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 艾略特《荒原》中“荒原”的意象

摘要:本文通过对艾略特的《荒原》进行逐章分析,阐释了艾略特笔下的荒原原本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现代社会精神荒漠的写照。


  关键词: 《荒原》 荒原 意象

  《荒原》(1922)是艾略特的代表作。原诗800多行,经埃兹拉.庞德删改后,仅剩433行。发表以后,成为西方文学中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也是西方现代诗歌的一个里程碑。

  《荒原》写出了整整一代人的精神状态,是对战后西方文明走向迷惘的高度概括。这首诗歌使用大量的典故(作者引用36个作家、56部作品和6种外文)、比喻、暗示、联想、对应等象征主义手法及意象叠加,时空交错等现代诗歌表现手段。诗歌的形式模仿贝多芬5个乐章的奏鸣曲,全诗共分为5章。

  第一章“死者的葬仪”共76行。一开头作者便套用了乔叟《坎特伯雷故事》中《序言》开篇的春天的场景。春天原本该万物复苏,生意盎然,而在诗人的笔下,现代文明的象征―――伦敦却是一片枯萎的荒原。“四月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荒地上长着丁香,把回忆和欲望参合在一起,又让春雨催促那些迟钝的根芽。冬天使我们温暖,大地给助人遗忘的雪覆盖着,又叫枯干的球根提供少许生命”。“残忍的月份”,没有水的滋润,缺乏充满生命力的欣欣向荣。现实生活充满了虚伪和邪恶的欲望,凸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欧万物凋零的景象。本章表现了现代人的生活无异于出殡,而葬仪的意义又在于使死者的灵魂得到救赎。诗人首先用对比的手法写荒原上人们对春冬两季的反常心理,春暖花开的“四月”竟然是“最残忍的一个月”,进而是人由“荒地”引起“回忆和欲望”,败落的贵族玛丽回忆破灭了的浪漫史,从而暗示西方文明的衰落。紧接着诗人借用《圣经》里的典故在读者面前展现了一副副“荒原”上的景象:破碎的偶像承受这太阳的鞭打,枯死的树木没有遮荫,礁石间没有流水的声音,只有红石,恐惧在一把尘土里……,然后诗人通过瓦格纳的歌剧引发出对现代西方荒原人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的描写:“我既不是活的,也未曾死亡,我什么都不知道,这年头人得小心啊。望着光亮的中心看时,是一片寂静。 荒凉而空虚是那大海”。 在这没有生气的栖息之所,人不生不死,虽生犹死,心中唯有幻灭和绝望,眼前的世界只泛滥着海一样的情欲。在这令人窒息的现实中充斥着庸俗卑下的人欲,死亡的阴云浓浓地罩在了西方世界的上空,人们在浑浑噩噩之中走向死亡。“我看见成群的人,在绕着圈子走”。“ 并无实体的城, 在冬日破晓的黄雾下, 一群人鱼贯地流过伦敦桥,人数是那么多, 我没想到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 诗人把现实社会比作地狱,现代人视为没有灵魂的幽灵。诗人通过伦敦,这座西方文明之都的衰败展示当今西方世界的荒原全貌:“死亡毁坏了这许多人,人人的眼睛都盯着自己的脚前,去年你在花园里种的尸首,它发芽了吗”?这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荒原景象。

  第二章“对弈”,共96行。本章是对社会不同阶层的扫描,上流社会的珠光宝气,掩盖不住精神的空虚。自然的美不复存在,只有令人窒息的合成香料。而酒吧间的下层妇女的对话,谈论“装假牙”和“打胎”,显示出生活的变态和丑陋。这一章通过引征莎士比亚、维吉尔、弥尔顿和奥维德的作品中描写的上流社会男女的淫欲和罪恶与现实低层社会卑鄙龌龊的肉体交易叠映,突出表现精神枯萎,道德堕落的现代生活。特别是《变形记》中翡绿眉拉被国王铁卢欧斯强奸杀死后变为莺夜的典故的引用,自然有力地表达了诗歌深刻的主题。对弈即争斗,象征现代人的勾心斗角,用古代的暴行和现代的罪恶相比较。艾略特认为,现代人重复着古代的人罪恶,世界放纵兽欲,人们成了丧失人性的行尸走肉,说他们“是在老鼠窝里,在那里死人连自己的骨头都丢得精光。”,突出了现代人纵情声色、形同僵尸的可悲处境。在本章中,作者着重描写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写上流社会里一位空虚无聊的女性,在卧室里自言自语,“我现在该做些什么?我们明天该做些什么?我们究竟该做些什么?”在丧失了人生的意义之后,现代人自然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了;第二个场景写一位名叫丽儿的下层社会的女子和她的女伴在一家小酒馆中谈论这私情、打胎和怎样对付退伍归来的丈夫。结尾几行借用《哈姆莱特》中奥菲利亚在告别生活时说的一段疯话,影射现代西方女性已彻底堕落,不疯犹疯,虽生犹死的生存状态。

  第三章“火戒”,共139行。此时的镜头对准了伦敦的过去和现在,昔日充满诗意的泰晤士河,如今冷风袭人,阴森恐怖。表现伦敦这现代荒原上庸俗、肮脏、罪恶的生活:圣洁的教堂赞歌中,世界重复着铁卢的兽行;明亮的月光下,母女俩干着卖淫行径“;昏黄的浓雾中,商人为金钱而奔走;精神空虚的青年男女在苟合中打发光阴;人们寻欢作乐后留下的浊物漂浮在昔日诗意盎然的泰晤土河上。本章首先写泰晤士河的今昔,伦敦各种人物猥琐无聊的生活。“仙女们已经走了”,留下的只有空瓶子、丝绸手绢、香烟头,再加上饮泣、冷风、白骨、老鼠、沉舟和父亲的死。接着诗人具体地描写了一个女打字员和一个长疙瘩的青年有欲望却无真情的关系。“总算完事了,完了就好。”男青年随后摸着去路走了;女打字员用机械的手,“在留声机上放上一张片子”。面对现代人的这种精神荒原,诗人指出:只有通过宗教,才能点化荒原人执迷不悟的人生;只有弃绝一切尘世的欲念,才能过一种有意义的圣洁的生活。在诗人看来,情欲之火毁灭了人性也毁灭了大自然,造成了这个“乌有和乌有联结在一起的现实”。他向佛陀吁请,要让焚烧物的火来扫尽情欲,拯救人类:“烧啊烧啊烧啊烧啊/主啊你把我拯拔出来/主啊你拯拔/烧啊”。诗人认为,火能够烧去情欲,使人再生,重返自然。标题“火戒”原是佛劝其门徒禁欲,达到涅槃境界的意思。人类要拯救精神荒原,必须借助于佛陀的净火的冶炼。

  第四章“水里的死亡”,仅仅只有10行。可行行都是寓意深刻的象征,有人说它象征的内容抵得过但丁的一部《炼狱》。人在欲海中死去,死去后忘掉生前的一切,让他静静地在死亡的欲海中反思。艾略特笔下的海既是情欲的象征,它夺去了人的生命,又是炼狱,它让人认清自己生前的罪恶。实际上艾略特是要现代人正视自己的罪恶,人欲横流带来的死亡。昔日腓尼基水手由于纵欲而葬身大海,今天无数的现代人仍然在人欲横流的汪洋大海中纵情作乐,他们的死亡已无法避免。   第五章“雷霆的话”,共113行。这一章表达了吠陀经里的说教,规劝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平安。这是解救荒原的最后希望。诗人在这一章首先用三个“客观对应物”来描绘荒原景象:耶稣死后,死了的山满口都是龋齿,吐不出一滴水;东欧和俄国革命后,倒悬的城楼里钟声在空的水池、干枯的井里唱歌;寻找圣杯的武士走后,空空的教堂仅仅是风儿的家。荒原上没有水,荒原上的探索是艰巨而痛苦的,人们在恐怖和绝望中仰望头顶乌黑的浓云,等着雨水的到来。这时雷霆说话了:施舍、同情、克制。然而雷声过后,荒原依然如故,我们到底该怎么办?我们只有等待“出人意外的平安”。诗人对宗教寄予了全部的希望,但在他的内心深处,他又保存着挥之不去的怀疑和焦虑。诗的起首用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来象征信仰、理想、崇高的精神追求在欧洲大地上消失,诗人认为,从此欧洲便成了一片可怖的荒原。人们渴望着活命的水,盼望这救世主的出现,盼望这世界的复苏,灵魂的再造。他用《圣经》的典故写了耶稣复活后的身影。然而基督并未重临,却听见了惊天动地的一声巨响,那是革命的象征。艾略特把社会主义革命视为人类的一场灾难。最后,诗人借雷霆的话告诫人们:要施舍、同情、克制、皈依宗教。只有这样大地才会复苏,人们才能摆脱不死不活的处境,而获得永久的安宁。

  总之,枯萎的荒原——庸俗丑恶、虽生犹死的人们——复活的希望,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了全诗阴冷朦胧的画面,深刻地表现了人欲横流、精神堕落、道德沦丧、生活卑劣猥琐、丑恶黑暗的西方社会的本来面貌,传达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人对世界、对现实的厌恶、普遍的失望情绪和幻灭感,表现了一代人的精神病态和精神危机,从而否定了现代西方文明。

  参考文献:

  [1]T.S. Eliot, Selected Essays By T.S. Eliot. London, Faber& Faber Limited, 1936;

  [2]Nathan A Scott. Religion and Literature. The New Orpheus, 1941;

  [3]Gary Carey. T.S. Eliot’s Major Poems & Plays. Cambridge Univ. Press, 1965;

  [4]Louis Menand. Discovering Modernism. New York, Oxford Univ. Press, 1987;

  [5] 李赋宁译 T.S艾略特《艾略特文学论文集》[C],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4;

  [6]胡家栾等译《现代主义》[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7]王恩衷编译 《艾略特诗学文集》[C],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

  [8]徐文博 “关于艾略特诗歌的用典” 外国文学评论[J],1997.

  作者简介:曾传咏,女,云南.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 讲师,研究方向:英语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T.S. 艾略特《荒原》中“荒原”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