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记

最近刚把《红楼梦》上册看完,写的真好,其故事性不必多说,已成经典,文笔又这么好,真是舍不得看完,还好只是上册,不觉得小确幸了一下呢。

只不过几个异样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

班姑,即班昭,东汉史学家班固之妹,博学,曾参与编写《汉书》;蔡女,即蔡文姬,东汉文学家蔡邕之女,博学多才,精通音律,班姑、蔡女这里代指才女。

已致满纸潘安、子建、西子、文君。

潘安,即潘安仁,晋代文人,著名美男子;子建,即曹植;西子,即西施;文君,即卓文君,新寡后私奔司马相如,结为夫妇。在这里代指才子佳人。

在这里记录一下古代的才子佳人,说不定日后能够用到呢~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曹雪芹对金陵十二钗正册之首——黛玉的评价,对于黛玉,我想和《平凡的世界》当中的田晓霞在后面相类比一下,这里暂且略过。

贾政看时,认得是宝玉的奶母之子,名唤李贵.因向他道:“你们成日家跟他上学,他到底念了些什么书!倒念了些流言混话在肚子里,学了些精致的淘气.等我闲一闲,先揭了你的皮,再和那不长进的东西算帐!” 吓得李贵忙双膝跪下,摘了帽子,碰头有声,连连答应“是”,又回说:“哥儿已经念到第三本《诗经》,什么‘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说的满座哄堂大笑起来。贾政也撑不住笑了。

这里的呦呦鹿鸣二句,本是《诗经·小雅·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故众人大笑。而我想到的是之前济南轰趴馆1号馆的名字-悠悠鹿鸣,这还是一个文艺小姐姐帮忙起的名字呢,就是不知道这个悠悠鹿鸣是出自诗经呢还是出自红楼呢?

听到大小姐-元春晋升为凤藻宫尚书,加封贤德妃的消息后,贾母等听了方心神安定,不免又都洋洋喜气盈腮。喜气盈腮,咋这么通俗易懂呢,记下了,记下了。

“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

二人正说着,只见湘云走来,笑道:“爱哥哥,林姐姐,你们天天一处顽,我好容易来了,也不理我一理。”林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上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着你闹‘幺爱三四五’了。”宝玉笑道:“你学惯了她,明日连你还咬起来呢。”史湘云道:“她再不放过人一点儿,专挑人的不好。你自己便比是人好,也犯不着见一个打趣一个。我指出一个人来,你敢挑她,我就伏你。”黛玉忙问是谁?湘云道:“你敢挑宝姐姐的短处,就算你是好的。我算不如你,她怎么不及你呢?”林黛玉听了冷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她,我哪里敢挑她呢?”宝玉不等说完,忙用话岔开。湘云笑道:“这一辈子我自然比不上你,我只保佑着明儿,得一个咬舌的林姐夫,时时刻刻你可听爱厄去,阿弥陀佛,那才现在我眼里。”笑的众人不了,湘云忙回身跑了。

ps:这里的“她”在文中全是“他”,这里为了方便理解,所以替换,写红楼的时候还没有女字旁的她呢
湘云一登场就这么喜感,其活泼、真性情的性格特点,在这里便开了个头。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

目下不过这两人(湘云、黛玉),尚未应酬妥协,将来意欲为何?想到其间,也无庸分辨回答,自己转身回房来。林黛玉见他去了,便知他回思无趣,赌气去了,一言也不曾发,不禁自己越发添了气,便说道:“这一去,一辈子也别来,也别说话。”
宝玉不理,回房只躺在床上。袭人深知原委,不敢就说,只得以他事来解释,因说道:“今儿看了戏,又勾出几天戏来。宝姑娘一定要还席的。” 宝玉冷笑道:“他还不还,管谁什么相干。” 袭人见这话不是往日的口吻,因又笑道:“这是怎么说?好好的大正月里,娘儿们姊妹们都喜喜欢欢的,你又怎么这个行景了?” 宝玉冷笑道:“他们娘儿们姊妹们欢喜不欢喜,也与我无干。” 袭人冷笑道:“他们既随和,你也随和,岂不大家彼此有趣。” 宝玉道:“什么事‘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这里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是宝玉因湘云而惹黛玉生气后说的。宝玉原为他二人,怕生隙恼,方在中间调和,不想并未调和成功,反已落了两处的贬谤。不觉心疼宝玉。

金钏一把拉住宝玉,消消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彩云一把推开金钏,笑道:“人家正心里不自在,你还奚落他。趁这会子喜欢,快进去罢。” 宝玉只得挨进门去。

宝玉还有爱吃姑娘嘴上胭脂的习惯呢~

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镴枪头。ps:银样镴枪头,形容虚有其表。

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亦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黛玉听曲,听的都是好文章,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不觉感同身受,记得上次嫂子赠了一张《西厢记》的票,就觉得《西厢记》的文字太美,记得回来之后,我又把西厢记的原文翻了一遍呢~ 和这次一样,看完《红楼梦》后把原著翻一遍~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出自描写黛玉葬花的《葬花吟》,太长就只摘了后面三句。

黛玉耳内听了这话,眼内见了这形景,心内不觉灰了大半,也不觉滴下泪来,低头不语.宝玉见他这般形景,遂又说道:"我也知道我如今不好了,但只凭着怎么不好,万不敢在妹妹跟前有错处. 便有一二分错处,你倒是或教导我,戒我下次,或骂我两句, 打我两下, 我都不灰心.谁知你总不理我,叫我摸不着头脑,少魂失魄,不知怎么样才好. 就便死了,也是个屈死鬼,任凭高僧高道忏悔也不能超生,还得你申明了缘故,我才得托生呢!"

这里黛玉生气的原因是:

却说那林黛玉听见贾政叫了宝玉去了,一日不回来,心中也替他忧虑。至晚饭后,闻得宝玉来了,心里要找他问问是怎么样了,一步步行来。见宝钗进宝玉的园内去了,自己也随后走了来。刚到了沁芳桥,只见各色水禽尽都在池中浴水,也认不出名色来,但见一个个文彩熌灼,好看异常,因而站住,看了一回。再往怡红院来,门已关了,黛玉即便叩门。谁知晴雯和碧痕二人正拌了嘴,没好气,忽见宝钗来了,那晴雯正把气移在宝钗身上,偷着在院内抱怨说:“有事没事跑了来坐着,叫我们三更半夜的不得睡觉!”忽听又有人叫门,晴雯越发动了气,也并不问是谁,便说道:“都睡下了,明儿再来罢!”
黛玉素知丫头们的性情,他们彼此玩耍惯了,恐怕院内的丫头没听见是他的声音,只当别的丫头们了,所以不开门;因而又高声说道:“是我,还不开门么?”晴雯偏偏还没听见,便使性子说道:“凭你是谁,二爷吩咐的,一概不许放进人来呢!”黛玉听了这话,不觉气怔在门外。

前面问黛玉生气原因是出自二十八回,后面黛玉被丫鬟拒之门外是出自二十六回,明明是宝玉丫鬟的锅,害得宝玉背了这么久,心疼宝玉。觉得宝玉问自己错处时说的那一番话听有趣的,就记录下了。

此刻忽见宝玉笑问道:“宝姐姐,我瞧瞧你的红麝串子?”可巧宝钗左腕上笼着一串,见宝玉问他,少不得褪了下来。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褪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偏生长在他身上。”正是恨没福得摸,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看宝钗形容,只见脸若银盆,眼似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比林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不觉就呆了,宝钗褪了串子来递与他也忘了接。
宝钗见他怔了,自己倒不好意思的,丢下串子,回身才要走。只见林黛玉蹬着门槛子,嘴里咬着手帕子笑呢。宝钗道:“你又禁不得风吹,怎么又站在那风口里?”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口里说着,将手里的帕子一甩,向宝玉脸上甩来。宝玉不防,正打在眼上,嗳哟了一声。

看某个东西入了神的经历想必都有过吧,这里的“呆雁”一典着实有趣!

原来那宝玉自幼生成有一种下流痴病,况从幼时和黛玉耳鬓厮磨……远亲近友之家所见的那些闺英闱秀,皆未有稍及林黛玉者,所以早存了一段心事,只不好说出来,故每每或喜或怒,变尽法子暗中试探。那林黛玉偏生也是个有些痴病的,也每每假情试探。因你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我也将真心真意瞒了起来,只用假意,如此两假相逢,终有一真。其间琐琐碎碎,难保不有口角之争。

这里我想起了《大话西游》里片尾的一个片段。

至尊宝:看来我不应该来!
紫霞仙子:现在才知道太晚了!
至尊宝:留下点回忆行不行?
紫霞仙子:我不要回忆!要的话留下你的人!
至尊宝:那样只是得到我的肉体,并不能得到我的灵魂。我已经有爱人了,我们不会有结果的。你让我走吧!
紫霞仙子:好!我让你走可以,不过临走前你要亲我一下!
旁观者:亲她!亲她!
至尊宝:我怎么说也是个西洋武士,你叫我亲我就亲,那我的形象不是全毁了!
紫霞仙子:你说谎!你不敢亲我因为你还喜欢我。我告诉你,如果这次你拒绝我的话,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至尊宝:后悔我也不会亲!只能怪相逢恨晚,造物弄人!
一阵风吹过,至尊宝吻了紫霞仙子,
至尊宝:(嘶!),我这辈子都不会离开你,我爱你!
两人拥抱。。。。
一会儿,
紫霞仙子:那个人好奇怪!
至尊宝:是啊,他好像一条狗啊!

上面这段剧情也算是电影中非常经典的片段了。每次看到这里,我都会感叹,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其实上面的剧情在《大话西游》中上演了两次,第一次是没有“一阵风吹过,至尊宝吻了紫霞仙子”之后的剧情,第二次是齐天大圣决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之后,将魂魄置于至尊宝体内,上前吻了紫霞仙子。这两幕剧情的大致不同,然意境大致相同,不妨重温《大话西游》,其中意境不言自会。

因又撑不住哭道:“ 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哪里去呢?” 林黛玉道:“我回家去。” 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 林黛玉道:“我死了呢?” 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

事实也是如此,黛玉先宝玉而去,而宝玉最终也做了和尚!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林黛玉听了,怔了半天,方说道:“我有什么不放心的?我不明白这话,你倒说说,怎么是放心不放心?” 宝玉叹了一口气,问道:“你果不明白我这话?难道我素日在你身上的心都用错了?连你的意思若体贴不着,就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林黛玉道:“果然我不明白放不放心的话。”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心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缘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听着这话,如轰雷掣电,细细想之,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竟有万句言语,满心要说,只是半个字也不能吐,却愣愣地望着他。黛玉只咳了一声,两眼不觉滚下泪来,回头便要走。宝玉忙上前拉住,说道“好妹妹,且略站住,我说一句话再走。”林黛玉一面拭泪,一面将手推开,说道“有什么好说的,你的话我早知道了!”

黛玉本想调情,不想宝玉当真了,解释的也很到位,这狗粮有点香~

近来我为这事日夜悬心,又不好说与人,惟有灯知道罢了。

这也算是难言之隐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吧

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他竟能周全妥帖,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比黛玉尤甚。想到此间,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洒然泪下。

在这里拿平儿来影射黛玉的薄命,其实在红楼梦中真正影射黛玉的是晴雯,"晴为黛影,袭为钗副",看过自然会懂。

什么‘好话’!宋徽宗的鹰,赵子昂的马,都是好画。什么‘喜事’!状元痘儿灌的浆儿——又满是喜事。

宝玉笑道:“咱们明儿下一社又有了题目了,就咏水仙腊梅。” 黛玉听了,笑道:“罢,罢!我再不敢作诗了,作一回,罚一回,没的怪羞的。” 说着,便两手握起脸来。宝玉笑道:“何苦来!又奚落我作什么。我还不怕臊呢,你倒握起脸来了。”

又是调情的片段,这是宝玉在诗社比赛输了惩罚过后的片段,觉得有趣,便记录下了。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ps:意思是和你说的事情很多,只能一个一个的说。

因此时湘云之症已愈,天天过来瞧看,见宝玉明白了,便将他病中狂态形容了与他瞧,引的宝玉自己伏枕而笑。原来他起先那样竟是不知的,如今听人说还不信。

病中狂态事后不知的情况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这种经历,即便没有,醉后狂态事后不知的应该有很多人有这种经历吧。在这里记录下这个片段的是因为我也曾因事故失忆过,暂不详述。

一面说,一面咬牙切齿的,又说道:“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行迹,不如再化一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 一面说,一面又滚下泪来。

真心话的另一种表达方式

在这里,写一下头条看到的一个段子,出版社对“读不下去”的书做了统计,《红楼梦》位居榜首,有人说红楼梦里面复杂的人物关系很难捋顺,费尽心思终于弄懂又把故事情节忘记了。《百年孤独》屈居第二,这两本书的人物关系复杂程度我就不提了,反正我是对照着人物关系图读的。
段友评论:红楼梦如果看不进去,可以手抄,我已抄到71回了。_
又一段友跟评:抄不下去可以一段一段这样来背。_

且说宝玉上学之后,怡红院中甚觉清净闲暇。袭人倒可做些活计,拿着针线要绣个槟榔包儿,想着如今宝玉有了工课,丫头们可也没有饥荒了。早要如此,晴雯何至弄到没有结果?兔死狐悲,不觉滴下泪来。忽又想到自己终身本不是宝玉的正配,原是偏房。宝玉的为人,却还拿得住,只怕娶了一个利害的,自己便是尤二姐香菱的后身。素来看着贾母王夫人光景及凤姐儿往往露出话来,自然是黛玉无疑了。那黛玉就是个多心人。想到此际,脸红心热,拿着针不知戳到那里去了,便把活计放下,走到黛玉处去探探他的口气。

看到这里,和我之前看的一本分析红楼的书中分析平儿的情节有些相似。

平儿原是凤姐的四个陪嫁丫头之一,后来被贾琏“收”了。据凤姐对尤二姐说:“拿着我们平儿说起,我还劝着二爷收她呢。”(第六十八回)而据兴儿背后的评论:“这平姑娘原是她自幼儿的丫头。陪过来一共四个,死的死,嫁的嫁,只剩下这个心爱的,收在房里。一则显她的贤良,二则又栓爷的心。”(第六十五回)兴儿还转述平儿曾对凤姐这么说过:“又不是我自己寻来的!你逼着我,我不愿意,又说我反了。”(同上)把这些话,结合贾琏好色贪淫的一贯表现来看,完全可以想见:贾琏对于近在身边的四个陪嫁丫头,一定早就虎视眈眈。但厉害的凤姐,当然不能允许他全都占有了,却又不能不允许他占有一个。因为,每一个公子,至少有一个“屋里人”(即“通房丫头”),这是当时贵族家庭制度所保证的。在这个制度面前,做妻子的,如果根本不许丈夫有任何“通房丫头”,那是要背上“妒妇”“不贤”的恶名,古训相传在“七出”之条,后来虽已不至单单因此一条而被“出”,但总是很难听,很不好做人的。凤姐既然必须允许贾琏有一个“屋里人”,与其让他在别的丫头中去挑,不如由自己在自己陪嫁的四个丫头中替他挑一个,这就是兴儿所谓“栓爷的心”。可以想见,贾琏自然是求之不得,哪里还用凤姐来劝?凤姐事后说是她“劝着二爷”的,无非显得处于她的主动,博取十足的“贤良”之名罢了。平儿当时并不愿意,是凤姐说她“反了”,才逼着她接受的。一句“反了”,透露出女奴隶的悲惨地位:在女主人同意之下,接受男主人的性的占有,是天经地义,不接受是大逆不道的行为。

最近刚把下册看完,也许大多数红迷都和张爱玲一样读到后四十回觉得“语言乏味,面目可憎” ,所以张爱玲发出人生有三恨的喟叹:一恨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看之前以为是高鹗续的红楼梦,看完发现是郭敬明续的。结尾处还算是有些亮点,其余平平。

在读红楼的时候,也追了一些剧,比如《平凡的世界》、《权力的游戏》,前面我说过,对黛玉的描写让我想起了晓霞(平凡的世界),其实像晓霞这样的人物形象,在红楼中也是不可能存在的,身上全是优点,红楼中人物还是非常饱满的,也不会像晓霞这样完美人物的存在。不过对于平凡的世界,我听说有两个版本,一个是田晓霞没死的,一个是现在的,其实谁都不希望如此优秀人物的死去,但不完美也算是一种完美吧。也有人说路遥实在编布下去了,就把晓霞写死了,我就笑笑,不说话。

还有权力的游戏,不像金庸的小说,没有真正的正,也没有真正的邪,再正的人也有邪的一面,再邪的人也有正的一面。它对于人性的描写简直让人瞠目结舌却又似曾相识,剧中每一个角色都非常的饱满,看着看着,在那份遥远的火光里,便突然看到了自己,到底要怎样的头脑才能写出这样一本书?其中也会有很多很黄很暴力的场面,"千万不要在办公室看这剧,因为你永远不知道那些女人在什么时候会突然掏出奶子。。。。" 还有当看到权游中某些暴力的场面的时候,就会想到隐藏自己ID的暗网,将人性的阴暗面展现的淋漓尽致,暗网里面都不能上传12岁以下儿童的相关内容,在权游里面,对人性的描绘,从不会错过什么! 只能说超出预期,如此简单的四个字已胜过一切溢美之辞。(ps:权游的段子:丹妮莉丝夜半投宿,老妪:”门外是谁?”丹妮莉丝:”风暴降生丹妮莉丝,不焚者,弥林的女王,安达尔人,洛伊拿人和先民的女王,七国统治者暨全境守护者,大草海的卡丽熙,奴隶解放者,豌豆射手,卡奥终结者,龙之母!”老妪:”我这住不下这么多人!”)

权力的游戏烂尾了,不过听说都是编剧把原著给毁了,其实编剧改原著当中的情节是非常普遍的,我刚看的这三部剧都有改动,但其余两部的改动并没有影响原著的表达。就拿红楼来说,结尾处改动较大,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结局,但其实对于原著的表达影响不大。

其实受权游影响,我们来重新分析一个人物——晴雯

晴雯漂亮、手巧、心直口快,但她性情暴烈、恃宠而骄。我们知道她有缺点,但这似乎并不影响我们对她的喜欢。为什么?因为实际上,我们喜欢的晴雯,是被高光打亮了的部分。从哪儿来的高光?从宝玉。

我们是和宝玉一起观看这个人物的。倘若换一个视角,比如换成角门上的婆子,看一个小丫头成日里大呼小叫、骂骂咧咧,比主子还难伺候;换成王夫人,看自己儿子房里的丫头“水蛇腰,削肩膀”,一副极度张狂的样子——我们又会怎么想?

晴雯被陷害、被冤枉了,这引起我们的同情。但我们同情的来源,依然是宝玉的长歌当哭,是宝玉本人对晴雯饱含深情的认知。如果让我们完全用自己的生命经验来观察,把晴雯放在职场、家庭、朋友闺蜜的圈子里去看,那种娇奢傲慢、掐尖要强、永远不让人的个性,我们真的会喜欢吗?

古人讲君子要避瓜田李下之嫌,而晴雯显然缺乏这种意识。撕扇子,对宝玉和晴雯来说真的是欢乐,但这欢乐触碰了多少禁忌,冒犯了多少人,引起了多少猜疑。

面对嫌疑,王夫人的态度是彻底杜绝。不管晴雯究竟是否勾引了宝玉,妖精一般的东西,就要赶快退送。晴雯被逐,婆子们都念阿弥陀佛,说是“今日天睁了眼”。可见晴雯的悲剧,也因她自己行为不当,惹了嫌疑,触了众怒,积了怨气,这才导致周围各方势利共同绞杀。

晴雯的悲剧,在今天依然每天都在发生。很多职场新人、“公主病”患者,身上都有她的影子。这是一种非常典型也非常普遍的人格特质。

权游中这种例子很多,再正的人也有邪的一面,再邪的人也有正的一面,关键是你从谁的角度来看待,他这样做有他这样做的理由,但是从另一个人的角度来看,他错了,就是如此,生活又何尝不是。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楼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