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周易大全》二十四卷,明胡广等撰。《四库全书》本。
旧本题《周易传义大全》。此书系明永乐间所修《五经大全》中的第一种,由胡广、杨荣、金幼孜主编,参与修撰者又有叶时中等三十九人。其书大旨,宗主程颐、朱熹之学,兼取诸家易解而融贯为说。
朱彝尊《经义考》云:胡广等惟就董楷《周易传义附录》、董真卿《周易会通》、胡一桂《周易本义附录纂疏》、胡炳文《周易本义通释》四书杂为钞录,而隐去姓名,“于诸书外未寓目者至多”。
《四库全书总目》指出:“今勘验旧文,一一符合。彝尊所论,未可谓之苛求。然董楷、胡一桂、胡炳文笃守朱子,其说颇谨严;董真卿则以程、朱为主而博采诸家以翼之,其说颇为赅备。取材于四家之书,而刊除重复,勒为一编,虽不免守匮抱残,要其宗旨则尚可谓不失其正。且二百余年以此取士,一代之令甲在焉。录存其书,见有明儒者之经学,其初之不敢放轶者由于此,其后之不免固陋者亦由于此。
郑晓《今言》曰:‘洪武开科,《五经》皆主古《注疏》及宋儒。《易》,程、朱;《书》,蔡;《诗》,朱;《春秋左》、《公羊》、《穀梁》,程、胡、张;《礼记》,陈。后乃尽弃《注疏》,不知始于何时。或曰始于颁《五经大全》时,以为诸家说优者采入故耳。然古《注疏》终不可废也。’是当明盛时,识者已忧其弊矣。观于是编,未始非千古得失之林也。”
按:今存明永乐以来刻本《周易传义大全》多种(见《中国古籍善本书目》),书后多有《纲领》、《朱子图说》等附录,可资参考。
②《易经蒙引》十二卷,明蔡清撰。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刻本。
此书以发明朱熹《周易本义》之说为主,故其书凡《本义》之文均照录以与《周易》经传本文并列,惟于《本义》每条之首加一圆圈以示区别,盖尊之为“亚经”。然解说《易》旨,却未必一依《本义》,乃至多有与朱熹之说相异而自创新解者。
《四库全书总目》称其尊崇《本义》而“不肯委曲附和”,并云:“朱子不全从《程传》,而能发明《程传》者莫若朱子;清不全从《本义》,而能发明《本义》者莫若清。醇儒心得之学,所由与争门户者异欤!”
③《周易集注》十六卷,明来知德撰。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崔华刻本。
此书系来氏积二十九年之力而成,又称《来氏易注》,专取《系辞传》中“错综其数”以论易象,故于六十四卦每卦均列“错卦”、“综卦”,并广求诸象以为训解。其说虽或嫌繁碎,然独创可取之处亦多。
《四库全书总目》指出:“其论错,有四正错,有四隅错;论综,有四正综,有四隅综。有以正综隅,有以隅综正。其论象,有卦情之象,有卦画之象,有大象之象,有中爻之象,有错卦之象,有综卦之象,有爻变之象,有占中之象。其注皆先释象义、字义及错综义,然后训本卦本爻正意。皆由冥心力索,得其端倪,因而参互旁通,自成一说,当时推为绝学。
然上下经各十八卦,本之旧说;而所说中爻之象,亦即汉以来互体之法。特知德纵横推阐,专明斯义,较先儒为详尽耳。
其《自序》乃高自位置,至谓 ‘孔子没后而《易》亡,二千年有如长夜’。岂非伏处村塾,不尽睹遗文秘籍之传,不尽闻老师宿儒之论,师心自悟,偶有所得,遽夜郎自大哉?故百余年来,信其说者颇多,攻其说者亦不少。然易道渊深,包罗众义,随得一隙而入,皆能宛转关通,有所阐发,不必尽以支离繁碎斥也。”
④《周易禅解》十卷,明释智旭撰。清顺治间释通瑞刻本。
此书卷一至卷七解六十四卦,卷八、卷九解《系辞》以下诸传,卷十附《图说》八篇。《自序》称:其书“以禅入儒,务诱儒以知禅”。故通释《周易》经传,皆援禅理以为说,并名书曰《禅解》。
按:《四库全书总目》曾云,以佛理说《易》,始于宋人王宗传、杨简,“至于明季,其说大行,紫溪苏濬解《易》遂以《冥冥篇》为名,而《易》全入禅矣”(《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易类》论《杨氏易传》);
又云“明万历以后,动以心学说《易》,流别于此二人(引者按,指杨简及王宗传)”(同上论《童溪易传》)。
据此,智旭易学似远源于杨、王二人,为易家之别派。先师黄寿祺教授云:此书“援引禅理,间虽不免傅会,然亦颇有可取者”, “未可以其援禅入儒而悉非之”(《易学群书平议》)。
按:此书卷后有作者自撰《易解跋》称,初创于明崇祯十四年辛巳(1641),时游温陵(今福建泉州)之月台,因郭氏子问《易》义,遂举笔属稿,先成《系辞》以下五传,次成上经,而下经之解未及半乃搁置未果。
越三载有奇,于石城(今属江苏南京)又续完之,岁在乙酉,即清顺治二年(1645)。故此书之撰述,历明末至清初,而作者门弟子释通瑞之刊刻印行亦当在顺治间。
今《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定此书为“崇祯十四年刻本”,盖误以属稿之年为刻书之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