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当电影散场的时候,听到有几个人在小声讨论说,这片子太闷了,不好看。
确实,这是一部冷静克制到无趣的电影,没有惊恐残忍的画面,没有惊心动魄的时刻,也没有当庭辩论的精彩,甚至连含情脉脉的镜头也少的可怜,就是以一种平铺直叙的镜头语言,讲述一桩性侵女童案。
这部电影出现的时间很好,恰恰在我国被三种颜色弄得集体应激反应的那个黑色星期五,而我今天去看豆瓣,这部电影已经有982篇长评,我这篇大概是第983篇。
即便已经有了那么多精彩的评论,但我还有一些话想说。
很多人那《嘉年华》与《熔炉》做对比,豆瓣上点赞数最高的长评标题叫做《我们终于拍出了《熔炉》那样的电影》,虽然两者讲述的都是性侵案,但这两者完全不是同一个风格。《嘉年华》是克制的隐忍的,而《熔炉》用的是一种充满戏剧冲突的手法。
豆瓣另一篇评论解释的更好: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锦(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942512/
看《素媛》、《熔炉》会痛哭,但看《嘉年华》更多的是叹气。《素媛》、《熔炉》是这样一种电影,完整地展现了美好被撕裂的过程,有一个确切的反派,有一整套体制的压迫,有一方坚持对抗的力量。无论结果如何,任何一种情绪,对美好的同情,对反派的痛恨,对坚守者的感动,都得到了有力的释放。观众内心,也因为观看这部电影,完成了一次伸张正义的过程。
这与《嘉年华》的克制,并无优劣之分。而我在想,克制固然是导演的审美偏好,但同时,它几乎是唯一可能在中国实现此类题材的方法。因为我们反抗的对象是缺失的。有伤害发生,就有施暴者,而施暴者不可描述。
比如说,最鲜明的一个区别是,在《熔炉》里的小女孩是完美受害者,而《嘉年华》里的小文和新新是自愿跟着刘会长去酒店过夜的,非完美受害者的设定,使得观众不会单纯地为小女孩的遭遇而痛哭流泪,而是会去思考小女孩的性教育是否到位、新新父母扮演的角色、小文离异的家庭又造成了什么影响、学校的教育和管理是否失职。
而另一位主角小米也算不得什么“好女孩”,回答律师的问题要收钱,用监控录像勒索刘会长却被殴打,差点成为失足少女。但是,她只是一个想留在温暖城市里的未成年低端人口。
这种立体的设定让我们更多的去思考,而不是沉浸在愤怒的情绪之中。我们这个社会,缺的恰恰是理性的思考,而不是情绪的宣泄。
在三种颜色事件进入我们视野,还来不及弄清楚事件始末的时候,就看到了无数人的指责、谩骂和无边无际的愤怒。直接标明说是“泄愤”的文章,也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得到支持。这些文章的作者和读者,都是善良而正义的,只是他们的善良和正义,更像是一场狂欢。
声援是一种支持,只是我们更需要一种理性的力量。不是一哄而上的关注,也不是渐渐无声的忽视,而是一种坚定而有力量的坚持,最终将这个问题从根源上铲除。
能铲除吗?我不知道。
我今天看到有人在转发说“我们能拍出熔炉那样的电影,但我们没有熔炉那样的观众”。
什么时候,批评国人的审美成为了一种政治正确?
《嘉年华》的定位就决定了这部电影的受众面会比《熔炉》少很多,熔炉多精彩、多刺激呀,把所有的戏剧冲突展现给你看,而《嘉年华》恰恰把冲突的、撕裂的、残忍的部分都隐藏了起来。
我不认为理性克制的表达就更高级,但我也不奢望一部小众的独立电影会像《战狼2》一样叫座。
《嘉年华》作为一部冷静克制范儿的片子,能够吸引到一批愿意欣赏她的观众小声的讨论剧中梦露像的隐喻,讨论片名《Angels Wear White(天使着白衣)》与小米最后一幕中白裙的呼应……
这就已经是一次伟大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