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给本世纪以来的中国足球评选一位“先知”,那范志毅肯定是不二之选。
范志毅参与和见证了迄今以来,中国足球最后一次还能让我们激情澎湃的岁月,大致就是从2001年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出线,到2002年首次踏上世界杯决赛阶段的球场(虽然0胜3负净输9球),再到2004年主场举行的亚洲杯决赛中遗憾地负于日本……虽然那个年代球迷对中国足球也是一副恨铁不成钢的面孔,但看了现在的水准再回望将近20年前,真想跟那时的国脚说一句“错怪你们了”。
范志毅退役之后最著名的言论,无疑就是2013年那一番“中国足球脸都不要了”的言论。当年6月15日,国足在一场主场举行的友谊赛中以1-5惨败于以非主力青年球员为主组成的泰国队。泰国队?当年我们烂归烂了,把哪支东南亚球队放在眼里了?
范大将军于是就怒了:“再下去要输越南了,泰国队输完输越南再输缅甸,接着没人输了。”
将近6年过去了,我们各年龄段的国家队突然扎堆集中实践起“脸都不要了”的预言来。
3月21日,成年国家队在中国杯上0-1输给泰国。
3月26日,国奥队在奥运会预选赛第一阶段小组赛2-2逼平马来西亚,85分钟才将将逼平的。
3月27日,U18男足B队在越南足协举办的U19邀请赛上0-1输给越南。
接下来,真的只有邀请缅甸男足来一较高下了。
去年世界杯期间,代表东亚足球最高水平的日本队和韩国队,虽然在决赛阶段的表现并非毫无亮点,但在其国内也收到了各种严厉的批评。
站在我们的角度看日韩球迷,中国球迷大概会生出“你们怎么生在福中不知福”的感慨。但其实,这其中涉及到东亚文化和价值中对于“耻”和“罪”的观念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足球当然需要道歉和反思,而且这些并非仅局限于球员和教练。
中国足球同样需要批评和监督,而且这些并非仅局限于球迷和媒体。
在此之前,不妨看看虽然已经走在了我们前头,但在他们国人面前仍需要不断道歉和反思的日韩足球。
撰文/Rayingfish
(本文首发腾讯体育,2018年7月3日)
距离首度跻身世界杯八强的历史性突破,日本队就差没守住最后30分钟的反扑。面对红得发紫的比利时队,2-3的比分虽然可以算得是“站着死”了。比起几天前与波兰队比赛最后10分钟的消极倒脚,日本民众舆论对于这次“虽败犹荣”的反应,理解和宽容占了上风。
但“虽败犹荣”并非任何时候都能获得如此积极的回应,反例就看他们刚回国的亚洲邻居。虽然毫不意外地在小组赛结束就打道回府,但韩国队毕竟在末轮从孤注一掷的卫冕冠军德国队身上偷得一场胜利。原以为能让本国球迷夸耀许久,孰料在机场的“致歉仪式”上,队内身价最高的孙兴慜就不幸“中蛋”——从围观人群中飞来的臭鸡蛋,砸得欧巴一脸懵逼。
国内舆论也没轻饶了韩国队。世界杯期间,虽然韩国总统文在寅赴俄罗斯亲自督战,但愤怒的球迷们还是通过网络,把请愿的呼声传递给青瓦台总统府。今年最集中的呼声主要分两股——一股认为强制球员服兵役伤害了韩国足球的未来,应重新考虑;一股则呼吁解散韩国足协,解散国家队,并号称手握46页的腐败调查报告作为“实锤”。如此看来,砸向孙兴慜的那颗臭鸡蛋,也只是此前积蓄的诸多不满找到了发泄的口子。
当我们对于中国队长年低位徘徊的现实早已逆来顺受,日韩球迷的苛责初看起来甚至有些矫情。但细细推敲这背后共通的价值传统和社会现实,你还会觉得亚洲邻居们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吗?
或者换一个问法,在与国际足球先进水平存在客观差距,战绩可能遭遇长期瓶颈的情况下,为何舆论并不为球队的道歉买账,而舆论的批评又时常适得其反呢?
什么样的“真诚道歉”才能让球迷放下手中的鸡蛋?
不论你对于日韩两国的个人观感如何,但凡和普通日本、韩国民众私底下打过交道,很难不感叹他们真是“太”讲礼貌了。一个很鲜明的表现是,略显局促的道歉似乎永远不离口,哪怕他(她)们并非真的做错了什么。“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呢”、“做得不好请您多包涵”,诸如此类的。
这和简明直接、崇尚理性的西式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东方人初去欧美时很多都喜欢把“sorry”挂在嘴边,甚至有些抹不开面但必须拒绝的场合,也是道歉个没完。这不免让英语母语者一脸懵逼,因为“sorry”通常是涉及到实质性的错误才说,而我们居然变成了不分具体语境的句首发语词。
其实4年前从巴西世界杯铩羽而归的韩国队,其道歉阵容比这一届还要强大。那一届韩国队小组赛1平2负,最终排名第27位。时任主帅洪明甫回国后宣布辞职,而韩国足协主席郑梦奎、代表团团长许丁茂都亲临现场,90度鞠躬。许丁茂可是数度执掌国家队教鞭,在南非带队闯入16强的功勋教练,道起歉来也是泣不成声,主动揽责,并也宣布引咎辞职。
然而4年过去了,但韩国球迷发现道歉的还是同样的场景、同样的说辞,只是换了一波替罪羊之时,内心的郁闷全然汇聚到手中的鸡蛋之上。况且世界杯期间,韩国队主帅申台龙diss球迷“不爱看球的人却总爱批评教练”,从此又结下了梁子。况且,去年韩国足协爆出的严重贪腐问题所引发的怒火尚未散去。现任韩国足协主席是郑梦奎,他的堂哥叫郑梦准,韩国足球和政商各界的权势人物,这其中涉及的裙带关系不言自明。
孙兴慜可能是被“误伤”,但民众对于韩国足球整体虽有道歉,但无反思这一现象的不满,却像那鸡蛋一样是实打实的。
但是当道歉已经变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文化现象,球迷们就不免怀疑其背后的诚意到底几何。举个例子,去年日本队在U23亚锦赛预选赛上“爆冷”输给中国,主帅内山笃在比赛结束后第一件事就是道歉。但是日本球迷和舆论并不买账,因为正是这位主帅赛前抛出了“让两岁照样赢你们”的狂妄言论(日本派出的是U20国家队),不仅激怒了对手,也让日本媒体难堪。他赛后的道歉,也被认定是给自己个台阶下的权宜之计,毫无诚意。
此番西野朗的道歉也并未被批评者接受。权且不对倒脚事件做道德评判,但至少日本队主帅并不认为此举有违民族精神和体育道德,而他最终松口并道歉,说辞也是“做了让你们不喜欢的事情”,并未实质反思其一生悬命时的无奈之选。其实万事皆可道歉的场景经历多了,不难发现道歉其实并不意味着认错和反思。虽然日本队昨天惜败后球员的道歉让人动容,但多数时候,一些道歉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是被暂时不错的成绩掩盖过去了。
在鲁斯·本尼迪克特描写日本民族性格的经典著作《菊花与刀》中,提出了这样一个概念——日本人具备“耻意识”,但是缺乏“罪意识”。这意味着,经常道歉并不代表他们真心认罪。这里不就历史问题具体展开了,但撇开偏见细细反思,儒家文化辐射下的整个东亚地区,或多或少都遗留了这样一些弊病。
什么样的“舆论监督”才不让球员反驳难道你更懂球?
日本队参加世界杯的历史其实并不长(1998年首次入围决赛圈),而从那时起一直到2011年亚洲杯夺冠,可算是日本足球的中兴期——3届亚洲杯冠军,4次参加世界杯2次跻身16强,旅外球员人数也成倍增加。但是最近七、八年日本队的战绩有些平庸,2015年亚洲杯被挡在四强门外,2014年喊着夺冠的口号奔赴巴西,却1平2负小组垫底,更是成了笑柄。
日本队目前FIFA排名只有第61位,仅比历史最低排名高了一位,而1998年最高时他们曾跻身前十。说现在是日本足球20多年来的“至暗时刻”并不夸张,而这场1/8决赛的表现,不啻为一剂强心针。
远的不说,至少2014年兵败巴西之后,日本国内舆论对于球队毫不留情的批评,有不少在4年后的俄罗斯看到了效果。举个有趣的例子,2006年、2014年日本队两次折戟小组赛,带队的分别是巴西人济科和意大利人扎切罗尼,而两位大牌外教出局后的反思出奇相似——因为第一战意外落败(分别是1-3输给澳大利亚,1-2输给科特迪瓦,都是日本人原计划一定要拿下的比赛),所以后序的战略战术来不及调整,导致出局。特别是日本足协2010年换掉冈田武史,迷信外教,一气儿先后请了意大利、墨西哥和波黑的“洋和尚”后,却只给出这种交代后,国内舆论当然是一片倒戈。日本足球界的批评人士毫不留情,频繁在学谁、请谁的问题上大费周折,导致“日本足球又一个四年被浪费掉了!”
其实彼时冈田武史致力于打造更顺应世界潮流的全攻全守打法,拥抱所谓“美丽足球”的趋势,已经初有成效。奈何其后几年日本足协迷恋外教,而频繁的换帅又影响了理想风格的延续性。毕竟冈田教练两度接手日本队教鞭所做的贡献有目共睹,而外教除了口号并未带来实质性的东西。这些,都是那几年国内舆论大肆抨击日本队的点。
于是,在世界杯几个月前换上崇尚进攻的本土教头(当然,那消极的10分钟不算在内),然后拼尽全力拿下诅咒般的第一场(事实证明也只赢了这一场),而且在攻击力最盛的比利时队面前敢抢敢攻。虽然0-1和2-3都是输,但固守是守不出2个进球的。
如此看来,在消极倒脚后摆出“足球之耻”论调,在2-3惜败后又转而疯狂打call的同一帮日本球迷,其实本质上是可爱的。起码4年前有的放矢的批评在球队身上日渐看到了改变,更重要的是,让批评停留在批评而非攻击的层面,才更有效。
遗憾的是,此番韩国舆论对于球队的批评,有许多已然超出了批评本质的范畴,令人遗憾。譬如在与墨西哥队比赛中送给对方点球的张贤秀,非但承受了网络上诸多“判他死刑”的恶劣言语,甚至在维基百科上的介绍也被人恶搞地改成了“申台龙的干儿子”。门将赵贤佑因为“略施粉黛”而成为焦点,这讨论一下也无伤大雅,但是连他发在社交媒体上的女儿照片也成了球迷恶言攻击的对象,逼得他一气之下关掉评论。至于在青瓦台官网请愿的诸多帖子,不但涉及死刑、鞭刑、驱逐等令人瞠目的字眼,甚至直接有号召对瑞典宣战的——处理不好造成外交危机都不奇怪。
键盘党哪里都有,但是在装模作样地引用“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这样的名句时,是否也该思考下什么样的批评,更易直达批评的要义和本质?
然而,批评有时也会“误伤”
有趣的是,2002年可以算是中、日、韩三国足球都值最鼎盛之时,所以那一代的足球名宿看着不争气的后辈们,更有种恨铁不成钢之感。在韩国国内说球比较多的安贞焕,多数时候还是在为年轻人说话的,顺带把瑞典队、裁判以及消极倒脚的日本队批判了一番。
不管是巧合还是真有因果联系,有时候名宿的批评还真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今年3月,巴西裔日本名宿塞尔吉奥·越后就痛批“国家队20年毫无进步,主帅和足协主席都该辞职”。结果当时的主帅哈利霍季奇真的在4月初闪电下课,换上了本土主帅西野朗。
当然我们最熟悉的“名宿之怒”,还得说范志毅当年那段“脸都不要了”的疯狂diss。当时效力于河南建业队,并在1-5惨败泰国二队那场比赛出任队长的赵鹏,不幸被那段批评“误伤”。虽然范志毅之后也澄清自己是对事不对人,但此后赵鹏的职业生涯的确经历了断崖式下滑,2018年年初帮助家乡的合肥桂冠队升入了中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