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第八部电影长片,该电影由他自编自导,讲述了战争时期一个欧洲著名大饭店大堂经理的传奇。该片获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服装设计、最佳艺术指导。
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电影个人色彩很鲜明。他的每部电影构图,色彩,剪辑都很相似,甚至在他的很多电影里用演员都是一样的,像比尔·默瑞,欧文·维尔逊,都是他的御用演员了。
从好莱坞到欧洲,从30、40年代的老电影到卡通片,韦斯·安德森涉猎范围很广。他在自己的电影里大量模仿使用这些素材,但是又将他们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一套风格,浑然天成。
韦斯·安德森的其他电影作品都有着风格统一的场景场景设计。
这位极富品味的金牛座导演说过,他的电影风格颇受Bill Melendez、Orson Welles以及Franois Truffaut的影响,也许正因如此,他热爱长镜头和广角镜头拍摄,故事有些写实和传记色彩,可又不失一些荒诞和可爱。
Bill Melendez是一名动画导演,1965年他指导了“A Charlie Bro-wn Christmas”。
Orson Welles,美国导演、演员,风格前卫,擅长夸张的广角镜构图,以及对比强烈的色彩和场景构造。
Franois Truffaut,法国电影人,作品具有强烈的纪实性,浓重的个人传记色彩,形成真实、诚恳的风格特征。
很多人看不懂这部电影是因为导演给予了它太多的历史与文化的隐喻,比如:电影取景是在德国,原著隐喻是在奥地利(奥地利,小巴黎,欧洲的文化艺术的心脏,欧洲精神和思想的摇篮,也是希特勒“水晶之夜”排犹杀犹焚书坑儒的地方);故事中的大堂经理古斯塔夫也是有历史人物原型的——原作者史蒂芬·茨威格和瓦尔特·本雅明(二十世纪德国哲学家、欧洲最后一位文化人),戏剧人物的奇遇与结局几乎是这两位大神一生的写照——流亡、心碎而死,故事的场景就是小说作者茨威格本人的祖国;剧中的大堂经理得到的“苹果少年”象征着聪明的犹太人劳动的回报,而他被追杀则隐喻纳粹对犹太民族的屠杀……这部浓浓欧洲风格的影片中向我们表达的却是欧洲精神与文化的逐渐衰落。
我们先不去深入探讨影片的故事情节和彩蛋,只看他的配色、构图和细节设计都可谓是治愈强迫症的良药。
构图:居中和黄金切割构图使视觉感觉极为平衡,画面感十分饱满。
配色:明度与纯度都比较高的色彩搭配使画面和场景构造对比强烈,有浓烈的复古风。这种童话和梦幻的色彩氛围却与剧情显得格格不入,反而有种文艺片的荒诞与疯狂。
细节:也许是受到导演Orson Welles的影响,韦斯·安德森也是十分注重细节,他甚至为了电影而创造一套字体(电影《月生王国》)。然而,《布达佩斯大饭店》中,随处可见的道具都可谓是设计中的典范。
剧中的钥匙造型十分精致
隐喻纳粹"卐"标志的"ZZ"标志
剧中女主角的护照,带有“飞鹰坠落”的图案
剧中的蛋糕包装盒
剧中设计的“布达佩斯大饭店”书
剧中“苹果少年”
钱币也设计有“飞鹰坠落”的图案
随便截屏都能够当桌面和明信片了,真是洗眼神作,韦斯·安德森的作品是强迫症者的福音,《布达佩斯大饭店》只是他的优秀作品之一,其他作品相信铁粉和感兴趣的同学都将不会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