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23日开始,我启动了为期21天的日更挑战,今天是8月12日,正好是最后一天,以一篇回顾结束这次挑战。
首先还是恭喜自己完成挑战,我给自己设定的目标是连续21天每天更新2000字的合格作品。实际我保持了21天不断更,一共输出了26篇作品,累计6.5万字,平均每天是3095字,超额50%完成。
要求是合格作品,每篇文章我至少要经过两轮的打磨,尽管有语音写作这个神器,每天投入的时间也要2个小时以上,尤其是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很艰难。特别高兴,自己能够咬牙挺了过来。
21天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是一个完整的学习周期,可以去经历在达成目标路上可能的各种挑战,在更高的层次上提交自己。我总结了,自己在这一次挑战过程最大的三个收获。
收获一:提高自己的眼界
为什么开始这一轮挑战,那是拆书训练营快结束的时候,感到自己处于高能量的状态,不希望把能量白白释放掉。一天下午我在上逛的时候,不小心点到了一个按钮:提示我说开启了一次日更挑战,而且还关不掉。我感觉被击中了,是不是冥冥中有天意,不如就尝试的去挑战一下。
没有经过提前规划,也没有缜密的思考,完全是偶然开启的行动,在头几天还是蛮惶恐的,一直在担心每天哪有这么多内容,哪有那么多时间来写。
日更到第三天,我就后悔了,每天花很多时间来写作,也没有时间去输入,实在没什么好写,打算偷偷结束掉算了。幸好这几天训练营来了一些复盘的任务,这几篇复盘让自己挺了下来。
这是一个高原期,度过之后有一种一马平川的感觉。在最后一周我输出的质和量都有了非常大的提高。我甚至自发的调整了生物钟,固定时间进入到写作的状态。到后来索性连前一天晚上的准备都免了,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我的眼界提高了。
永澄老师告诉我有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眼界不够。我并不知道做什么事情最有价值,我也不知道自己的能量可以往哪里发挥。老师建议我去做一些完全不一样的项目,尝试着去重组自己的能力。
突然想到昨天的快闪活动,对我来说,21天日更也是一次快闪,在自己没有提前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就投入进去。会强迫我去不断的思考不同的可能性,强迫我去不断的去调整思维的方向,和21天前相比我看待写作的视角已经完全不同了,有小伙伴说我无聊到连减脂都能写出一套理论来,没办法,因为我在拉大自己的视野。
只有想到,才能做到。
收获二:搭建自己的系统
这次的日更有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我重新梳理和尝试搭建了自己的系统,系统是行动模式,是建立高效行动的根本保障。
我一共写过三篇文章,谈到了自己的 时间管理系统 , 精力管理系统 ,还有 知识输出系统 。我甚至专门写了一篇《用系统来思考》来谈系统思维本身,可见我对其有多少着迷。
在《减脂:如何一直坚持》中我有一个很深的体悟,要去长期做一件事情,不能依靠意志力,不能靠坚持,而是要调节身体到适应状态去,如何调节,就是要搭建各种各样的系统,让自己可以不费力的完成。
21天还是一个蛮大的压力,是在不断的压迫自己,不断的去促进自己去整合能力,去生长出系统来。关键就是系统是长出来的,不是别人赋予的。
人体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不是一个机械系统,不能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拆下来再原封不动装回去,思维也一样不能直接组装,即使是芒格先生的思想也不行。
同样的思维零件在不同人身上,体现会完全不一样。对于生态系统来说,只有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从自身的实践出发,不断去反思总结,让它慢慢的长出来。
我在《关注价值,输出产品》 里讲到,从自己的实践出发,不断往上提高层次,这样才有力量。提高之后再固化下来的很可能是系统,前提是有自己的实践才会有系统生长。
我觉得自己选择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机,刚刚经历过连续三段非常重要的实践后开启的日更。我来说也是一次重要的沉淀和萃取,让我有一个机会去开展深度的思考,将这些实践的成果消化。
我搭建的几个系统,有来自于永澄老师的模型,有来自于语音实践的方法,有来自训练营、减脂班上获得的习惯。我只是调用出来,重新组合并且再投入实践。在思考中运用,在运用中思考,就会逐渐的形成体系。努力很重要,努力之后深度思考更重要。
正因为逐渐形成了自我生长的系统,我整个人的状态有了非常大的改变。我会更加淡定,我会更加自如,我有更强的信心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调试好发动机,才好全速前进。
收获三:探索自己的可能性
写那么多的文字,对他人有什么价值,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不考虑使用价值,很容易迷失方向。
在这21天里,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写作题材。我写过复盘小结,写过学习笔记,写过心得感悟,还写过拆书稿、书评稿,我几乎穷尽了自己能想得到的题材,我希望发现自己的可能性。
第一次书评,被作者 昂Sir 看到,并且获得了转载,让我获得了空前的肯定和信心。
第一次表白,在拆书帮内广为流传,有几位老师说要作为范文让徒弟们阅读,我感觉到特别温暖。
第一次干货,让很多的小伙伴爱上了减脂,爱上了语音写作,我感到非常自豪。
每个人都是由自己作品构成的,这句话让我有非常深刻的体验。通过不断的让自己的思想可视化,不断的去向他人提供价值,我会觉得这个世界和我的关系都在发生着改变。
我逐渐开始喜欢上分享,也逐渐喜欢上与他人连接,我感受到了一种牵引的力量。
我非常清楚的记得开始跟永澄老师学习的时候,我花了一百天来抄写个人成长模型图。模型里有一条通道:行动 -> 反思 -> 成果 -> 积累 -> 势能 -> 环境。会从一个特别具体的行动直至影响到周围的世界。
我之前以为这是一个单向的路径,现在发现其实是一个循环,不断的去实践获得成果,通过作品积累给他人价值,再去获得更多的实践,这样能进入到一个新的循环里面去,这是新的可能性。
可能性不是在方向上的不断摇摆,而是不断的走出一个又一个更大的循环,可能性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探索未知,让自己进入新的增长曲线。
尾声:面向阳光
当对世界投以善意,世界也会给善意的回报。非常感谢在这段时间里面老师们、伙伴们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感谢永澄大大在快闪项目推进的巨大压力下,还抽出时间帮我纠正方向;难忘药山老师的那句:我们是伙伴;难忘明月老师,难忘婷婷姐,每天鼓励我:你很优秀。感谢伙伴们给我的每一句反馈,给我的每一声支持。不知道为什么,每次到这个时候特别想说感谢,也特别感恩大家投入在我身上的每一份关注,每一份时间。
21天是成长的沉淀,也是成长新的起点。特别喜欢 津巴多教授 对于时间的看法。
人只能活一次,你该做的就是让自己的时间尽可能有价值,你也是唯一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人,如果不是你还有谁?如果不是现在,那是什么时候?
愿自己能面向阳光,关注未来,朝向人生的价值方向,奔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