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佾第三3.7/3.8/3.9/3.10/3.11/3.12

半解《论语》

“一知半解”的“半解”。作者解一半,读者解一半;现在解一半,将来解一半。

八佾第三

3.7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什么也不争,如果非要在某事上争个什么,那一定就是在射礼上争了。

射礼既是礼仪活动,也是体育比赛。既是比赛,总要争上一争的。

“揖让”就是打躬作揖,互相谦让。

“升”是登堂,“下”是下堂,“饮”是饮酒,这是射礼的三道程序。每一道程序都要“揖让”,彬彬有礼,君子之风,所以说“其争也君子”。

3.8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引用《诗》中的句子(第一句讲美人的笑容很美,第二句讲美人的眼神很美,第三句是说即使着淡妆也很美)问老师是什么意思?

倩:面容端正。盼:眼睛黑白分明。素:淡妆。

老师说:“绘画要用白底(底子好才能画好画。底子乱七八糟歪瓜裂枣,画再好的妆也难看)。”子夏举一反三,接着问:“‘礼’就是行事做人的底子吗?”

子夏名商。孔子很高兴,认为子夏对《诗》的理解对他很有启发(起),可以开始一起讨论《诗》了。

3.9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孔子是以礼治史,礼是制度,也是精神。

杞是夏的后代,宋是殷的后代。

孔子说:“夏朝的礼制我能说清楚,但是杞人不能够证明我说的正确;商朝的礼制我也能说清楚,但是宋人不能够证明我说的正确。”

文献,与今人的理解不同,不光指档案,还包括遗老遗少。

古代文化遗产,有实物,有文字,还有活人,活人的口头传说和代代相传的手艺。

孔子接着说:“这是因为文献不足够的原因,如果文献足够,我就能证明我说的都是正确的了。”

3.10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禘,di,4声,是祭族姓所出的祖先,如姬姓祭黄帝,姜姓祭炎帝,赢姓祭少昊。

帝,是祖神,它与“蒂”“嫡”有关,是老祖宗的老祖宗。禘,就是祭帝,属于古礼中的郊祀。

禘祭包括很多环节,灌礼是其中第一步,是将香气浓烈的酒洒在地上,以示迎神。孔子说,禘祭自灌礼之后的每一步,我都不想看了。

朱子讲,禘是天子之大礼,鲁国行禘,已属非礼,灌仪时尚存敬诚之意,此下便懈怠流于形式,故孔子不想观看了。

3.11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说”,一般指对某一问题的说法、理论,此处指事物的“本质”、“道理”。孔子大言不渐看不惯别人行的禘礼,有人就问他,那你说说禘礼该怎么做?

“不知也”,孔子对他不满意、忌讳、不愿回答的问题,经常这么说。是真不知还是不愿意说,只有他自己知道。

古人认为,国家是由对祖先的祭祀来维系。祖先,往上追,追到头,是所谓帝。祭帝,对延续国家命脉,有象征意义。

孔子说,懂得禘礼的人,就像缩天下于手掌。一边说,一边用手指其掌。后世常以“指掌”比喻简单明了。

孔子的意思也是说,懂得禘礼,治国也就变得很容易,一切都清楚明白了。

3.12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信则灵,不信则不灵。信则祭,不信就别祭。祭就信以为真,祭鬼如鬼在,祭神如神在。

孔子说:“如果我没有参与祭典,找别人代替,那是不算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佾第三3.7/3.8/3.9/3.10/3.1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