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专题系列读书笔记

缘起

不久以后就要到日本旅游。面对这个邻国,我的印象是熟悉又陌生、温和又残忍。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做一点功课,包括熟悉一下地理行政区划、日常用语、风俗禁忌等。当然,还有对这个国家历史、社会和国民特性的理解。所以我选了几本书来阅读。《古事记》被誉为日本第一部散文作品。《金阁寺》是日本近现代最杰出的文学作品之一。从文学作品入手可以体会一个民族的底层观念。《周末读完日本史》是理查德·泰姆斯为打算到日本旅游的人写的译本关于日本历史的册子,完整介绍了日本从古到今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历史。《菊与刀》则是总结日本社会结构和国民特性最成功的社会学著作,不可不读。

下面所录是读完这些书后一点简单的摘要和思索。

日本历史分段

这部分主要是对《古事记》和《周末读完日本史》的大压缩。

据考古发现,日本列岛在公元前8000年左右开始有文明的萌芽。

公元前660年,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登基。从此开始算是有史可考——历代天皇都有最起码的世系记录,有得还有民间传说,从神武天皇到推古天皇(628年)这段历史这些都编辑在《古事记》和《日本书记》中。

公元六世纪开始,中国文化传入日本,首先是佛教文化,然后是文字、儒家文化乃至各种政治制度和高雅艺术,最终在约645年开始大化改新。这段时期除了大化改新外,还有建都奈良、迁都京都、在朝鲜失势、藤原氏专权、平氏源氏相争等大事。

公元1192年,经过战争,幕府统治确立。源氏首领源赖朝封“征夷大将军”,在镰仓建都,揭开了长达7个世纪的幕府统治时期。此段时期武士开始崛起、蒙古入侵、天皇复辟、足利氏夺得将军之位、应仁之乱开始日本战国时代、基督教和西方文化传入、德川家族进行闭关锁国等大事。

幕府统治后期,由于政治腐败和黑船事件等,社会矛盾激化,最终在1868年幕府政权被推翻,天皇重新掌权,开始了明治维新日本踏入近代。这段不到一百年的时期里,日本通过向西方学习迅速强大起来,然而也渐渐滑向军国主义进而加入轴心国集团挑起二战,最终在1945年战败。

1945年以后,日本战后经济迅借助美国的军方订单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速恢复并且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但是90年代以后经济进入倒退,直至现在还没有缓过来。

日本社会特性

这部分主要是读完《菊与刀》以后的思考。

《菊与刀》十三章对日本社会和历史做了很优秀的介绍,然而我总觉得有点零散:从“交战中的日本人”描述战时日本人的特性开始,陆续介绍了人人严守社会规范、明治维新所建立的政治体制、报恩情节、报仇情节,继而介绍日本人的道德观念、自我要求、对儿童的教育以及最后的投降后日本人的表现。我觉得虽然作者很好的反映的日本人和日本社会,但缺乏主要脉络或者纲领,起码我看不出来。

自身的文化自觉中国儒家文化影响偏执的国民性格,我认为抓住这三点,可以解释大部分的社会现象。文化自觉,尤其指的是日本的自有的民族传说等传统文化和持续了近千年的天皇统治。儒家文化影响,尤其指的是等级制度和忠义思想。偏执的国民特性,我是指全心全意做到极致的性格。我也不知道日本国民的偏执性是哪里来的。我曾想用日本资源贫乏地震频发的恶劣环境来解释,但中东的沙漠地区和北欧的极寒地区自然条件同样恶劣,然而也没见他们的性格有多么偏激。

日本在大化改新以前就诞生了自己的民族神话和传说,有自己的政治经济制度,虽然还不成熟。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日本文化?是存在的。日本文明?尚未形成(《周末读完日本史》第一章倒数第二段)”。虽说日本文明尚未形成,但是已经有了民族自觉,所以在日后学习中国文明的时候,就有了选择的意识和行为:吸收有利于自己的,改造不利于自己的。

日本感受到自己不如中国后,积极学习中华文明,包括引入文字、官制、儒家思想、佛教文化等,当然,是有日本特色的学习。日本当时已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没有文字,于是吸收中国的象形文字,并根据象形文字创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来作为自己独有的文字。因而时至今日,日语中每个汉字还有“音读(中国古音)”和“训读(日本古音)”之分。虽然日本吸收了佛教文化,但是不反对杀生,不反对欲望。日本崇敬孔子和儒家文化,但是其核心概念:“仁”却没有被弘扬开来。其中原因大概可能是儒家中“仁爱”凌驾于皇权至上,君主仁爱则百姓来附,君主不仁则可以被推翻——这不符合统治者的利益。天皇可是传说中天照大神的后裔,统治这片大地是理所应当的,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代替天皇,所有人都应当对身为天皇的臣民感到光荣。然而儒家文化的理想:建立一个稳定的社会,以及用来实现的手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度和忠信孝悌礼义廉耻的品德却被吸收过来,并且极力发扬光大到极致。

因此古代日本和古代中国一样,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臣子必须服从君主、儿子必须服从父亲、妻子必须服从丈夫。总而言之,社会的下级必须尊敬、服从上级。由于日本偏执的国民特性,其社会制度的森严更甚于中国。所以日本人对于等级中高于自己的人相当服从:武士可以杀农民,父亲和师父可以随意打骂儿子和徒弟。妻子和媳妇服从丈夫和婆婆的挑剔是女性的美德。这些在中国和古代其他社会也有,但情况似乎没有日本那么严重。处在这样的等级社会和集体生活中,社会地位就相当重要了。剥夺功名、逐出家门、千夫所指这些失去社会地位的事情对于中国人来说非常难受,对日本人来说更是如此。对社会性死亡的恐惧——我认为就是羞耻的本质。接受恩惠和遭受侮辱,这些都可能损害自身的社会地位:接受恩惠而不报答与遭受侮辱却不报仇都侧面意味着自身能力不足。所以日本人受恩必报,受辱也必报。报不了怎么办?中国人可能会很郁闷,很难受,偏执的日本人更难受,难受到要自杀才行。所以日本人盛行自杀。对日本人来说,起码是古代人本人来说,自杀是一件应当被赞美的事情。

我这里说的偏执,指的是全心全意做到极致,也就是日本人说的“诚”。“近代以来,日本人在试图建立某种凌驾于一切领域的道德标准时,他们常常使用‘诚’。”,“它似乎不是单独的道德,而是其信徒对教义的狂热追求。无论日本人如何努力,他们的道德体系仍处于分散状态。”

我觉得四十七浪人的故事最能体现我所提到的偏执、文化自觉和儒家文化三大要素。主公被侮辱,拔刀复仇是应有之义,但是在将军面前拔刀则违反了忠,所以主公切腹自尽。主公的浪人们自杀殉葬是应有之义,但他们觉得复仇更加重要,所以隐忍多年,甚至放浪形骸以麻痹敌人。最后浪人们冲进敌人家中杀了侮辱者,为主公报仇。他们的行为受到百姓们的称赞,连将军也大加赞许。但同样,他们违反了向将军申请复仇的原则,也是不忠,所以也都自尽了。故事中的浪人们遵守儒家思想的教诲,忠于主君,然而却没有不知道何为“仁”,和为“恕”。最后,全心全意效忠主公的浪人们隐忍多年,受尽侮辱,得以为主公报得大仇。但同意全心全意忠于将军的他们违反命令,只能自杀以使道德困境得到调和。

《金阁寺》的故事也相当程度上是一个印证。故事的主人公由于口吃从小被人嘲笑。因此主人公一致觉得很羞耻,虽然没有到自尽的程度,但他经常受人欺负,自己也很自卑。他从小听父亲说起金阁寺,在脑海中幻想了一个美丽的金阁。这个想象中的金阁却成为了他人生中的阻碍,最终他烧掉了金阁。他的原因是:“我嫉妒金阁的美。”至于其中更深的原因,我没能确切领会。我的理解是,金阁的美已经不可超越,所以他对人生感到无味,数次面对女性时,在最后关头对因为想起了金阁而无法下手。(想象一下一个男人建国女神以后对其他女人都索然无味?)当然,《金阁寺》要表达的东西还有很多,我未能全部领会。不过现实中烧掉金阁的和尚的确是与其同归于尽,并留下那句“我嫉妒金阁的美”。主人公对于美的感受,很可能来源于日本民族本身的文化与的佛教艺术融合,而“金阁必须烧掉”,则体现了日本人的偏执。反正我觉得中国人或者韩国人做不出来。

当然,我也觉得偏执、文化自觉和儒家文化三大要素解释力还是不够。对于报恩情节的解释我总觉得有点牵强。对于《金阁寺》的故事,我觉得没有抓住核心。而日本人对于性的开放程度实在令我费解,就像我搞不懂为什么世界上绝大多数文明对于性持否定态度。可能是因为人们觉得因为性而引发的罪恶,如强奸、乱伦等太多,所以有必要对性加以管制。但是日本人却认为自己没有恶,更不用说什么性会引发罪恶了。虽然这可以用文化自觉来解释:日本是神佑的土地,是日本人是神的臣民,所以是善的,不存在恶。但我总觉得这样解释有点无力。

结语

这个星期的日本专题读书系列告一段落。因为时间仓促,所读的书大多成文于教远的时代,加之只是纸面得来,所以收获的知识并不完整,不全面,有偏差。也许到日本旅游时可以有更多亲身体会,对得来的知识一一验证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本专题系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