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量人生》

                      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丈量的历程,不管道路平坦还是崎岖,泥泞亦或坎坷,我们从不曾停下脚步。从村小学到乡中学,到县高中,再到大学,路途越来越远,视野越来越开阔,胸怀越来越宽广,回首,望见两行清晰的脚印。

                                           

图片发自App


《丈量人生》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题记

          因为每天一万步的目标,我喜欢上了丈量路程,绕学校操场跑一圈620步,绕办公楼一楼大厅贴墙根一圈205步,我们教学区走廊一周156步,从家到学校、到好又多商场、到早餐店,我都清晰地记得多少步。有人很奇怪,你查这个有什么用呢!他哪里知道,这是我学习、工作甚至人生的一个小诀窍,面对一个艰难的目标,总是思考如何把它分解成易于完成的小目标,制定怎样的步骤与思路,比如把每天一万步这个大目标,分解成若干个几百步的小目标,逐个攻破,完成起来就容易多了。

          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不断丈量的历程。小时候,从家到村小学,要经过一座高高的围村堰,还有因堆砌围堰而挖掘的坑洼小路,感觉很远,几个小伙伴一起上下学,倒也有不少乐趣。记得那次刚下过雨,坑洼里有一汪一汪的水,王三毛不小心滑了进去,我们正准备把他“救”出来时,他突然如获至宝的大叫,这里有泥鳅,并顺手抓起一条给我们看,谁料,泥鳅太滑了,“滋溜”一下就跑了,我们几个赶紧脱鞋,纷纷下坑捉泥鳅,不一会,大家的脸就花了,衣服湿了、脏了,正起劲,老师从那边来了,最后,罚站、打屁股。每次几个儿时玩伴聚会,都免不了旧事重提,直引得孩子们哈哈大笑。

          后来,到乡初中,当时,能考上乡里初中是很不容易的,我所在的小学毕业70多人,只考上了6个。那时候,家里都没有自行车,就背着几天的馒头和咸菜徒步上学,虽然只有七、八里路,但对只有十二三岁的几个孩子来说,也是一段漫长的旅程。初中的三年是非常艰苦的,夏天,教室里夹裹着汗臭味的热浪一阵阵吹过来,闷得几乎喘不过气来,下课后,一个压水井旁常围的水泄不通。冬天,由于都是寄居在周围村民家里,一没暖气,二没空调,窗户常常还透风,家里能够提供的棉被也有限,只好几个人挤在一个被窝里睡,通过这种“抱团取暖”的方式过冬。在这种艰苦岁月里,淬炼出了真挚的友谊,十几个同学租住在一家民房内,一块吃饭,学习上你追我赶,互相监督,相互激励,深得时任几位老师的赞许。最后,大家都顺利考上了心仪的学校,或高中,或师范、中专。一晃三十年过去了,同学之间的情谊不改,常相聚,浅酌几杯,聊人生,聊社会,聊家庭,聊工作,彼此心系,情同手足。

            再后来,到县城读高中,家里情况略有好转,唯一的自行车成了我的交通工具。四十多里路,邀上邻村的几个同学,交谈着,歌唱着 ,呐喊着,欢笑着,一路狂奔,倒也潇洒。高中的学习生活是紧张的,课程难度增加了许多,同学们的刻苦勤奋的热情空前高涨。每天凌晨三、四点钟,都会有同学悄悄爬起来,蹑手蹑脚到教室,点上蜡烛,忘我的温习功课。我则不习惯于午休,整个高中,几乎没有午休过,夏天,操场上有几棵高大的白杨树,遮天蔽日,每天中午,就拿几本书坐在树下学习,或习题,或背诵。冬天,午饭后,则留在教室,奋笔疾书。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那些付出过努力的同学都已功成名就,或行政要员,或学界精英,或商贾大咖,每个人都丈量出了精彩的人生。

        就这样,一路丈量下去,高中到大学,毕业后回农村,再回到县城,扎根于希望中学这片教育的热土,把自己丈量过的道路,指引给我的学生们,激励他们从“农村包围城市”,走向祖国的四面八方,用他们自己的双脚,去丈量人生的一路风雨!

          为了能得到眼下的生活,我们曾经付出了很多,就像我们现在依然那么的努力,想要实现对未来的寄托。

          没有哪一天日子能是我们轻易得到的,那些尘封在脑海里的苦难,偶尔会映入眼帘,提醒着我们,曾经,我们为了今天,走过了多少曲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丈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