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长型思维~人生观

一、类型(选择成长方式)

1.被动成长:(混沌、他律)

在我懂得成长的意义前,这个几乎是我唯一的成长方式,当然几乎都是痛苦的记忆。还记得我们被生活扇过的耳光吗?每次其实都是他在提醒我们该成长了!

从高考落榜、面试失败、竞聘落选,人生中一个又一个的打击,不断逼迫着混沌的自己被动成长。这种刚需式的被成长是大多数人采用的模式,也由此看到一个当初差不多水平的人,因为偶然原因被放到了不同的工作、生活环境,最终产生了极大的个体差距。(这就是环境对被动成长的巨大影响)

优点:他律能保证成长的持续性,不管个人的自律性强弱,都能有持续进步。

缺点:①成长过程痛苦,因为被生活的鞭子经常的抽打。②并且成长的方向由生活、环境需求决定。比如,在部队你获得体能成长、在销售岗位你将获得销售能力的成长、坐办公室你的办公软件一定用得贼熟、我个人因为工作需要早上4点起床几乎就是生理本能。

我的一位同事因为单位需要写程序,半路出家的他获得了编程能力的具大提升,就是因为一直都被迫做这件事。

2.主动成长(觉醒、自律)

当你懂得还可以不必非要被生活扇“耳光”才改变、懂得不断变得强大对于个人的巨大价值、懂得“成长型思维”和“固定型思维”的人格间巨大的差异,主动的、终身的成长必将成为觉醒者的选择。

我会主动选择对自己最有价值的能力、选择最有效率的学习方法、选择要达到的明确目标、选择不舒适的状态并坚持提升自己,这种选择被人们叫做“自律”!

优点:不用频繁感受被生活教育的痛苦,按自己兴趣选择成长方向,也懂得别人的看法并不能决定你的价值大小。

缺点:容易起伏和摇摆,常常找借口让自己逃离不舒适的成长区域。

二、线路(地图式指引)

明确成长的路线的意义在于,在面对长期冷寂和挫折失败时作出与其它人不同的选择,他们选择放弃,我们继续坚持。同时,不会因自己的缓慢而沮丧,也不会因别人的快速而焦虑。因为当我们知道的规律越多,就越能定位自己所处的阶段和位置,预期未来的结果,进而增强自己持续行动的耐心。


1.冥律分布:在越过那个拐点前,都必须坚持大量积累。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甚至会用去你的一生,但只有不放弃就有机会。你必须看清现实,面对冰冷的规则:想要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先苦后甜。

关于成长型思维~人生观_第1张图片
清脑原创

            复利曲线就是典型的冥率分布

2.波浪式或者螺旋式前进:没有任何进步是一直往上的,总会有反复甚至退步,只有怀着向上的心,就一定能获得成长。

关于成长型思维~人生观_第2张图片
清脑原创

比如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建立一个新的语言“过滤器”通常需要六个月才能突破平台期,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规律,努力坚持了五个月,发现自己没有进步就摇头放弃了。真得很可惜,因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神经元连接会在放弃练习后弱化消失,下次想要再来就得重新开始。

三、意义

对于一个真正懂得成长于个人的意义的人,才有可能坚持终身的学习成长。我们称之为“成长型思维”,与之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也是自己以前一直的思维模式~总以为自己的价值取决于别人对你的看法。而完成两种思维模式转变的那个点,可以看作个人的“觉醒”标志之一。

1.成长型思维:成长完成了,个人价值的证明也就完成了。

基于此种认知,个人的注意力会更多的放在个人的“成长”上。我会根本不用在意别人对我的看法(因为别人怎么看我和我完成自己的成长目标一点关系都没有),也知道犯错或者不完美是成长过程中必须付出的代价,我知道成长曲线符合冥律分布~在达到临界点前,所以得成长都不会有太明显的展现。也知道成长是波浪式或者螺旋式前进的,起伏或者回退都是必然的过程。

但只要自己坚持学习成长就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2.固定型思维:认为个人价值是不能再变化的,它的大小仅仅取决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所以会特别在意别人看到的自己的表现:我犯错了,千万不能被别人看见,否则别人会觉得自己很蠢、很笨、很没价值。于是我千方百计的把自己的错误和不完美藏起来,或者为了不暴露自己的短处,就采取什么都不做的策略。

在必须表现自己时候,就会特别担心自己表现不好,甚至产生恐惧:比如面试、当众讲话、和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人相处。(我现在都清楚记得自己那次单位面试时的场景,因为太在意结果了,自己的大脑完全的空白、手脚不由自主的颤抖、语言表达结巴,结果可想而知)

对于自己认为越重要的人,比如领导、重要的人,我这样的藏拙趋向越明显。


四、心态

要怎样的心态才能让自己保持终身的“学习成长”?这是一个问题。

保持婴儿般的心态,是一种可以尝试的路径。区别是婴儿是无意识的保持着,而我是在成长中有意识的保持婴儿般的心态。

你不妨看看婴儿是怎么在“学习母语、练习走路”等技能成长过程中保持最佳心态的。       

      他们从来不知道自己发音多么不准、单词量多可怜、表达多混乱,就是敢不断地说和模仿大人。
      也从来不在乎自己迈出的步子多小、身体多么的不稳、总是在依靠墙或者凳子、时不时的跌倒,就是敢一直的练习走路。

就是这种敢不断地练习心态,你看到的是没有学不会走路或者说母语的小孩。那么你要是能以这样的心态去保持“刻意练习”,你觉得会有你学不好的技能吗?有也只可能是时间问题。

五、思维模式转变有多难?~转变实录

我们的大脑只是一颗单核心的cpu,和当下动则4核8核的处理器工作方式完全不同。也许可以处理轻度的多任务,比如边开车边听音乐;边吃饭边看电视。但一旦重度的思考任务被加载,那么其他线程的任务就会被排除,全力的运算这个单线程的任务。比如看书时进入的被称为“心流”的状态,就是明显单任务模式状态。

电影院的观影模式,为什么比在家里看电影更容易陷入沉浸感?(抛开Imax等技术升级带来的体验不算)电影院刻意营造全黑的环境,在物理上切断了分散注意力的因素,观影者便容易将注意力集中到唯一亮的大屏幕上,单一的关注点能迅速的占领单线程的大脑,沉浸感自然而生。

有鉴于此,要开启自己大脑的单线程模式,让对自己注意力聚焦于“成长”并全力运转它,自然就会排它性的放弃“固定型思维”。(因为没有多余的算力去计算别人怎么看的后果)

①当我在坚持“固定型”向“成长型”思维转变的过程中,遇到的第一大难关就是“如何对待领导对我的看法?”。真的能做到自我努力的成长来替代领导的看法吗?

在工作中真的可以不在乎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吗?今天单位上的一个小孩由于不认识领导,导致在态度上不友好对待了便衣出行的她。作为小孩的直接小头目,莫名的很担心这位领导对自己的看法,因为我去解释的时候明显感觉到她的怒气。接下来的两天都总觉得有什么东西压在心头,即使不断地用“成长型思维”来刻意说服自己,仍然很难摆脱那份沉重感。一旦被这种沉重占据了单线程的大脑,成长的事情就忘记了!

②定期的逃避综合症发作了,因为生活中的各种压力,很容易让自己放纵自己来逃避。(这也是自律很难坚持下去的重要原因)

一天到晚的关注一加6手机的新消息来逃避因为在乎“领导看法”的压力,这只是其中一种压力。还要类似房贷压力、工作压力、婚恋压力、家人压力等太多了。比如人失恋时通常会把自己灌醉来逃避现实和成长。

看来人的成长曲线真的是波浪般时高时低的,或者螺旋式上升的,还是接受现实吧!美语学习和运动都停了好几天了,拆书的事情还在拖延,烟也开始不停地抽上了,总能找到奇怪的借口在放松自己。

③选择综合症发作是因为对价值的认知还不明确。最近想给自己换个新手机,为此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去关注各种手机的消息。并且不断地转移选择的目标,从一加6到坚果3、再到魅族M15,不停地研究各手机的参数、评测、上手视频等等,这么纠结的原因其实就是想得到最高的性价比。可偏偏忘记了,花费的注意力(时间)其实是最贵的成本,做攻略的时间根本不是节约下来的那几百块钱买得到的。因为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面,根本忘记了成长这个最有价值的目标。

④今天收到了魅族m15,全网最低价购入的,当验证为原厂正品的时候,自己还是非常高兴的。但随后给手机买手机套时,总感觉被别人忽悠了,买入了100元的碎屏险。都不知为什么心里又开始一直惦念这个事情,真这么重要吗?这点金钱怎么能浪费这么多的注意力。

⑤当我有了小孩后,真的太在乎她对自己的态度了。在她面前我需要绝对正确、需要绝对控制、最好自己变成神,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于是情愿选择掩饰、暴力,而不是努力的自我成长。

这些究竟值得吗?我追问自己,在生活中还有太多的类似场景、事情,都会让自己在担心别人的看法、某些微小的利益纠结中浪费大量的时间。

反思结论:我应该坚持大脑单线程运转“成长型思维”和“敬畏时间”的理念,聚焦于个人成长这个目标上,才是最高性价比的选择,由此自己不再浪费注意力、时间在低价值目标上。

成长型思维的核心就是学会在生活中快速的排斥其他低价值目标(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纠结于购物的性价比、玩游戏刷抖音、完美主义追求、逃避生活中各种压力等等),选择最有价值的目标~“成长”去单线程运行。

笑来价值公式:注意力>时间>金钱


小结:

①方式:被动、主动

②路线:冥率分布、波浪和螺旋式

③心态:婴儿

④意义:主动选择终身成长

⑤践行:全力运行成长任务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成长型思维~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