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催和逆袭同在,一生动荡起伏的朱祁镇

自古以来,皇帝的命运都是奇特而幸运的。说奇特,是因经历的跌宕起伏,能在残酷的皇位争夺中取得大宝,没有奇特的经历咋行;说幸运,是因至少投了个好胎,不然你努力几辈子也得不到那个机会。而在偌大一个明朝,把奇特和幸运结合在一起的,除了朱祁镇,舍他其谁。

1427年,朱祁镇降生了,可以说是十分的幸运。作为明宣宗的长子,即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果不其然,六个月大婴儿时,他就被立为皇太子,作为从小就开始培养的对象。正是因为机会的得来的太容易,因此小时候的他,可是十分调皮,没有好好珍惜增长知识和阅历的机会。

8岁时,父亲突然间就驾崩了,年幼的他不得已被推上帝位,年号正统。不得不说,这名字真够奇葩,太名副其实了。不过这次登基事件中还差点引起了一次波折,因为那时宫中传言将立襄王为君,好在当时的张太后英明果断,及时地决定了结果。不然还会引发什么样的结果真是不可知。

不过朱祁镇才8岁而已,相当于现在的小屁孩儿,哪会治理什么国家。因此国家政治等还是取决于升级为太皇太后的张氏手中,好在她不喜欢弄权,一直心系国家,并且还选拔了三名非常优秀的能臣,史称“三杨”的,辅助皇帝治理国家。不然堂堂大明,在一个小孩子手上运转开来,想想过程,就真是滑稽可笑。

于是,在张氏和三杨的联合治理下,朱祁镇的合理配合下,整个大明朝居然出现了一股欣欣向荣的姿态。这对于近几十年逐渐颓势的王朝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吉祥的信号。不过好景也不长,随着朱祁镇的渐渐长大,三杨逐渐老去,就连张太后不久都去世了。而朝政权利逐渐开始被一直受到宠信的太监王振把持。

随着这个历史上比较出名的太监上位后,整个皇朝又开始走向了下坡路了。这可真是可惜了之前的一番努力成果,时也命也。不过在朱祁镇初期掌权的时代里,身为热血青年的他,还是有一定功绩的,并非一事无成。

1438年,麓川发生叛乱,英宗果断派兵遣将镇压,三次征伐,最后终于平定了西南,而且为了边防的继续巩固和稳定,又制定了一系列正确又给力的措施。正是这次战争的胜利,增强了英宗的野心。

不久之后,瓦剌大军南下,进犯大明,作为天子守国门的北京开始面临威胁。这下,年轻气盛的朱祁镇内心开始雀跃起来,终于有大仗可以打了。作为马上皇帝朱元璋的后代,谁会没有一点儿雄心壮志呢。于是他不顾大臣的反对,在奸臣王振的怂恿下,决定御驾亲征,准备一战而全胜,一扫大明逐渐出现的颓势。

可是理想一向是丰满的,现实却很惨淡。根本不懂军事的他,在同样不懂还瞎指挥的王振撺掇下,打了一系列败仗。整个军事行动中,军令朝令夕改,连士兵行动间都是一头雾水,简直让人郁闷,打仗打成这样,简直可以上军事头条了。后来,朱祁镇又在昏庸的王振唆使下,退兵到他老家去,结果后面又是改变命令,耽搁了诸多时间。

最后传给北京朝廷的重大消息是英宗被瓦剌俘虏了。这件事儿,在当时的北京来说,不亚于一场现代的汶川大地震。几次商讨后,他们决定立朱祁镇的弟弟为帝,好解决国不可一日无主的尴尬。可怜的朱祁镇从此就被留下了瓦剌长达一年时间,这一年,他过得屈辱至极。身为一个皇帝,被弄成了俘虏和人质,简直太滑稽了。

一年后,瓦剌看朱祁镇实在没有利用价值,派人向明朝传信,愿意送还英宗。这下,可让北京当面的尴尬了,迎和不迎都是一件烦恼的事儿。最后,在各种力量运作之下,可怜的朱祁镇回来了。不过从此后的7年,一直受到他弟弟代宗的囚禁,境遇更加悲催,这让他更多地饱尝了人情冷暖。

1457年,代宗病重,可怜的朱祁镇,才在一些大臣的拼死突破下,走出了囚禁之所,重新坐上了帝位,改元天顺。这可是他人生中第二次走上皇帝宝座,也是在后半生最成功的一次逆袭。正是由于这之前的种种经历,朱祁镇在晚年的朝政治理中,开始出现了励精图治的迹象,皇朝为之一新。纵观他的一生,一生动荡起伏,悲催和逆袭同在,可谓是千古罕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悲催和逆袭同在,一生动荡起伏的朱祁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