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野圭吾,抱歉让你躺枪了

以前别人问我做什么的,我一般就说通信行业,不太会说公司名字。为什么?因为如果对方追问,我说我是HW的,对方的回复一般是一个“噢”,而且会拖长尾音掩饰接不了话的尴尬,脸上写满了“我们进入下一个话题吧”的表情。

是的,即时那时我们公司就已经成长到了15万员工的大企业、一步步把竞争对手干下去直到成为行业第一。没有人听说过我们公司。因为我们的业务面向企业,与消费者无关。

而现在,我同样不愿回答。因为每当我说我是HW的时候,对方不是问我手机有没有折扣、就是问我屏碎了哪里换。

当然,最近也出现了更多的问法。比如问我平均年薪60万是不是真的?34岁以上的是不是要清理?另外就是表达对我司管理的佩服、表达我们是民族品牌的骄傲。

总之,突然间,似乎所有人都开始学习我们的管理理念、所有人都开始读任正非的讲话。几乎所有与管理、商业沾边的公众号,每三篇推文里至少有一篇是关于HW的。

我身在其中是感觉很有意思的,因为我并没感到什么变化。我们公司的管理不是这两年突然好起来的。但既然公司的管理一直都这么好,为什么以前几乎没有听人分析过呢?

所以并不是因为我们管理好了,大家开始分析学习我们的管理,于是越来越多人知道了我们。

而是我们这两年拓展了消费者端的业务,品牌知名度高了,于是越来越多人蹭我们的品牌热度,写一些分析的文章借机提升阅读量,所以阿猫阿狗都对我司有了不同角度的了解。

你可以看出来,一件事物即使本身很好,但其广为人知,与这个“好”并无多大关系。这背后有营销引导的逻辑、有菩提树下的逻辑。你如果不能识别出这背后的成因,是看不到真正智慧的。

今天好友June的一篇朋友圈启发了我写这篇随记。她认为人们可以喜欢东野圭吾,但最好不要由此炫耀自己喜欢推理小说。就算没读过阿婆、钱德勒、奎因,也好歹先看看松本清张、横沟正史他们再说。

因为同理,东野圭吾的火,与他本身的好并无多大关系(即使本身很好没错)。人们之所以知道东野圭吾,是有出版界资本运作和营销导向的结果。很难说有多少自我选择的结果。

运作人知道人们喜不喜欢推理小说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喜欢通过一个东野圭吾,来展现自己读推理小说。

至于科幻小说领域的刘慈欣,我就不多吐槽了。

喜欢东野圭吾或刘慈欣本身没问题。但如果没有积累该领域一定阅读量,其实是被运作人牵着鼻子走的。就像一个人如果没有任何管理基础(无论理论体系还是实战经验),就算读遍分析HW管理的公众号文章,那最终就是一瓶雪碧——气放光了就是半瓶子水。

由此又想起前阵子跟Steven、朵拉吃饭,讨论到罗振宇。我说我不听罗振宇,不是说他不好,是对我没价值。一个是因为他的话题性吸引靠的是逻辑谬误的巧妙应用。任何学习过基本逻辑学导论的人都能识别出这些谬误。(不过从营销导向的角度,非常值得学习)

但更重要的是,无论他说的多好,本质上是碎片化的信息。你听完会觉得收获满满,做事的时候发现好像没什么区别。因为雪碧的气放光了。

我始终坚信,任何新知识的学习和成长,一定是基于两个条件:全局体系的架构,和大量的实战积累。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你欣赏文学作品,就是要大量的阅读量积累;欣赏音乐作品就是要大量的听来积累。没有捷径。

希望你因为觉得东野圭吾好,由此去读更多的推理小说,形成自己的品位;希望你因为觉得卡农好听,由此去听更多的古典乐,形成自己的鉴赏水平。希望你喜欢一件事物,不是因为人们借光菩提树下的运作。

毕竟,你知道菩提树下会发生什么——

寸草不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东野圭吾,抱歉让你躺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