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传统营销》提出了经典的营销问题,但答案仍然是个迷

对于营销知识我完全是靠着读书来一知半解的,初拿到这本书时第一印象是作者将颠覆现有的所有营销学知识,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品牌成长策略,我是怀揣着十分的好奇心打开这本书的

1.阅读感受

从目录到序言,到读完前3章,我在作者的思路下(引导下)接受着作者对“传统营销”的观点提出的质疑,以及新的营销思维。而后来发现越往后阅读越困难,作者观点都有道理,却没有解答我心中的疑团不过作者提出的一些营销问题——品牌成长的痛点,也给了我一些学习方向。

2.作者的观点过于绝对化

由于是对于顾客分析中作者提到的“行为决定态度”、“没有顾客真正在乎你”,虽然作者使用了案例和销售数据进行论证,但是我依然不这么认为。如今越来越多的品牌拥有了自己的死忠粉,我们身边的例子:“扇贝”拥有一群把其当成“家”的粉丝,小米更是用其参与感打通了与粉丝的隔墙,建立了灵魂连接,获得了一批坚实的粉丝作为品牌后盾。

我又联想到自己,我并不是一个感性型消费者,我从三星手机产品体验差,转而使用了苹果手机后,成了苹果的忠实粉丝,因为一部苹果手机我换了苹果电脑,再一次超预期后,我想买手表时又不用做选择题的买了苹果手表。但这些消费行为都是产品本身建立了这个品牌在我心中的印象和地位。

3.作者的观点可能只适用于快消品

对于很多消费者而言购买快消品确实会存在对品牌无太多感觉的选择情景,比如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我们去肯德基喝的是百事可乐,去麦当劳喝的是可口可乐,对很多人来说并无所谓。你在超市柜前买一瓶农夫山泉或百岁山,影响你作选择的品牌本身的程度占有多大,价格本身占有多大,当然还有其它影响因素。当然这里经常会发生的是,你做出的消费选择大多情况是你熟悉的品牌,所以就有了广告的意义。

这些快消品的消费选择跟”转移成本”没有关系,例如我正在使用的是长城宽带,但是我一直对其不满,每次要更换时我都想换成电信,但是我如果续约只要一个支付行为就可以,而抱电信我需要重新去了解电信的套餐,要电话联系要签协议还要安排其工作人员安装调试,想想这些我就会继续作为前者的忠实用户续费了。所以作者提到了重度顾客、轻度顾客的消费行为不适用于所有产品。这要综合很多因素去评估,而不只是品牌这一个因素。

4.品牌到底是什么

过去我思考营销到底是什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我想营销就是建立与消费者的全方位的有效沟通。那品牌是什么呢,在读完此书后我产生的问题。我想品牌应该就是这个沟通过程中要传递的信息。品牌就是一个最简易的信息系统,这个信息系统包括着跟产品有关的一切内容,也就是要建立的人们对于产品的所有“认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非传统营销》提出了经典的营销问题,但答案仍然是个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