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分两种,一种是在生活中玩的,另一种是生活在其中的。这两个世界相互矛盾,而两位约翰就分别属于这不同的世界。

2000年4月的一个下午,达拉斯市中心,电子竞技职业联盟(CPL: Cyber-athlete Professional League)正在举办一届总奖金为十万美元的锦标赛。这个组织希望能成为电子游戏界的NBA,当然,比赛的项目不是篮球,而是一个计算机游戏:《雷神竞技场》(Quake III: Arena)。上千名玩家带着显示器和键盘鼠标赶到了这里,他们中近的来自佛罗里达,远的来自芬兰——由此可见他们是多么狂热。这成百上千台计算机在赫亚特宾馆的地下室里连成一片,大屏幕上显示着游戏画面:火箭弹在虚拟竞技场里划出一道道尾烟,咬着雪茄的战士、顶着花翎的赤膊女武士、浑身血污的莽汉,他们拿着火箭筒和离子枪互相追逐射击。目标很简单:杀敌最多的人胜出。接下来的七十二小时里,玩家们就在这虚拟世界中忘我地鏖战,直到筋疲力尽睡去,有的趴在计算机旁,而有的则头枕着比萨盒蜷缩在桌子下。一对夫妇还得意地带来了他们那开裆裤上印着雷神标记的小宝宝。另外两个年轻人则把后脑勺修剪成雷神环的模样,他们的女朋友还在大厅里挥舞着剃刀四处问人想不想也来个这样的发型。

作为暴力游戏的首都,达拉斯见惯了这种热闹场面。《毁灭战士》(Doom)和《雷神之锤》(Quake),是以第一人称视角来模拟现实世界里彩弹射击游戏的计算机程序。它们开创了一种被称为“主视角射击”的计算机游戏类型,它们在美国每年108亿美元消费额的电子娱乐业里属于最好卖的游戏。不光如此,它们还驱动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高,引领着计算机三维图像技术的发展,它们定义了什么是在线游戏和玩家社群,它们在社会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在一些国家,它们被禁止发行,在美国,它们被指责为煽动了1999年的科隆比纳(Columbine)中学校园枪击案。由此,它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非主流文化,一个高科技高风险的领域,一个让身怀技艺和抱负的年轻玩家们为之心驰神往的圣地。而在这个世界上,最成功的玩家无疑是《毁灭战士》和《雷神之锤》的创作者:约翰•卡马克(John Carmack)和约翰•罗梅洛(John Romero),或者叫——两位约翰,就像他们以前被称呼的那样。

作为年轻一代,卡马克和罗梅洛是“美国梦”的样板:他们是自我塑造的个体,他们用自己的热情点燃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一种文化现象,并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他们的经历使他们成为叛逆的偶像,他们既是计算机黑客,同时也名列《财富》杂志(Fortune)评选的500佳企业管理者;他们被誉为游戏界的列侬(Lennon)和麦卡特尼(McCartney),尽管他们更乐于被看做金属乐队(Metallica)。他们在少年时逃出他们各自破碎的家庭,制作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游戏,最终,也正是这些游戏,使他们分道扬镳。而在接下来的几分钟里,在作别多年之后,他们又要一起出现在玩家们的面前了。

卡马克和罗梅洛要跟玩家们谈论一下他们各自刚完成的作品:卡马克的《雷神竞技场》,这个游戏出自他合伙创建的id软件公司;罗梅洛的《大刀》(Daikatana),这个姗姗来迟的史诗巨著出自他新创建的离子风暴(Ion Storm)公司。这两个游戏也正暗示出他们两人截然相反的个性,暗示出那使他们在早期合作得亲密无间而又使他们现在各自为阵的不同性格——那仿佛烙在掌纹上的宿命。

29岁的卡马克是一个计算机程序员,一个清心寡欲并且乐善好施的隐士,一个在业余时间里建造高能火箭的工程师,比尔•盖茨(Bill Gates)心目中为数不多的天才之一。程序代码的优雅清晰是他的追求,也是他的游戏。32岁的罗梅洛是个自负的游戏设计师,他那坏孩子般的形象使他成为了游戏界的明星,为了实现他心中的狂野幻景,他甘冒任何风险,甚至不惜名望。卡马克在他们分手时有过一句简短的总结:“罗梅洛想建立一个帝国,而我只想写出优秀的程序。”

那一刻,当他们一起在这里现身时,玩家们的目光暂时离开了屏幕上的对抗,转向现实中这两个曾经拍档之间的对抗。外面的停车场里,卡马克和罗梅洛在他们最辉煌时一起买的两辆法拉利(Ferrari)紧挨着停在一起。卡马克快速穿过人群走了进来,他留着黄棕色的短发,戴着眼镜,T恤上印着个毛茸茸的大眼睛卡通。罗梅洛也挽着女友逛了进来,他的女友斯狄薇•凯丝(Stevie Case)既是一个敏锐的玩家,也曾上过《花花公子》(Playboy)的封面。罗梅洛穿着紧身的黑色牛仔夹克和搭配得体的衬衣,他那出了名的黑色长发垂至腰际。当这两位约翰在大厅里碰上时,他们礼节性地互相点了点头,然后走向各自的讲台。

好戏就要开场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