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心理咨询师斯科特·派克讲述了一小段他的亲身经历:
说来可笑,我到37岁才学会修理日用物品,此前不管是修水管、电灯,还是根据说明书组装玩具或组合家具,我都一窍不通。尽管我读完医学院,并成家立业,在心理治疗和行政管理方面小有成就,但一碰到机械方面的事,就笨手笨脚,活像个愚蠢的傻瓜。
我自卑地相信自己缺乏某种基因,天生就不是解决机械问题的料。
37岁快要结束的那年春天,一个星期天,我在户外散步,看见邻居正在修理除草机。我同他打过招呼,羡慕地说:“哦,你真是能干啊!我从来就不会修理这种玩意儿。”他马上回答:“你只不过没有花时间去尝试罢了。”
我继续散步,内心越来越不平静,他这句简单而意味深长的话,给了我很大的震撼。我扪心自问:“他说的可能是对的。伙计,也许你真的没那么差劲儿,是吗?”我铭记他的话,并提醒自己:以后有机会一定要花时间检验一下。
不久我就有了机会。一位女患者的汽车刹车踏板被什么东西卡住了,没法踩下去。她告诉我,仪表板下面有个刹车开关,不过她不知道开关的确切位置,也不知道是什么形状。我自告奋勇地帮她解决这个问题。
我躺在方向盘下面的车底板上,提醒自己尽量放松。我深深地吐出一口气,然后耐心地观察了好几分钟。我看不懂眼前那成堆的电线、管子和杠杆,它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集中注意力,追踪与刹车有关的机件,逐渐弄懂了刹车的运作过程。最终,我找到了症结——那个使刹车无法移动的小开关。
我又做了细致研究,发现把手指向上一扳,刹车就可以自由活动。于是我就这么做了:指尖轻轻一拨,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我异常振奋:嘿,我真是一流的机械师啊!
我的专业与机械无关。我既没有机械专业知识,也不愿解决机械问题。大多数情况下,我宁愿求助于修理工,替我解决这些问题。我现在知道,这完全是我自己的选择,而不是基因有什么缺陷。我相信,除非存在智力障碍,不然只要花时间学习,就没什么问题解决不了。
类似的经历,我也有过。
有一年冬天,我网购了一张贵州产的取暖桌(就是四面可以通电取暖,桌面正中可以煮火锅的那种)。桌子送到家时,下方的玻璃面板已经碎了,桌身跌坐在箱子里,线路暴露在外,满是玻璃渣。
我要求换货,商家爽快地答应了。唯一的问题是:因为上下面板都是玻璃的,新换的货在运输途中仍然有打碎的风险。
于是,我要求维修,但商家说:在贵州之外,暂时还没有上门维修服务。
我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貌似只能继续和商家吵架了。
但也不知是从哪儿来的勇气,我突然问对方:更换面板复杂吗?要不你们把所需配件都寄过来,我自己试试看能不能修好?
刚问完这两句话,我就听到无数个声音在耳朵里喊:什么?开什么玩笑?拜托!你是个文科女生好不好?这事儿你能做得了?!
即使没有人给我泼凉水,在配件送达之前,我也已经在心里把自己质疑了千万遍。
但我这个新上岗的维修工,就这样硬着头皮开工了。
我清理玻璃渣,用螺丝刀拆开取暖桌的底部,一个一个取下破损的配件并记住顺序。
内部的线路很复杂,有八条取暖线路和一条烹饪线路。我耐心地研究各条线路,看它们怎么一头连着加热元件,一头连着桌面边沿的四组操作按键,如何穿过方管状的金属配件,又如何汇总在脚部的两个电源开关。
当我都弄懂了并记录在案后,就着手把各条线路归位,把新面板装上去,再按心里模拟好的顺序,把那一堆拆下来的配件慢慢还原。每当发现哪几件装错了,就拆开来,再重新研究一下顺序。
以前从没使用过的内六角扳手,几个晚上的时间,竟然被我耍熟了。就这样,取暖桌恢复了出厂的原貌。
激动人心的时刻来了。我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试了每一组按键,发现:
都管用!而且方向都没错!
我要承认,那一刻的激动和兴奋,远远超过了考上大学的时候。因为考上大学是一件我预计能够做到的事,而修好这张取暖桌却是我过去想也不会想、想也不敢想的事。
虽然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是一件大好事,虽然并不主张人人都去学做维修工,但是,维修这张桌子于我而言,却有重要的意义:
当别人说我做不到某件事的时候,当我暗示自己做不到某件事的时候,我不会立即相信了。我会笑着说:要不,先试试看?
这张桌子已经陪伴我度过了三个冬天。它提醒着我:面对任何事,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的领域,要鼓起勇气,要静下心来去面对,要花时间去尝试。否则,你怎么知道自己不行呢?
要真的费心费力地试过了,你再说自己缺什么“基因”也不迟吧!
你有没有勇气突破自我的边界?
在书里,斯科特·派克用案例、故事和自己的亲身经历,不断向读者发问:
你也曾像斯科特那样,给自己设限吗?给自己下断语,说“我做不到”吗?
你也曾突破自己的局限,在从未涉足的领域尝试过吗?成功过吗?
正如他所说:
“故步自封、逃避挑战,也是人性的基本特征之一。”
接触新事物,踏入新领域,不仅让人兴奋和激动,也会让人迟疑和胆怯。
我们依恋已知、熟悉、安全的环境,它使我们感到舒适。但它也会限制我们,让我们停留在原地。
年龄越大,越难以摆脱久已熟悉的事物,越难以突破久已熟知的领域。
我们就会永远停驻在二十多岁时划定的领地,从此不敢越雷池半步。
我们就会用自己给自己的断语,去抵触新事物、新领域,去捆住自己的手脚、罩住自己的头脑。
我们就永远不会知道:原来还有那么丰富的一个自我,隐藏在我们体内。
那么,我们所见所知的世界不是太小了吗?我们所拥有的生命体验不是太少了吗?
心理学上有个“舒适区”理论,舒适区外是“学习区”,学习区外是“恐慌区”。
一个人永远待在“舒适区”,虽然会感到舒服、放松、稳定、有掌控感,但却是画地为牢。
当我们不断尝试和挑战,在“学习区”用力,就会一点一点往外突破:把更多的“学习区”变成“舒适区”,把更多的“恐慌区”变成“学习区”。自我也就这样慢慢放大了。
回想一下,离开学校之后,你还尝试过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吗?还尝试过学习一门新的技艺吗?
新的一年,你计划在你的领域里有什么新进展吗?你计划踏入什么新领域吗?你计划做什么以前从未做过的事吗?
是打开某一类从未看过的书?是学习某一种从没接触过的乐器?是尝试某项过去不敢尝试的运动?或者,仅仅是学做一道新菜?去某个一直想去的地方?……
我们可以各自保密,可以暗自努力。
推荐阅读:
走“少有人走的路”,哪怕荆棘密布
走“少有人走的路”,拨开爱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