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飞大师与越窑青瓷的不解之缘
越窑青瓷 兴衰历程
千年以前,东山脚下的曹娥江边,夜夜灯火通明,上虞先民创烧越窑青瓷,不仅使上虞成为了世界青瓷的发源地,还一度占据了中国制瓷业的统领地位。
因釉色青翠迷人,越窑青瓷赢得了“类冰似玉”和“千峰翠色”的美誉。一个个古窑址,一爿爿青瓷碎片,更是传递着从东汉到北宋“瓷之源”的辉煌和骄傲
然而,南宋以后,由于燃料短缺等原因,烧制了一千年的越窑青瓷逐渐衰落,并最终失传。但越窑这项制瓷技术逐渐扩散至江苏宜兴、陕西耀州、浙江龙泉直到全国各地,并衍生出丰富多彩的新瓷种
陈鹏飞大师 与青瓷的不解之缘
陈鹏飞生在浙江上虞,长在曹娥江边。17岁那年,他进入上虞陶瓷厂当学徒,从此与越窑青瓷结下了不解之缘。在这里,他接触了青瓷生产几乎所有的工艺,从瓷土的粉碎、过筛到釉料的配制,从制坯、上釉到装窑、烧窑,甚至质检、包装,都十分熟练。正是这段经历,养成了他不怕苦、不怕失败的性格,建立了他与青瓷的深厚感情,成就了他特有的艺术品格。
青瓷恢复路上的 重重挑战
如何使失传千年的青瓷制造工艺重见天日,恢复失传已久的越窑青瓷?最大的难题就是青瓷表面釉色。越窑青瓷的釉色深沉,釉彩晶莹鲜润,幽静含蓄,有玻璃的质感。
然而,自东汉中晚期诞生的越窑青瓷,到北宋晚期逐渐衰落,已彻底退出历史舞台800余年,除了几块碎片,古人并没有为后人留下配方,至今也没有现成的配方可借鉴。青瓷工艺已经失传,要想恢复千年翠色,谈何容易?
越窑青瓷的胎质厚而灰。由于当时就地原料中铁和钛的含量都较高,在还原气氛中烧制而成,所以胎呈不同程度的灰色,釉呈青绿色。但是坯料中硅含量较高,铝含量较低。如果要适合烧成温度,防止器身变形,就非得加厚坯体不可。由于胎较厚,一般厚度在7-10毫米左右,因此,透明度就差。胎体致密,吸水率一般在0.5%以下,敲之铿锵有声。
越窑青瓷釉面的呈色,除铁钛含量的多少以外,与烧成温度和火焰气氛有直接的关系。典型的越窑青瓷,是以透明而青翠的釉层,附着在淡灰色的瓷胎上,最终显示出“千峰翠色”的风采。
陈鹏飞大师付出的努力
为了精准把握釉色配方,为了寻找特殊成分的泥土,陈鹏飞跑遍了虞山舜水,到青瓷发源地考察,风餐露宿,鞋子磨破了一双又一双,终于找到了古人烧制的同类高岭土——这可是越窑青瓷特殊釉色的“DNA”,并且不是一拿了之,还要经过特殊工艺的处理。为了重现越窑青瓷的最高境界,陈鹏飞又带领越窑青瓷研究所的工程技术人员,马不停蹄地奔赴全国各地博物馆,查阅众多的历史资料,请专家指点。
每每考察古窑址,陈鹏飞总是小心翼翼,且行且珍惜,而拾得珍贵的青瓷碎片回家,他总是如获至宝。凭借着40余年陶瓷工艺的积累,他总会花尽可能多的时间对碎片进行物理、化学定性分析,测定胎土的组成成分、釉色成分和烧制的温度,并一次次地通过实验验证。秘色越窑,在沉寂了千年之后,终于被重新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越窑青瓷恢复的意义
类冰似玉的越窑青瓷,一经陈鹏飞还原,便迅速引起了世人的瞩目。“烧制了一千年,消逝了一千年,直到当代才重放光彩。”叶宏明先生和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李刚先生等越窑青瓷研究权威人士,都作出了“这才是真正的越窑青瓷”的高度评价。
陈鹏飞说,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将越窑青瓷文化挖掘出来,拯救上虞“越窑青瓷”品牌,不让这门璀璨工艺因失传而遗憾。
早些时候,中央电视台策划拍摄有关越窑青瓷的片子,结果到了预选的拍摄地,摄制组发现那里的青瓷工艺并不是很到位,随后,通过多种渠道,摄制组终于在三雄陶瓷公司才完成了越窑青瓷的拍摄工作。陈鹏飞说,这件事也给他提了醒,有必要对这一历史文化瑰宝进行保护和宣传。“我们有个打算,要将上虞青瓷申请为‘越窑青瓷’原产地保护。有了这个保护,才是有责任的传承,就算留给子孙,我们也有了一个交代。”说这话时,陈鹏飞的眼睛里散发出希望的光芒。
陈鹏飞复活的越窑青瓷作品,不仅在全国陶瓷产品评比会上被评为“优胜产品”,而且在多次世界博览会上引起轰动。陈鹏飞除成功仿制各时期代表作外,还仿制出部分国宝级作品。
如三国时期的青瓷盘口壶、西晋时期的青瓷堆雕罐《谷仓》、五代时的青瓷《鸳鸯水注》等等,还为南京博物院复制了馆藏一级文物青瓷《吉祥纹扁瓶》、南通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越瓷《皮囊壶》、上虞博物馆馆藏一级文物越瓷《虎枕》等十余种稀世珍品。仿晋辟邪和仿东晋羊形烛台,还被编入大型画册《中国陶瓷·越窑篇》。形成了从东汉到北宋的青瓷系列,品种之多,质量之高,时间跨度之大,稳居全国仿古瓷之冠。产品除供应全国各地的博物馆、文物商店和有关文化部门外,还深受国内外陶瓷爱好者的青睐。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人慕名而来,指定要陈鹏飞的越窑青瓷。
青瓷的保护与发展
越窑青瓷的传承中兴之路并不平坦,仿制出了这样高水平的产品,初期投放市场后却没有获得市场足够的认同。“投入的费用一天天在增加,但效益却是微乎其微。”陈鹏飞感叹道,如果单靠越窑青瓷这一项,公司哪怕是养几个人也是有困难的,更别提规模化生产了,因此,为复活“国宝”,他每年都会将公司赚来的钱大把大把地扔到“青瓷”仿制上。“尽管是亏本生意,但我认为值得。毕竟,恢复越窑青瓷是我们的历史责任,也是我们回报家乡的最好选择。同时,我相信只要追求极致,只要追求创新,我们一定能够走出一条‘双赢’的路子。”他这样对自己说,也这样统一班子的思想。
越窑青瓷这样的“国宝”,仅仅“复活”是不够的。我们复活国宝的同时,不能遗忘了创造和重塑,让传承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说到底,这不仅仅是“复活”,更是“再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贵在于人心和生活中开枝散叶、传承不息。陈鹏飞正在努力挖掘越窑青瓷的商业价值,通过市场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性传承。他说:“如果我们不担起这份历史责任,越窑青瓷传统工艺就会失传。而越窑青瓷烧制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越窑青瓷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必须传承与创新同步,将青瓷文化发扬光大。”
基于“双赢”的思路,陈鹏飞将越窑青瓷的工艺做了前无古人的工艺延伸,复兴了越窑青瓷文化产业。
陈鹏飞带领三雄陶瓷的精英科研团队,在传承越窑青瓷艺术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实践,首创高端艺术瓷“传薪窑”系列品种。
记者惊奇地发现,在灯光下,看似普通的“传薪窑”系列产品,釉色类冰似玉,造型端庄持重,花纹宛若天工,再现了越窑青瓷博大精深的艺术灵魂和文化内涵。“传薪窑”作品的问世,深得国内多位陶瓷专家、陶瓷设计大师的赞同,被国内学术界和收藏界普遍认可,不愧为越瓷文化中新诞生的极富生命力的新品种,成为朋友之间交流和企业馈赠客商的上乘佳品。陈鹏飞信心满满地说,“传薪窑”不仅传承了越窑青瓷博大精深的艺术灵魂和文化内涵,还将为艺术品走进千家万户开创一条崭新的思路,这一思路,便是陈鹏飞大师提出的“艺术陶瓷生活化”理念。
沿着“艺术陶瓷生活化”的思路,陈鹏飞大师还提出了“陶瓷+”理念,三雄陶瓷开始了一系列成熟的延伸艺术产品,如越窑青瓷礼品、个性化餐具、定制性家装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限量版艺术品”。所谓“限量版艺术品”,就是经国内外知名书画家授权,把书画名家的得意之作限量复制到陶瓷艺术品上。这一模式,打破了艺术家过去作坊式的个人创作模式,实现了书画艺术与陶瓷艺术的完美结合。“限量版艺术品”推出以来,受到了艺术爱好者的强烈关注和艺术市场的热情追捧。
在陈鹏飞大师的作品陈列室和三雄陶瓷的产品展厅里,存放着从东汉到北宋各个历史时期的越窑青瓷代表作仿制品、传薪窑作品、丹青瓷作品和外观精美的工艺酒瓶精品。越窑青瓷各个时期釉色均是不同,仿制品均达到“形似、质似和色似”,品种达上百余种。有东汉的扁钟、三国的羊尊、两晋的蛙于、南北朝的狮形烛台、唐朝的龙柄鸡首壶、五代时的鼎式炉和宋代的香薰等等,无论釉色、形态、瓷质,古风犹存,几可乱真,再现了越窑青瓷的辉煌。
具有永恒艺术魅力的青瓷,散发着不竭的诱惑力和商业凝聚力。如果说,巨大的比较经济优势和曼妙的文化艺术内涵是古代丝绸之路不竭的生命力所在的话,那么,而今陈鹏飞正携越窑青瓷现代化的品牌——传薪窑和丹青瓷,走在通往世界各地的新丝绸之路上。陈鹏飞那一脸的从容、自信和淡定,恰如越窑青瓷的釉色沉静、雅致和厚重。
陈鹏飞越窑青瓷作品欣赏
陈鹏飞作品:复制《天鹅莲花笔洗》
陈鹏飞作品:复制《秘色瓷八棱瓶》
陈鹏飞作品:《秘色瓷双耳牡丹瓶》
陈鹏飞作品:《秘色瓷双耳凤瓶》
陈鹏飞作品:《秘色瓷刻花执壶》
陈鹏飞作品:复制唐代越窑龙纹罂
陈鹏飞作品:越窑青瓷-羊尊
U.S. Asian Cultural Acade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