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
每次出门旅行,最头疼的就是为行李所累。自备的床单毛巾、换洗的衣物、洗漱用品、睡前读物……每个都必不可少,可放在一起就超了负荷,旅途难免会因过重的行李徒增一些疲累。
所以这次赴澳前打包行李时,我俩就说好一切从简,出发时两个箱子(分别28和14寸)和两个书包,装着我俩一年用的全部家当,共计35KG。在澳一年克制住了购物欲又本着断舍离原则,离澳时行李重30Kg。总算是轻装上阵了一把。
行李中最占地儿的就是衣物了。在澳不算住露营地,一共搬了十几次家,索性直接把两个行李箱当衣柜,按照当季、非当季、备用衣物进行分类,每到换季彻底整理一番。装着非当季衣物的行李箱平时锁好放在角落,旅行时放在后备箱最深处,常用行李箱放在表面,随取随用。
我和酱油一年的衣物如下:
上衣:羽绒服+厚/薄外套+卫衣+厚/薄开衫(衬衫)+长短T
下衣: 牛仔/运动长裤+短裤
鞋子:运动鞋+人字拖
以上衣物、鞋子离澳时丢掉近半,购物则是一换一:裤子坏了买一条裤子,鞋子坏了买一双鞋子。唯一没有替换的是我的一件补丁羽绒服。
6月份初冬时,极其不耐寒的我提早套上了羽绒服。一天做饭时离燃气灶太近,闻到焦味时黑色羽绒服的右边兜上已经烧出了一排大大小小的洞,白色的羽绒蠢蠢欲动向外涌!为了应急,酱油拿出针线盒,剪了一块有破洞还没有扔掉的黑色牛仔裤上的布,仔仔细细把烧焦的洞补了起来。
酱油手中线,梅子身上衣。补好的衣服打眼一看根本注意不到有补丁!那时马上要出门旅行,想着羽绒服不会穿太久,再看看补丁上密密的针脚,决定不买新的了,补丁衣服穿起来更有流浪的模样!
就这样我穿着这件黑色的、带补丁的小羽绒服,从6月到8月,从澳洲到日本,并回到了三月依然寒冷的大东北,依旧让它为我发光发热。我妈见人就说:看我家闺女,流浪一年回来连个补丁衣服都舍不得脱……
旅行衣物
再来说旅行时所穿的衣服。
第一次到西南澳长途旅行是7月到8月,湿冷湿冷的寒冬,雨季,气温零上五六度。白天即使风再大,羽绒服和加绒打底裤也可御寒。晚上露营时便要裹成粽子。睡袋理论上能抵御零下十度,床垫也是充气的,不直接接触地面,但睡在浓雾散不开的湿冷黑夜里还是透心凉爽。每次钻进帐篷都要保留着白天的加绒打底裤和抓绒卫衣,再裹一条厚围巾,套一双保暖加厚棉袜,脖子上围一条薄围巾抵御从睡袋口透来的凉气……而酱油,一套秋衣秋裤和一双加厚棉袜便可以一夜温暖又好梦了。
第二次长途旅行是1月至2月,正值盛夏,温度最高。白天将近40度热得生无可恋,晚上也炎热难耐,可有时一阵风刮来又冻得组团发抖,所以备好衣物是关键。
环澳两个月,旅行时既要拍照凹造型,又要见山爬山,遇海下海,时间久了便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旅行标配:
连衣裙+人字拖+草帽+薄开衫(备用)
T恤+短裤+人字拖+草帽
T恤+长裤+人字拖+草帽+围巾(备用)
旅行时当季衣服放在后备箱常用的行李箱中,在车后座还会备一个小箱子,装着日用的睡衣、内衣、备用的开衫和防止天气突变的厚围巾。脚边放一双运动鞋,用来走崎岖不平的丛林路。
对了,路上的两个月只穿了一次Bra。旅行就是要放空自己,解放心灵的同时也要解放身体。平胸不怕下垂,天热很少激凸。
洗衣服
穿衣简单洗衣难,尤其是在穷游旅行的时候。夏天太热,下车转一圈便浑身汗湿,更别提上山下海,所以衣服基本每天都换,也尽量每天都洗,可有时由于露营地条件有限,洗衣服也要创造条件。以下为我们的洗衣场所。
a、洗衣机:洗衣机一般是4刀一筒,烘干机4刀30分钟,从来没用过。极少露营地会有免费洗衣机,遇到了就会把所有外穿的衣服都洗一遍。
b、水槽:有的露营地有洗衣房,洗衣房里通常都有洗衣服的水槽。拿着自己的洗衣桶洗衣液,在背景音洗衣机轰隆隆的转声中手动搓洗。有些加油站休息区的卫生间里有洗拖把的水池,赶上几天没洗澡时甚至会顺便洗个头(有热水)。
c、淋浴间:如果没有水槽,便会把衣服放桶里一起拿到淋浴间,洗澡洗衣一条龙。
d、洗手池:摊上这种情况通常说明我俩已经至少两天没洗澡。晚上过夜时,便到卫生间打开水龙头洗几件小衣物。很多地方都有明确标示不准洗衣,那就只好作罢,再攒几天。
洗好的衣服在外面树杈、栏杆、晾衣绳上晾一晚,没地儿晾便拧干放桶里,早上出发时用折叠衣架撑好晾车里,一天下来肯定能干得透透的,甚至还能享受太阳的暴晒,高温杀菌。
路上的两个月,每天车里都至少挂两条内内,衣服多时会把车后座挂成迷你小衣橱,车里永远散发着淡淡的洗衣液清香。每次进城之前,都会提前把车里飘扬的衣物取下来,生怕影响市容。
出门旅游,穿衣打扮,可讲究,也可将就。我折了个中,像酱油一样恨不得一件衣服穿到臭、洗衣服毫无积极性的,旅游时最是安逸了。当然,他并没有得逞。
更多旅行文章:
服务员到按摩工,澳洲黑工妹的日常可并不全是辛酸和无奈
在澳流浪的一年,我们的旅行路线和花费
酱油和梅子的日常:彼此的冒牌理发师和小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