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纺织服装简史,学服装设计的娃儿可以动动手指保存!
中国纺织服装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本文对中国纺织服装史进行提炼简述,图文并茂,能清晰地看到时尚的变迁。
01
原始社会
山顶洞人骨针,缝制兽皮、钻孔饰品、并用赤铁矿粉涂染着色,反映出山顶洞人的某种审美情感。
距今1万年前,新石器时代,纺轮、踞织机(腰机),皮毛麻葛丝绸材料的丰富,使服饰形式发生了变化,功能也得到了改善。贯头衣、披风式服装成为新石器时代典型衣着,饰物也日趋繁复。
02
商周
是中国奴隶社会的兴盛时期,衣着的材料、式样、配饰有差异,区分等级。商代服装主要材料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步,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已有精细薄绸和提花几何纹。商代衣着通常为上衣下裳制。
上衣:商代交领窄袖短身,周代出现宽博式样。
下裳(cháng):以宽带束腰,腹前垂一兽头纹样的韦韠(蔽膝),下着裙裳,以襦裙为典型。
衣裳成为服装的通称。
商代服饰衣料用色厚重,除使用丹砂等矿物质颜料外,野生植物如槐花、栀子、蓝草、紫草等也作染料,为服饰材料和纹饰提供了空前的物质条件。
夏商时期初步建立冠服制度,到周代已完整完善,冠服制度即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顶管要冕弁有序,衣裳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最著名的为“十二章服” 。
03
春秋战国
五霸七雄等诸侯国各自为政,各方面的竞争促进了纺织材料、服装剪裁工艺和装饰艺术的升级,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服饰局面,发明了推陈出新的深衣服式。
以丝麻为原料的一般纺织生产,空前繁荣起来,织绣工艺也日渐进步,服饰材料品种名目繁多。花锦、冰纨、琦、缟、文绣,比普通绢帛的价格高出20多倍。
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把以前各自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却又保持一分为二的界线,上下不通缝、不通幅。交领直襟(直裾)或斜襟(曲裾)、宽身大袖,袖口衣缘用重锦边,衣面多为大花纹龙凤彩绣,也有几何纹小花锦,是服装史上备受推崇的深衣。
战国时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大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仅及膝,腰束带,褶裤和革靴。
04
秦汉
这一时期的衣料又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汉代。秦出服制大致本于战国,男女服都是交领、右衽、衣袖窄小,衣缘及腰带多为彩织装饰,花纹精细。
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此外还有绘花和印花织物、朱砂着色织物、超级细薄织物,纺织技术也达到很高的水平。由于商业发展,纺织品不仅用于穿戴,还用来装饰墙壁。西汉时期开辟的“丝绸之路”,把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下着紧口大裤。至东汉时,通裁的袍服渐成风气,后来转入制度化。
西汉女子深衣裁剪已不同于战国,曲裾式下裳部分面积加大,而且与领、袖、襟缘一同作斜幅缝纫。穿上身,静立时衣面悬垂自然贴体,走动时,裙裳部分膨大如伞,不束缚脚步。是当时妇女的一种时装,广为流行。
男子深衣最为典型的是外衣领口展宽至肩部,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后襟自膝弯以下作梯形挖缺,两侧襟成燕尾状,便于活动。
05
魏晋南北朝
战乱不息,社会动荡魏晋时期等级服饰有所变革;南北朝民族服饰大为交融。
由魏而晋,经济贫乏,礼制难行,人们就便处理衣着,褒衣博带成为世俗之尚。如南京西善桥出土砖刻竹林七贤的饰着。
由魏晋而南北朝,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形成大融合局面,传统深衣制长衣和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上穿褶,下缚袴。褶为上衣,圆领对襟,衣长不过膝,加沿,大袖或小袖;袴为满裆裤,有的在膝弯处用长带系扎)渐成主流,源出军中,服无定色,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上层统治者常加罩披风式外衣。
女子衣着较大变化是风格上的“上俭下丰”,原始于襦裙,至晋代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点。
另外,魏孝文帝推行华化政策,使秦汉以来冠服旧制得以赓续,推动了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
06
隋唐五代
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
隋唐朝廷参照前朝旧制,给个舆服制度,规定天子、百官的官府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男子官服圆领窄袖袍衫,衣长在膝下踝上,齐膝处设一道界线,称为“横襕”,腰系红鞓带(皮带),略存深衣旧迹。
无官阶的地主阶级、隐士、野老,则喜穿高领宽缘的直裰(家居常服,一般为斜领大袖、四周镶边的大袍),表示承袭儒者宽袍大袖的深衣古制。
普通百姓只能穿开衩到腰际的齐膝短衫和裤,不许用鲜明的颜色。
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又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隋统一后,上襦时兴小袖,贵族妇女内穿大袖衣,外面再披一件小袖衣,名披袄子(有衬的上衣),听任小袖下垂为美。唐代长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盛唐以后,贵族妇女衣着又转向阔大拖沓,衣袖竟大过4尺,长裙拖地4~5寸。
隋唐女子好打扮,会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当时还流行长巾子,是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在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
隋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这在妇女服装上有明显的反映。唐贞观至开元年间,十分流行胡服新装,着翻领小袖齐膝长袄或男式圆领衫,穿条纹间道锦小口裤,腰系金花装饰的细镂带。
隋唐社会中上层和殷实之家做衣服多用丝绸,并经多种工艺处理,如织造精美的彩锦、彩绫,刺绣,金银粉绘画,印染花纹等。平民百姓虽然也可用普通的素色丝绸,但麻布类织物仍然是他们的主要衣服材料。
07
宋辽夏金元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以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由于长期争战,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服饰的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政权建立后,重新制订了服制,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三式。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员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依然唐式。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用深色材料缘边,已存古风。
劳动人民的衣着变得更短,农民和渔夫因而始被称作“短衣汉子”。
宋代服制的兴废,多与时装的流行有关。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许多服饰在款式、色彩及图案上反映着宋人的崇尚。
女性之美,晚唐女服更宽大拖沓,宋代女装则一改唐风,讲求瘦长,新式的旋袄、胡服等成为时装。一般贵族和官僚妇女,衣着虽不及唐时华丽,却配色大胆,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红、蓝为主色的习惯,当时的衣帽材料始用缬帛(印花丝绸)、销金(加入金线编织的丝织品),花纹突破了唐代对称图案,生色折枝花尤为时尚。南宋末年,表明社会进步的时装,不断斗美夸丽。
宋时装大体有两类。一类为传统服装的继承和发展。以旋袄最有代表性,流行也最广泛。其款式与唐代齐膝短大衣式的胡服新装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领,镶一道花边叫“领抹”,多用捻金线彩绣四季翻新花样,谓之“一年景”,;二是对襟,无纽常敞(故又称不对襟),任其露出腰腹围(尚鹅黄色,称腰上黄);三是小袖,袖口及腕缩紧,不同于背子(背心)或半臂(半袖)。另一类,是对周邻少数民族服饰的吸收,以钓墩最有代表性。它是女子的裤袜,没有裤腰,两腿分离,与毡笠、弯头双色鞋及服装间色,都属当时契丹、女真风俗,士庶仿效,无法禁绝。
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习惯穿用钓墩。
元代长衣统称为袍,其样式在北方男女区别并不大,但材料精粗贵贱,却差别悬殊。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
08
明清
明清两代的服饰面貌有较大差异。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
上层社会的官服以朱为正色,样式近似唐代圆领服而尺寸宽大,盘领右衽,两侧各多出一块,称“襬”(摆);衣料多用纻丝或纱、罗、绢,但颜色、花纹有别。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cm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
明代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当时出现一种长身背心,状似士兵的罩甲,故名马甲,在青年妇女中尤为流行。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不得用大红、鸦青、黄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
清王朝取代朱明,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
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技术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炫耀财势的繁琐装饰重于艺术表现的特点。按规定,绫罗绸缎此时已不再是官僚富户的专用品。
清代一般男子服饰有所谓京样高领长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坎肩(背心),头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烟管,腰带上挂满刺绣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饰物,可算是时髦打扮,北京一带尤盛。很多地主、商人就如此装束。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或达1尺多,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多至十几道,有“七姐妹”、“十三太保”、“十八镶绲”诸名,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则“旗装”。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09
近代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
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其工艺由清末的烦琐趋至于简捷,镶、嵌、滚、荡都愈显艺术之美。
进入30年代,妇女装饰之风看盛,外国纺织衣料源源输入海口,催行起种种时装,如大衣、马甲、披风、西裙都在沿海成为时尚女装。这时上海男装西服在教师、学生、机关和洋行办事员的青年人群中已较为普遍,但从整体看,穿中装者还是居多,马褂不再盛行。
10
当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百废待举,人民致力国家建设,服饰崇向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
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80年代,中山装已失去主导地位,西装、喇叭裤、牛仔服、皮夹克、呢子大衣深受青年欢迎,面料以化纤、毛料为主。90年代,服装款式新颖,西服、休闲装、时尚服饰、牛仔服饰在市场上大量涌现。
如今,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全球资讯一体化大融合,通过影响力强、辐射面广的时装周等以时尚为主体的活动,服饰变得更具个性化,并注重舒适、自然、环保,种类丰富款式多样,休闲服、运动服、通勤装、家居服、制服,T恤、Polo衫、衬衫、牛仔外套、卫衣、风衣、西装、套头毛衣、开衫、皮夹克、马甲、呢大衣、羽绒服、连衣裙、半身裙、牛仔裤……纺织技术与多维度多方向的灵感、主题,纺织服装日渐成为形而向上的时代先导。
郑州服装制版培训,郑州制版培训,郑州打板培训,郑州打版培训,郑州服装制板培训,河南服装制版培训,河南制版培训,天美服装制版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