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丨“环境场”原理:如何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

这是我在陈海贤老师的《自我发展心理学》中学习的第七节课         

一、开篇得到

小步子确实能带来大改变,但有时候,即使成功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也很容易中途放弃。

那么,怎样才能把新的经验凝固成稳定的习惯,不再退回充满诱惑的心理舒适区呢?

行为改变的第三个原则:养育“环境场”。

“场”:包含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这些行为线索会刺激你做出特定的行为。

场的力量在于:提示你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做出什么样的行为。

感性的大象对“场”很敏感。它总是比理智先感受到“场”所暗示的行为线索,并照着这个行为线索行事。环境中所包含的行为线索越多,场的力量就越大。因为“场”的不同,在某一些地方你会努力工作,而在另一些地方你会懈怠;在一些地方你会沉默不语,而在另一些地方你会滔滔不绝。

二、共学笔记

1.目的:如何不再轻易退回心理舒适区

2.概念:养育环境场

3.解释场的力量:第一次举例,场景带入把场拉到接地气的理解中,重现当下繁花盛开正面培训现场➡️展现神秘改造力对全体参训人员的链接➡️说明场是包含了大量行为线索的环境➡️充分的线索会刺激人们做出特定行为➡️强调感性的大象对场敏感

3.讲到为何人们会在不同的环境、地点、受众前有滔滔不绝或静默不语的反应时:第二次举例让读者联系自己的经验从而感同身受,并提出➡️生活的乐趣:

一是消费型快乐,满足表面感官刺激,过后会产生空虚感,是大象热衷的感官的快乐;

二是创造型快乐,比如学习,是在发挥自己的才能体会深刻的成就感,理智的快乐➡️为了实现更持久的真正的满足和快乐,要说服大象,创造场!

4.所谓“场”,就是我们心中的一个关于“空间功能”的假设。场”的力量到底从哪里来?

“场”的第一个来源:别人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因此环境很重要,比如大家选择好的学校、邻居等,孟母三迁表示很好的例子。

“场”的第二个力量来源:你以前在这个空间里的行为。

陈老师第三次举例自己学习、工作有两个书桌和电脑,此刻也让自己明白了为何我会想上楼学习,那是一个小小的我的场,我在那里获得过成功的快乐。

5.总结:场,它就是你在一个空间里的做事习惯,习惯会形成稳定的心理预期,进而又会巩固习惯的行为。你在这个空间里做的事情越纯粹、越持久,这个空间“场”的力量就越大。它其实是环境记忆中,我们每个人的历史。你的奋斗、你的挣扎、你的灵光一现、你的引以为豪,这些事在别人看来也许无足轻重,可是对你却意义重大。如果你有意识地让它们只在某个特定的空间里发生,那这个空间就开始有了记忆,它就变成了能调动和激发大象的“场”,这里就成为了存储你美好新经验的记忆银行。

三、我的感受及行为

场,说到底还是一种习惯,是一种内心深处的记忆,是一些为了让感性的大象心甘情愿行动的有益集合。比如我总是在想努力的时候回忆那年在内大宿舍自习室和图书馆奋斗并获得成绩的时候,回忆当年在集宁一中宿舍奋斗的场景,现在才明白了原因!

【我的行为】养一个自己的场

1.回家赶紧收拾楼上我的学习区域,并贴一些积极性的话语,让自己回忆并坚信,在这里我可以获得成功。

2.立即行动并持之以恒,一次投入时间短,每天都做一些坚持。

3.天天给女儿录诗,用以作为自己体验成功的一个成就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07丨“环境场”原理:如何让新行为变成新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