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圣母庙曾被改水母庙,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是褒是贬您咋看
武则天是地道的女中俊杰,她从一个普通女人,步步为营奋斗成皇后、天后,还是不甘心,最终直接登基称帝。
武则天一生所为,有残忍杀戮,也创造了大唐盛景,她死后,给自己留下一块意味深长的“无字碑”,意思是她的功过让后人来评价。
那么,在民间,后人对武则天的评价是褒还是贬呢?还真有答案!
在武则天出生的地方,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北徐村,她的家乡人为她建造了一座庙,名叫圣母庙,其中发生的一件趣事,似乎回应了武则天无字碑。
武则天称帝后,改国号为”周“,从而成为中国历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惟一一位正统女皇帝。
由于武则天是在14岁时被唐太宗李世民,以”才人“的身份召入宫中成为嫔妃的。
李世民病重期间,武则天却与后来的唐高宗李治走到一起,藕断丝连不说,后来还名正言顺地成为了李治的皇后。
身为李世民的儿子,李治的做法有些大逆不道。
但武则天却借着李治这个帝王的臂膀,一步一步地实现了她人生中的梦想——称后称帝。
武则天由于和李世民这段情感经历,让朝中一些人认为,武则天”不贞不洁“,甚至是有”乱伦“之嫌疑。
加上武则天受封”天后“,却仍然残杀李唐宗亲,改国号”唐“为”周“,是明显的篡夺皇权的行为。
因此,武则天登基前后,遭到了不少宗亲势力和朝廷重臣的强烈反对。
公元624年,武则天出生的山西吕梁市文水县北徐村,西傍吕梁山,东靠文峪河,是一处山清水秀的好地方。
武则天去世后,唐朝天宝7年,有人在武则天家乡的南徐村北建起了一座专门供奉武则天的寺庙——”则天庙“。
”源易缘“注意到,山西文水县的则天庙,是全国惟一一座女皇庙宇,因此又被称为”则天圣母庙“。
1996年,国务院还将此处名胜古迹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则天庙,流传有几个较为有趣的故事。
一是则天庙的选址
相传,当年有人提议为武则天建庙后,人们对庙宇建在哪里,大家都拿不定主意。
有人认为,南徐村东南的泌水源头,风水不错,应该建在此处。
但顶柱刚树起后,一天晚上,一阵狂风便将柱梁刮倒。
第二天,人们惊恐之余,看到风将这些木材,全刮到了南徐村的西北方。
这时,还过来一位白发老人,口中念着:“神皇一朝天,修庙该占乾。”
人们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选择的位置不对。武则天是女皇帝,应该占西北乾位,而原来的位置是村的西南方。
二、庙中塑行走的真龙
文水则天庙是唐代的古建筑,风格也多是唐代风貌。
但“源易缘”在这里却看到了一处相较其他寺庙的特别之处:在供奉武则天的神像正殿中,武则天彩塑像头戴金色凤冠,身穿云纹霞帔,怀抱如意,端坐龛中……
精美的斗拱神龛上方,却雕塑有一条犹如行走的小龙。
小龙的形状头小颈细,却昂首举步向前,回头顾后,造形生动优美。
为何要在此塑造一条在地上行走的小型真龙呢?
据导游介绍,这条小龙正是武则天以女人身份称为帝王的典型象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易经》中,八卦之首乾卦,代表为天,为父,为皇帝;而坤卦代表为地,为母,为皇后。
武则天既是真龙天子,又是个女性母亲的身份,属于坤地。因此,便在这里形象塑造了一条地上行走的小龙。
三、“圣母庙”曾改为“水母庙”
“历史上,则天圣母庙,曾被改为水母庙。一字之差,却意义不同。”
导游所说的易名轶事,大约发生在清朝初年。
在中国的汉字词语和民俗文化中,一般认为“圣母”指:一是有神通、有地位的女性;二是民间对一些女神仙的尊称;
而“水母”一词,有三层意思:一是水神的一种称呼;二是道教中的修炼术语;三是水中的海蜇一类的动物。
后人这样改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认为武则天的家乡有条泌河,千百年来浇灌了无数农田,造福一方。
由于,河水是从武氏深井中自流而成,人们称此井泉为“神福泉”。据此称武则天为“水母”有褒奖之意。
但更多观点认为,自武则天称帝,特别宋朝以后,历史上反对和谩骂武则天的人较多,官方将庙宇,由“圣母”改为“水母”,多有贬责之意。
读过此文,您有何看法或感受呢?欢迎留言互动。
参考资料:《中国通史》、《山西文物旅游》、《吕梁文物旅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