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江城》

我看《江城》_第1张图片

《江城》 美国,彼得海斯勒 著  李雪顺 译 

彼得在四川涪陵支教的中国名字:何伟。亲切大众,朗朗上口。

这本书是只有29岁,梦想当作家的何伟的一次写作尝试,书中从何伟的角度看涪陵,看中国,感觉熟悉又陌生。

在中国,作为涪陵师专的英语老师,负责专业是外国文学。

课余时间,何老师像一个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那样,老往外跑,这里去那里去。涪陵市区的转悠,小乡间的旅行,暑假期间,还去了革命根据地延安,还有妹妹实习地新疆等等。

和大伙们交朋友、聊天。对所处环境的一切抱有好奇心,津津有味的参与,观察我们未曾留意早已忽视的景象。

文中写出了很多我们不为在意的但又被何伟一语道破的习惯,心理等等,看的过程颇为矛盾,像被揭穿了什么,这已超越了是与不是的界限。

印象最深是大坝这一章节,和长城的描述,客观的平静的写出自己的看法,却让我感到涩味。

景色描述的,仿历历在目,人性的刻画很到位,简单数句话中就可以窥见人物性格。

这被简单定义为只是一本随笔,何伟在四川涪陵两年间的点滴记录。这本随笔中处处可见何伟的经历感想,对人对事的自我诠释。

全书445页,凝聚了两年间对涪陵的感情,一口气读完还是有点吃力,但阅读越精神,冷不丁就会出现从一些思想上的撞击。我们习以为常的,在他眼中是难以理解,最还还是被他巧妙的化解过去。

刚开始面对国人的叫嚣和嘲笑,坚持做好自己,坚持走自己的路。两年过去,他和涪陵人相互融洽,面对其他人的挑衅,涪陵人都站在他这边。过年过节,都被邀请到当地人做客,度过这些传统节日。

他还会和教自己汉语的老师争论中美两国的民主问题,争论鸦片战争问题,虽然都不欢而散,但尊重彼此的坚持己见。

在茶馆看报,和来来往往对他好奇的人们聊天。

也遇到过渴望能跟他去美国的发廊小姐的纠缠,学校官员对他的政治限制等等。

从开始选择来中国,选择涪陵这个地方教书,立志当作家的他有自己的坚持,坚持了解中国,了解当地的人和事,并记录在心,出成书,和大家分享他心中的涪陵。他做到了。

一个书评中写道:对想当作家的何伟来说,涪陵是一个宝藏。这是乌江边的一个被遗忘的水码头,将要在2003年三峡水坝蓄水后被部分淹没,这个城市有独特的山城文化,街头遍布棒棒军,但又正在受着现代化的潮流的影响。

这样的人生际遇,或许就是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并没有那么特别。但是罕有人能够像何伟一样,把那时代中的你我忠实记录下来,不单单是个人命运的起伏,还包括1990年代的街道、农田、山川、江水,作为一个整体记录下来。

尊重此书的态度是:不偏见、不挑剔、不带有自我成长意味地读下去。

对何老师,真想说句:不容易。在如此环境中,身体出现种种问题,坚持观察,融入,写作,学习。

坚持是最好的力量,做好自己,坚持下去,更是难上加难。

心怀目标,坚持下去,做好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看《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