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即是快——快节奏时代的精进心法

在一个漫无目的的下午,我走进书店,偶然拾起这本《好好学习》,惊喜地发现这是一本研究学习底层规律的书,迫不及待地买走,每晚拜读。

书里这样定义“知识”:使认知、行动发生改变的信息。比如听完“超级个体”优势管理专题,听了就过了,生活照旧,那这些内容对你而言就算不上知识。

而对我自己,对我的认知影响程度最深的,是贯穿全书的那个观点——学习的过程中,慢就是快。

慢即是快——快节奏时代的精进心法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句话看似老生常谈,实际却价值巨大。快节奏时代,患有“知识焦虑”的我们一遇见新的知识,便会迫不及待地记忆、记录,并享受这种知识带来的所谓“成就感”。但学过之后,与生活没有丝毫联系,该焦虑还是焦虑,遇见问题依旧低效。 理解层面的工夫是做足了,但脱离了应用层面的磨炼,知识就不仅没能发挥应有作用,反而“过载”在大脑里,徒增焦虑感。

倘若获取知识后,不那么急躁地得出“我已经学会了”的结论,而是 静下心去思考,建立与自己的链接,才能真正高效学习。


书中提到了,每日反思是个人提升的好方法。这就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回忆当日重点事件,审视各项因素,并对自己当时的假设做出综合评估,然后改进自己。这是极为痛苦的——先不说别人与自己意见相反时自己还会抵触,更何况是自己拿自己开刀。 但好处也很明显:过去犯过的错,撞过的墙,便会真正理性、有意识地地避开。 若只是当时犯错后痛苦,事后不反思,不肯慢下来花这点时间总结——不仅这个错误没能发挥警示的作用,而且下次在同一处摔跤时,只会摔得更痛、更惨。


该怎么慢下来呢?首先要树立一种“不急躁”的态度。不急于得出结论,才能结合多方面分析;心浮气躁下,脑内全是情绪语言,无益于分析问题。其次,对于“异己因素”,要持“绿灯心态”——区分出“自我”和“自己的观点假设”,才能去己糟粕取人精华。最后,结合各方面因素,各领域所学知识,得出自己独有的结论——怎样把这份知识用起来。

比如,昨日看“得到”直播,了解了查理芒格的一个观点——实行跨学科攻击。这的确很劲爆,但我没有急躁,而是分析了这份知识与自己的关系——自己平时的确思维十分单一,而且浅藏辄止;这样一来,新观点和自己的情况就形成了冲突——内心隐隐愤怒的同时,我又提醒自己要“绿灯心态”。细细思考后,我得出了更深层次的结论:系统之间各成分不孤立,而且往往克服一个难题需要多领域的联合。但这还不甚完备,具体应用也需一边践行一边总结。

慢即是快——快节奏时代的精进心法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重要的是,当流星出现时,别让它转瞬即逝,而要细细感受这份美好,配得上这份上天赐予的礼物——因为 真正的快,是不慌不忙,自然、流畅。

你可能感兴趣的:(慢即是快——快节奏时代的精进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