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极》|让世界看见最极致的美(2)

《第三极》|让世界看见最极致的美(2)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关于西藏任何的描述,都可能有些“溢美”的嫌疑,但那有怎样呢,在描述人的眼中,再美的言语都不为过。

嗯,好似我也在内,总是觉得自己的语言在西藏面前黯然失色。

拍摄《第三极》的团队,多少有些理想主义,所以给观众呈现出来的镜像,也带有理想主义。很多人把来西藏当成一种理想,看这部纪录片,多少让人认识多元的西藏的自然人文生态的意思。

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人们会觉察到人与人,人与机器的紧密联系,我想这也是在美国大片中多次呈现机器人、变异人而很少出现自然界壮美景观的原因,因为人的心被欲望撑大到一定程度,他们的眼中便没有了自然,想到的多是人类的征服,而忘记了自然对人类的恩赐,以至于连一些基本的镜头也吝啬的不多给半分。

但是西藏不一样,但凡拍出与西藏有关的影片,比如《冈仁波齐》,比如《重返狼群》等等,都会有大量的留白,大量的自然风光,大量的山水无语,因为身处其中的人会懂得,在彼时彼地,一言一语都是多余,自然的浩瀚与神奇已经超越了人类语言的描述,在很多风景面前,即便是最机巧的文字工作者,都会把说话的权力留给眼前的冰原大川、五彩经幡。

他们的声音,胜过世间人语响。

《第三极》|让世界看见最极致的美(2)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三极》整个记录片的节奏很慢,慢到好似你在这些向往已久的地方漫步,久久不愿意离去,慢到你可以体会到藏家阿佳摘苹果时的那种小心,慢到你可以察觉到唐卡画师一笔一划勾勒唐卡时内心涌现的那种敬畏,慢到仿佛驰骋在藏北草原上的孩童是你,慢到可以看清楚每一个转经人脸上被高原炙热的阳光舔舐后的古铜色和细密的皱纹。

这就是这个团队的智慧,这里所有的慢,成就了这部纪录片的最高价值。

西藏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尤其是高原缺氧的环境,让人不能够快起来,所以转经的脚步是平缓的,抚摸转经筒的手是缓慢的,在佛前朝拜时的节奏时和缓的,在大昭寺门前磕长头的节奏也是缓慢中进行着。在快节奏的当下,很多人已经忘记了慢生活的乐趣,人们像是被上过发条一样快节奏的在每天的日子里上演着重复的动作,而很少再去思考生活本该有的意义。

在拉萨冬日的阳光下,在太阳岛的一隅,你会体会到冬日的阳光是有主人的含义,坐在阳光下,体会到阳光给自己的那份温暖,那时候的你,想来愿意倾尽所有来换取那一刻的安宁。

《第三极》|让世界看见最极致的美(2)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第三极》跑遍了整个西藏,采集了几乎所有的西藏元素,你可以看到墨脱独具特色的石锅以及制作过程;你可以看到尼木县师傅们制作藏香的熟练工艺,那种纯粹的靠着自然和人的协作把精品呈现出来的成品真的美极了;你可以看到阿里札达土林旁繁盛一时的古格王朝遗址,你可以看到三四月份林芝桃花开时的繁茂,也可以看到羌塘草原上骏马飞驰的俊影,神山冈仁波齐和南迦巴瓦,以及圣湖纳木错和羊卓雍错的身影,可以看到藏地百姓赖以为生的根本,也可以在中国的季雨林中走一遭,这部影片告诉你什么才是神奇的西藏,一个从海拔五六千米直接下降到一两千米的地方,一个中国大地上自然带垂直地带性最明显的地方。

但,这就是真正的西藏吗?

就像我当年一口气把《藏地密码》读完之后就认为是看到完整的西藏一样,但真正到了西藏之后才发现我知她只是皮毛,还有很多地方的东西并没有触及。这部记录片也是一样,围绕第三极的主题,对生活在这里的人的状态,自然风光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样进行的阐述,然而西藏有很多面,就像一个人有很多面一样,这部纪录片记录的仅仅是西藏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可是这一部分记录的非常漂亮,就像一首歌一样,主要的部分有了,歌词有了,不同的编曲会有不同的风格,深藏在西藏文化里的魂魄的东西,很少有人去触及。

《第三极》|让世界看见最极致的美(2)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经常想试着去了解西藏文化最深处的东西,往往会因为在语言障碍(学了一段时间的藏语,只会说一些简单的话,更不用提认字了),藏语真的是语言中极难学的一种了,因此而错失了很多很好的故事。不过还好,遇见很多藏族朋友,可以通过他们来满足我小小的好奇心,为我解疑答惑了。

因为在这个边远的地区,还有很多故事值得去挖掘,还有很多故事值得去聆听,如果你想听的话,欢迎来到我的这一隅,听我来讲讲我所遇见的西藏故事。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三极》|让世界看见最极致的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