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 10. 星期五 天气晴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孔子的这句话“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也知道这句话的内涵博大,非吾辈平庸之力而能使其明晰,但是还是想以它为题,尽管不是将军,可是内心还有做将军的梦想;尽管只是些浅薄的文字,可还是想在一种精神的引领下,走向更好的自己。
忙碌了一个学期,终于在疲惫中迎来了久违的假期的尾声,也在休憩了十天后重新开始敲击键盘。其实很多时候临近放假的这几天比真正的假期更愉悦,因为心里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原本这世界只要有希望的存在,就会令人愉悦。这时才真的理解了什么是“未来可期”!
《小说课》并不是小说,而是南京大学教授毕飞宇的著作,说是著作似乎也不是太准确,应该说是讲课的结集。是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家读大家”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说起毕飞宇大家也许陌生,可是提及茅盾文学奖作品《推拿》或许你会知道,而《推拿》的作者就是毕飞宇。
初次了解这本书是源于湖北的一位大姐,当我看到在喧嚣的教室里,独她手捧封面精致的书籍,在阳光下虔心阅读的时候,我很感慨。带着深深的敬意,带着些许的好奇,我走近她,轻轻地问:你看的是什么书呢?“小说课”!她微笑着回答我,我诧异地重复:“小说课”?那一瞬间我是真的误解了“小说课”三个字的,我认为小说课要么就是讲怎么写小说的,要么就是一部小说的名讳。可是直到大姐给我看了那无论是色调,还是设计都很别致的封面后,我终才明白“小说课”原来是毕飞宇老师的讲稿结集,因为封面上很明晰地罗列着文本内的内容,一目了然。
大姐告诉我这是当下很“时髦”的书籍之一,当然不是指它的外表,而是说现在新近出版著名教授的讲稿成了一种 “时髦”。当我打开书本的时候,对于这种“时髦”便是有了新的认识。其实,在中国现代大学有一个传统,那就是我们熟悉的很多的现代文学大家同时也是著名的大学的教授,而在新时期,这一传统也得到了赓续。而毕飞宇老师哦身份也恰好符合这一传统。
在《小说课》这本书里一共收录了毕飞宇老师的八篇“小说课”的讲稿,有我们熟悉的近代蒲松龄的小说《促织》,有现代鲁迅的小说《故乡》;有中国现代汪曾祺的小说《受戒》,有外国十八世纪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海明威的小说《杀手》;有人人皆知的经典名著《水浒》、《红楼梦》,更是有他自己新近创作的小说《玉秀》。每一篇讲稿都是讲稿中的精华之作,但又不仅仅是“讲稿”。
在这本书的扉页上有毕飞宇老师的这样一句话——
“对许多人来说,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积累,他拿起了笔。我正好相反,我的人生极度苍白,我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
初读这句话我便读了三遍,第一遍我觉得自己没有读明白,再读一遍的时候又意识到了毕飞宇老师的谦逊,当第三遍再读的时候,更是领略到了这句朴素语言背后的哲学理念。因为从作者的角度来说,阅读小说和研究小说从来就不是为了印证作者,相反,好作品的价值在激励和想象,在激励认知,仅仅从这个意义上说,杰出的文本是大于作家的。所以,正是由于这样的一个哲学的理念,让毕飞宇老师认为自己是“依仗着阅读和写作才弄明白一些事情的”,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里,可以 更好的激发作者自己的想象和认知,无论是对人、对事还是对世界,反过来,这些想象和哲学的认知又反作用于他的作品,形成了良好的相辅相成的良性循环,于是也就有了作者把看小说当成了“摩挲,一遍又一遍”。
毕飞宇老师的《小说课》由于是讲稿的结集,所以语言很通俗,如果在阅读的过程里展开场景想象,就如同坐在课堂里听毕老师讲课,但是在这些通俗的文字背后,静下心来自己思忖,却可以发现毕老师他在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在解读中外名著,看似娓娓叙述一个作家阅读文本的独特感受,殊不知,其中却蕴藏了一种形下到形上的哲思。讲稿内部不只是文本内容的清晰条例,更是将自己在写作过程中的感触与文本阅读的理解探究相结合起来,将一般的故事中收获的感悟最终上升到了文学理论的认识层面,但是这个从形下到形上的过程里,毕老师没有生搬硬套文学理论,而是用通俗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描述,将干巴巴的理论不经意地渗入到故事文本中,读者阅读的过程里不知不觉地洞悉了小说故事的内涵,更是理解了小说创作中的文学理论,伴随着有意思的故事,在审美愉悦中达到读者人文素养提升的教化之目的。也许,这就是一线的作家讲解小说和我们普通老师教授小说的最大区别和本质差异吧!
认识《小说课》就让我们从第一篇读《促织》开始吧!
关于蒲松龄的《促织》,最早阅读是在我上小学的时候,当时家里有母亲“花大价钱”买的《故事大王》,在那个年代课外书籍少之又少,文化程度并不过的母亲却能够在生活并不宽裕的境况下,给我和弟弟买课外书籍、征订报纸,现在想来,母亲的眼光是多么长远。《故事大王》是三十二开本的,有彩色的图片,每幅图片下面都配有文字。那时候并不知道蒲松龄是谁,更不知道这个故事到底要表述怎样的观点,但是有幅图片是成名抱着死去的儿子痛苦的画面,至今还清晰地浮现在自己的脑海里。当时的囫囵吞枣的阅读,到如今还依然记得故事情节。在阅读毕飞宇老师的解析的时候,故事情节一下子就回忆了起来。于是,带着这份熟悉的感觉,认真阅读着毕老师的文字。
毕飞宇老师认为《促织》是一部伟大的史诗,作者呈现出来的艺术才华足可以和写《离骚》的屈原、写“三吏”的杜甫、写《红楼梦》的曹雪芹相比肩。而且说自己可以发誓,这样说不是冲动,而是冷静而克制的。仅就这样一个观点,就让我阅读的兴趣昂然!
在这篇讲稿里,毕老师把《促织》和《红楼梦》作了对比,说《红楼梦》的气势是恢弘的,容量是大的不能再大了。而《促织》开头仅仅85个字,容量小的不能再小了,但是就这85个字里却呈现了一个大明帝国宣德年间的皇宫这样一个大场景。因为我们不能那字数的多少,容量的大小来作为衡量一部小说的格局,就像不能以一个人的个子高矮来确定一个人的心胸大小一样。《红楼梦》开头结构很复杂,是硬性的倒金字塔结构,从很小的“色”开始,越写越大,越写越结实,越来越虚无,最终抵达了一个“空”字。而《促织》恰恰相反,从一个大而华丽的背景下,紧跟着“岁征民间”便将小说一下子从天上拽进了人间,开始上演成名家的故事。读到这里,让我想起了给孩子们上作文课说的那八个大字“小题大做、大题小做”的问题,在这里《促织》可不就是“大题小做”了吗?在文本最后的结局里,我们又可以感受到从“一只蛐蛐”里散发出来的“小题大做”的哲学道理,历史价值。
在进一步的解析中,毕老师也如同我们基础教育的老师们一般,抓住了关键的词句“此物故非西产”,从这一句话里便让读者有了疑惑,这里既然没有此物,那么故事里的悲剧也就不应该发生在这里呀,可是恰好故事里的悲剧就发生着了这里,于是毕老师引入了“悲剧美学”的问题。悲剧为什么是悲剧,是因为无法回避,而这就是悲剧的美学基础——你规避不了。于是在悲剧美学的原理引导下,这个故事便有了荒诞的色彩,魔幻的色彩,只有如此,这个故事的存在才有了其合理性。但是《促织》并不是荒诞主义的作品,而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因为蒲松龄在这部作品里不只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他的作品《聊斋志异》在鲁迅的眼中便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呢,蒲松龄怎可让《促织》的故事如此苍白无力?
《促织》中又快乐的时光,成名艰难过后终于在梦中获得了“神人”指点,终究捕获一只上等的蛐蛐,但是,在悲剧中快乐都是为悲伤修建的高速公路,在这条高速公路上飙车的不是别人,而是成名的儿子,最终车子毁了,儿子也亡了,在那一瞬间,快乐在珠穆朗玛峰上一下子就跌到了悲伤的马里亚纳海沟里......
儿子不小心看蛐蛐的时候,蛐蛐跑了,儿子去捉蛐蛐,结果按死了蛐蛐,儿子害怕,一头扎进了水井,儿子死了,但又没死,躲过了父亲愤怒的儿子半夜苏醒了,可是傻了......
但是成名没死,岁征还在,成名“亦不复以儿为念”依旧去捉蛐蛐了......
看到这里,你想到了什么呢?对“苛政猛于虎也”!
无奈,在荒诞色彩中,最后儿子变成了促织,主动跳上了父亲的衣襟......
孩子是爱爸爸的,孩子想给父亲解决问题,为了父亲,孩子不惜让自己变成一只促织。这里是小说中最温暖的地方,令人动容。
也许除了作者本人,包括成名在内故事里的所有的人都不知道儿子变成了促织。在这里,故事里的悲剧似乎又有了那么一丝温暖的气氛。
小说里的故事的高潮或许就在这里蓄势了,而小说里的情感也在这里清晰表达。小说《促织》结束了,可是小说的诉求是什么呢?故事是中国的,那么一定不能撇开中国的历史,尽管文学不是历史,但是文学离不开历史,中国自古在文学中就有“劝谏”的价值,这部小说也一样,蒲松龄通过这样一个看似荒诞、魔幻的故事,“借古讽今”,拿明朝的事儿,说大清的事,旨在表达自己的心愿,期待着统治者意识到自己的一颦一怒皆会产生多米诺骨牌的结果,警示统治者心怀天下,心怀民众......
《读<促织>》读完了,终于也理解了“大家读大家”的内涵,大家的作品有其大家的风范和格局,大家读大家却读出了更多的文本价值,不管是大家,还是被读的大家,都是我学习的典范。如若有一天,能够在课堂上如大家一般,对大家的作品娓娓道来,那应该是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呀!
《小说课》里让我对“小说”的解读,以及今后讲解小说有了新的思考,感恩遇见《小说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