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

一边是日趋严重的教育资源集中化,产业化,

一边是“军备竞赛”般不断攀升的教育资本投入。


一边是前三十年“一考定终身”的科举式高考,

一边是如今全民大学,海外留学都不再罕见的学历长跑。


谁的孩子都不想输在起跑线上,可谁也不想让孩子小小的脊梁被沉重的负担压垮。

教育金的筹备事关孩子的未来,你真的准备好了吗?


一.“孩子的养老,你也要负责!”

中国父母伟大的表现之一,就是“为之计深远”。

所谓计深远,不外乎将孩子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都纳入到考量范围内。

在十多年前,某些保险公司甚至在国内出台过一直到孩子80岁才能领取的“少儿养老金”产品。这样的产品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缺乏抗通胀能力,提供了太多累赘式的保障,似乎理应被无情的市场淘汰冲刷。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1张图片

可凭借着中国父母的一腔热血,再佐以代理人“孩子的养老,你也要负责!”三寸不烂之舌的煽动,这样明显不合乎理性的产品竟然也在普通人群中卖得挺滋润。

中国父母再怎么伟大,人智终究是有穷尽的,如果是具有自理能力的健全孩子,与其为ta一直量算到养老,不如多谋划自己如何在壮年期为ta提供最好的支撑与辅佐,帮助ta最终走上自立之路。

好在,现代法律其实为我们划分出了一条不错的分水岭——

养你到18岁。

18岁,不仅意味着成为了法律概念上的“完全责任人”,能够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负责了,而且恰好也是中国孩子参与高考并升入大学的时机。

欧美的父母虽然普遍不及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父母那么“计深远”,倒也“拎得清”。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2张图片

在美国,父母的普遍的想法就是尽量帮助孩子还清大学期间的助学贷款,至于孩子大学毕业后的生活费用乃至购房费用,就属于基本只能靠他们自己的范畴了。尤其在经济较为发达,房价攀升速度也较快的沿海地区,家长对子女自立的要求可能比内地更早,更高。

以此类推,除了消费观念,家庭观念等观念差距,房价与婚配等现实开支的多寡也决定了中国与其它国家的不同。但是中国父母的“伟大”终究也只能有限覆盖,金钱支援提供到全额教育费用为止,之后的开支再以“帮衬”为主,似乎就成了较为理性的选择。


二. 孩子要读书,计算到哪一步?

之所以不推荐大家从现在开始深算孩子的婚配,购房等费用,还有一个颇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彩礼与房价攀升的速度可能会大大超过所有人的预期。

在将来的三十年中,以“公立代表优质”为主的高等教育可能会受到政府的强监控,但除此以外的开销,家长就极有可能爱莫能助了。

那么,计算孩子究竟需要多少教育费用,就成了重中之重。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3张图片


以中国香港为例。经济发展程度曾经在亚洲发达地区都首屈一指的香港,尽管如今在体量上已经无法与大陆相比拟,但在教育上的投入与期望也与中国大陆保持一致。

当香港的房价自2003年开始保持连续15年的飞速增长神话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父母认为既然买房无望,那么干脆把宝押在了孩子的教育上,毕竟所有的中国父母都同意,教育就是最好的投资


没想到,教育也有了通货膨胀。

不仅是香港,放眼整个中国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含专科在内)的劳动人口都在不断攀升。以《知识型经济统计透视》的统计结果为例,有90%的家长都祈愿孩子能够顺利获得大学文凭,自己也有足够的储备金为子女实现“爱的供养”。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4张图片

与九成的大学升学期望相对应的,是有限的大学学位资源。


8.86%

这是中国拥有大学文凭的人口总占比,其中本科生只有4.43%


在令人透不过气的升学压力下,部分家庭的父母开始放眼海外,远赴海外升学,似乎成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外的另一条出路。

然而,谈到出国留学问题,每一个家庭都有着清醒的认知——巨大的汇率差与异国生活费用使得相关费用升幅惊人。

权威机构的统计数据也从侧面佐证了这一认知,以专业调研机构GfK在《海外教育开支研究》中的数据为例,实际上的留学教育开支与家长储蓄目标的差距,可能超过60%。

当教育金不够的时候,您身在海外的孩子可能面临什么样的窘境?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5张图片

下周的房租交不出可能流落街头,下学期的学费交不出可能面临开除,甚至在金钱的压力下,为了完成学业走上犯罪的不归路...

这样的例子,可能数不胜数。


三. 教育金,越早做准备越好

教育金的储备问题,GfK机构也给出了有趣的家长心境调查:


四成家长主张“走一步看一步”,子女的教育远在天边,现在做打算为时尚早,多少留点积蓄就行。

另外34%的家长感到无所适从,考虑过为子女的教育提前进行教育金储备,却所投无门。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6张图片

然而,不管是哪一种家长,存款都是他们最常用的教育金储备手段。


在调研中,我们还有其它一些有趣的发现。

恰好有近三分之一的父母,都因为子女的教育问题与伴侣展开激烈的争吵,考虑到调研的严肃性,可能实际上发生过“教育争吵”的家庭远比这个数字要高。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于为孩子报补习班或是为孩子选择学校上,家长的教育观念出现了重大偏差。

42%的家庭因为是否要选择本地还是双语学校展开了争吵,34%的家庭又在应该要求孩子报考重点学校还是选择普通学校的重点班上进行了拉锯战,更有34%的家长在是否应该报读补习班上互不相让——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7张图片

这背后,还有着更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家庭是否为子女储备了充足的教育金,直接影响到了孩子能够选择的学校。

“贫贱夫妻百事哀”虽然是一句较为极端的古语,可一个连未来的教育储备都没有准备的家庭,难保在将来的子女教育问题上出现诸多争执。

结论

论证至此,相信很多读者都会问——

我们都知道教育金很重要,可是市面上教育金产品太多了,究竟应该怎么选,如何挑选?

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_第8张图片

这个问题也不难回答,教育金类产品与其它保险产品相比,挑选起来相对不那么麻烦,主要看的点就是

利率,利率,利率

重要的事,要重复三遍。

其它要考察的项目诸如存取的灵活性,承保公司是否靠谱等等,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当中一一为大家介绍。

只能说,在中国当父母真的太不容易了,可能不仅要有医生一般的医学水平,还要有运动员级别的体能,最好还要有心理学家段位的疏导能力。

最重要的,还是得有经济学家等级的理财眼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险种测评 | 中国父母的伟大,也是被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