能够决定官员的任免,因群众“差评”而丢官者,为数不少。北魏的郦道元,撰写了著名的《水经注》,但他在任东荆州刺史时,“威猛为治”,当地民众指责其苛刻严酷,被就地免职。

汉成帝时,薛宣管辖的高陵县令杨湛和栎阳县令谢游都是极其贪婪狡猾之人,薛宣封“吏民条言”给杨湛,给他施加压力,让他自动辞职;薛宣又发公函给谢游,开门见山地说“告栎阳令:吏民言令治行烦苛”,意思是群众对你这个栎阳县令很不满意,反映你施政无方,法令繁琐苛刻。于是,谢游的乌纱帽也丢了。

明朝初期,朱元璋在要求“户户有此一本”的《大诰》中提出:凡各地“耆宿老人、遍处乡村市井士君子人等”,都可以对本省各级地方官吏的施政行为与绩效进行测评,自己一定根据民众评议,表扬好的,降免差的,惩办有罪的。

永平府乐亭县主簿汪铎和县府工房书吏张进等,借劳役“设计害民”,索取贿赂。当地父老赵罕辰等44人以《大诰》为据,结团赴京。汪铎得知,快马加鞭,赶了40里路程追上大家,再三求情。由此可见,当时地方官吏对民众“差评”有多害怕。

也许在涉县眼里,“差评”哪有那么可怕,一报警,二拘留,三通报,完事。

最绝的还是唐朝的崔涯。他生性放荡,喜欢流连于花街柳巷,被时人称作“青楼达人”。平日聚会时,经常对点评各青楼,而众人都拿他的评价当回事。如此一来,就有了左右青楼人气的能力:他喜欢的,给出一番好评,人气立马飙升;反之,随口给个差评,生意即刻萧条。

之后,他借机生财,四处与老鸨谈判收取“宣传费”,各家青楼都乐得花钱买他的“好评”。这可能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差评师”了。

如果生在涉县,崔涯之流,早就进监狱吃“牢饭”去了。

你看,不挑食,不吐槽,做一个安安静静的涉县吃瓜群众,多好啊!

你看,读史君辛辛苦苦码出这篇文字,你却给个“差评”,良心呢?

【读史】叫你挑食,差评!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史】叫你挑食,差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