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斯心理治疗》第四周读书笔记

吉尔个案

背景:这是罗杰斯离世4年前的咨询案例,时长仅为30分钟,主要是教学示范为目的,这也是罗杰斯第一次、最后一次与吉尔进行一对一咨询。

吉尔的问题在于她不能接受女儿的离开,因为她舍不得女儿,她担心女儿是因为自己做了坏事而讨厌自己,她渴望与女儿的亲密接触,像朋友一样理解她,分担她的痛苦。

分析

罗杰斯是非指导性治疗的代表人物,在这次访谈中他主动运用指导性的方法去解释来防者的问题原因,只对他认为对来访者最为重要的感受做出反应,此案例并未严格遵守非指导性咨询的原则,展现了罗杰斯对治疗技术的游刃有余,把自己对人的信念和治疗方式完美的结合在一起,背后的原因是罗杰斯坚信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相信来访者的自我调控的能力。

收获与感悟

这是我学习的第四个咨询案例,来访者也是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情况,比如亲子之间、情侣之间,从罗杰斯提出非指导性治疗方式到他后期的指导性与非指导性完美结合的方式来看,他对自己的理论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和应用,给我自己的启发如下:

坚信的力量,指导性治疗强调社会顺从,认为只有强者才能帮助弱者,非指导性治疗强调每个人都是心理上独立的个体,都应保持个体在心理上的整体性。更深层来看,指导性原则是坚信人性中有恶的一面,需要有一种更强大的力量才能消除恶,因此,指导性原则可以更深的探索人性的邪恶部分,比如精神分析中提到的性、攻击性这些与生俱来的原始本能。非指导性原则是坚信人性中善良的一面,相信每个人都有巨大的蕴藏着巨大的潜能,这些潜能可以帮助自己不断成长不断强大。罗杰斯正是坚持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才更加自如的运用治疗技术。

“听过这么多道理,却始终过不好这一生”这是最近几年很流行的一句话,很多人开始怀疑道理的价值,家长、老师、领导、成功人士都会教别人很多大道理,我们一开始对其中深信不疑,但是现实的残酷性却让我们怀疑道理本身,就像小时候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因此作为农村孩子我们的唯一出路就是好好读书考大学,这样就能走出贫穷的人生轨迹。自从参加工作,我才发现原来“知识不一定能改变命运”,社会上没读过什么书照样赚钱当老板太多太多了,出生在有钱有权家庭的孩子就是比穷苦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和资源,每当我读书时,都会被周围人嘲笑,你读这书有啥用?能帮你赚钱吗?每次自己都会哑口无言。

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才有价值,自从互联网开始进入中国,马云、马化腾成为全民偶像后,靠知识、科技创造巨大财富的成功人士终于成批成批的出现了,这时候在来看当初靠倒买倒卖、凭着大胆闯天下的土老板似乎早已是明日黄花了,当今这个时代,没有知识没有文化真的没法生存,你连App都不会下载,智能手机都用不好,这个时代正以加速度的时代淘汰落后者。

如今是我参加工作的第8个年头,拿着不到20万的年薪,一个人在上海无房无车,存款也不多,现实让我反复审视自己,我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当时毕业时不相信知识能改变命运,所以才没有选择考研,也没有在工作中选择继续深造,简单的相信自己能一夜暴富做个老板赚很多很多钱,现如今,自己的职业发展遇到了巨大的瓶颈,自己的能力已经无法支撑伟大的理想,其实想想当初自己的很多人生选择,往往都是没有坚持到最后,如果当时认定一条路坚持走下去,相信结果会比今天好的多。

深入思考的重要性,无论是打工还是自己做老板,你所坚信的一定是经过深入思考的才有意义,深入思考就是要站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思考,当站在未来5年、甚至10年的尺度上思考,才会发现积累是多么重要,持续成长比高年薪更重要,能力的提高比维系人际关系更重要,“知识改变命运”在时间的大尺度下就是有道理的,道理在时间的作用下也是一定有用的,因此,说那句话的人往往是自己的问题,跟道理没关系。

深入的独立思考是坚信的前提,我当初为什么没有坚信“知识改变命运”就是喝了太多成功学的毒鸡汤,看到成功人士表面的光鲜和短期结果,让别人代替自己思考,就相当于把汽车的驾驶权交给了其他人,可是自己的人生自己承担后果,罗杰斯之所以能成为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最重要代表就是因为他自始至终都坚信人性的善良,因此他才能从指导性治疗为主流的人群中脱颖而出。

你可能感兴趣的:(《罗杰斯心理治疗》第四周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