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写了《我为什么要写》提到自己习惯用文字记录一下心情,今天老公送儿子去上课,爷爷奶奶陪女儿在睡觉,我就得空翻阅了一下以往的记录。感谢7年前写下这篇20年前的回忆,往事历历在目,顺手找出当时的照片翻拍重发。
如下是一字未动的原文摘录:
写完觉得有点扯远了,很多都和北京没关,一不留神成标题党了。呵呵!
又要去北京了,突然想起大二路过北京逛天安门那年的种种,一转眼就十几年了,人们都说会不经意的忆起往昔说明到了一定年纪,我看来真的到了一定的年纪了,呵呵!
那是97年底98年初的寒假,到黑龙江的室友家去感受东北的冰天雪地。记得当时买的加车,所谓加车就是寒暑假为了缓解学生客流临时安排的车,停靠时间都是必须先满足正常客车的时刻,从武汉到哈尔滨大约要48小时。
车上人不算很多1个人可以睡3个位,我们都戏称花硬座的钱享受卧铺待遇,值!
不过没有空调的铁皮车后半夜那个冷啊,个卧铺实在无福消受,我们几个同学还是挤着坐在了一起。
后来和列车员聊天熟了,第二天晚上他们借给我们军大衣我们就找3人座安然入睡了。
很感谢那几位帅哥列车员,在后来坐的火车上都是清一色的女列车员,难得有个男的,不过很少碰到那么帅的了。呵呵!
坐了两天两夜的火车就到了冰城哈尔滨,因为我同学家在哈尔滨以北的北安,而且我想去看冰灯,我们就在哈尔滨住了两天。
记得我们住在火车站附近的铁路招待所,我同学说她每次转车都住这边,安全又实惠。
不愧是冰天雪地,那个冷啊,我们走在哈尔滨的大街上几乎要缩成一团了,走不了100米就往店里钻,不为别的就是缓缓劲以免冻僵。
我几乎把能套上来的衣服都穿在身上了还是冷,还好在火车上赶制了一套帽子围巾否则估计耳朵都可能冻掉了。
冰灯在什么公园,公园名字有点记不得了,好像是凌兆公园。
走进去就是冰的世界灯的海洋,很兴奋的感觉已经记不得了估计兴奋神经也都冻僵了吧。呵呵!
哈尔滨出发又坐了6-7个小时的火车,转了1-2个小时的汽车就到了我同学家的花园农场,整个路上窗外都是白茫茫的一望无际,笔直的白杨树唰唰的往后跑,汽车四个轮子都绑了铁链防滑。
走下汽车我们就一路小跑到了她家,一进门眼镜就雾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了,在接下来的 4-5天里除了上厕所就没再跨出过同学家的门直到离开。不过有一点很怀念,那就是外面虽然冰天雪地的但家里却着实暖和。
同学她妈妈是上海过去的知青,爸爸是山东人,所以她们家每顿饭都有馒头有米饭。
她的父母很热情,我和同学基本上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不睡的时候就在看电视。
临走的时候同学的妈妈把我的行李包塞的满满的,这满当当的行李包在北京天安门广场还有一段小插曲,呵呵!
因为马上要过年不能多待,大概是腊月二十五吧,同学送我到北安县城,买了回家的火车票。
当时也没现在那么方便上网查查车次啥的,到了车站和售票员说到山西太谷,售票员就打了一张北安到太谷的车票依稀记得是108元,起初我还以为有直达的车,后来才知道是通票,所谓通票就是按里程算了一张票,具体车次都要到火车站签转,签到哪次车就坐哪次车。
现在想想还真是无知所以无畏啊。
挥挥手告别同学就赶着春运的客流踏上了回家过年的路。
也就是因为不是直达是通票我才得以有机会去了北京,想来也是缘分。
先是坐车从北安到了哈尔滨,签转后去了天津(当时的原则就是只要是往家那个方向的车都可以),到天津以后觉得离北京这么近得去看看,于是就去了北京。
还记得从天津到北京签了趟双层火车红色的,很是兴奋。结果列车员查票说我买的是普客双层火车是快车得补差价。
还好不远否则有得补了。到北京是腊月二十六的中午14点左右,去签转大厅签了一趟晚上21点左右直达太谷的车。
算好时间打听好路线就直奔天安门了,那时也许是匆忙也许是不晓得,总之我是拎着行李包去的天安门。
北京首都――中国的心脏,天安门――北京的地标,当无数次出现在脑海的映像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我很激动,真的!偌大的空间里静得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其实我到天安门的时候天已经暗下来了,但是天安门留给我的还是闪闪发光的印象。
只有在后来洗出的照片中才发现天安门的背景如果不特殊说明都快看不出是在哪了。
哦,对了照片还是一位韩国朋友帮忙拍的,我把她当中国人了,呵呵!
看完天安门就去瞻仰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
我――穿着深灰色的长款大衣――拎着一个满当当的包――在朦胧的夜色中――很严肃地――站在中国人民纪念碑前肃然起敬……
突然站在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持枪的哨兵向我走过来。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他就说话了:请把包打开检查一下。
啊?感情他把我当成恐怖分子了,后来想想也难怪。
看看时间不早了,就往火车站赶,结束了我的北京之行,从此以后我都理直气壮地讲我去过北京天安门看过中国人民英雄纪念碑了,呵呵!
巧的是在进候车室的时候居然碰到了武汉读书的老乡,他比我们大两届过了年就毕业了,和爸爸一起来北京联系工作。
关键是他们有两张坐票,呵呵!在腊月二十七的早上走出火车站就算到家了。
后来不止一次的想起这次旅行,经历了很多的人生第一次,到现在很多映像还记忆犹新,到现在为止我还很佩服自己,在那样的年纪那样的时节有过那样的一次旅行。
想来还得感谢一下我的父母,感谢他们的信任与放手。呵呵!
(后来我同学父母随子女都来了上海,一转眼也有快4-5年了,听同学说还常提起我,我也一直想再去看看二老,一拖再拖也没得空。有时想想都不晓得自己在忙什么,呵呵!)
写于2010年11月3日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简文集:《家有两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