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

最近我断断续续在阅读《文明是副产品》这本书,书还未被读完但有点感受即一切事物透过其外在的纷繁复杂内里必有其深刻的原因。一切简化之后不过干净的骨头而经过时光的演化才造就了今日之昌盛。

书中文字主要为论述人类社会最终选择一夫一妻制的事实和原因。在从远古时代乃至近代人类的婚配制度经历了:杂交——多婚制——一夫一妻制,这是物竞天择和人类文明形成过程相互影响的结果。

距今3000万年前人类还是完全的动物,与猩猩、长臂猿、猴子之类同是一个祖先,没有文明可言,一切行为皆源于生物的本能。当时所谓的婚配制度不过杂交一种,繁衍后代维系种族是唯一的目的。因此所有社会关系很长时间里没有后代人类文明表征的意义:父亲、母亲、祖父、祖母、儿子、女儿、孙儿、孙女等。

社会关系不明确而生物又有传递生命基因的本能,因此杂交关系甚至多婚制中必然是强壮的雄性生物占据太多的资源,这样弱势的雄性生物基因就无法得到传递。虽然这一方式有利于优质基因的传递,但对于族群的扩大未必有优势。而且强壮雄性对于雌性和生育资源的占据基于自身的强壮但ta又老去或者遭遇更强大生物的必然,届时新的优势者必然为传递自身的基因而扼杀原有雄性的子嗣,因此对于族群的延续是低效率的。

生命的伟大就在于ta的韧性和适应性。弱势的雄性会抗争而雌性为保护自己的子嗣逐步进化至发情期均匀分布至每月且发情期无特征,这样一方面新的占据者因无法判断幼小生命的父亲只得放弃一味的杀死另一方面弱小的雄性可以与雌性私通以传递自身基因。另外因人类社会进入采取、狩猎社会,人口数量的剧增要求团队有着更加高效的协作,因此强壮的雄性需要弱小者的忠诚协作。但性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又导致弱小者的不合作,这又倒逼强大者允许弱小者得到性资源以及生育资源以获取弱小者的合作。

当性和生育资源的分配得到最大可能的公平对待时,男女(雌雄)交配的次数和意义就与过往大为不同,但为生育交配的成功率则大为下降。这就要求男女双方必须有更加稳定的关系尤其是男性由“社会游荡型”转为“居家型”以增加交配的次数来确保女性怀孕的成功率。

当人类真正进入社会形态时我们需要高度稳定的社会结构,我们需要将每个人安置于社会网络的某一节点并赋予一定的属性和社会、家庭责任,由此整个社会网络的协作更加高效。一夫一妻婚配制度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家庭的建立是对社会关系的进一步明确和稳固,有利于社会合作、公平和发展。

世上没有无源之水也没有无本之木,一切人和事最终的结果必有其原因。我们不可因人生而走向死亡就习惯于生活的现状。若要使生命、生活具有更多的意义和乐趣我们就应该给予生活更多想象和定义并用实际行动去丰富和完善ta。否则没有那些年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相互影响也许我们没有人知道自己的父母和子女是谁,又何言爱的美妙和伟大!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