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有用者,不可借;
不能用者,求借。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求蒙我。
[解析]:“借尸还魂”语出《元曲选·铁拐李》:“多亏了吕洞宾师父救了我,着我还魂。被你烧了我的尸骸,着我借东关里青眼李屠的儿子小李屠的尸首,借尸还魂。”作为成语它的喻意是,某种已经灭亡的思想、行为、势力借助别的名义,以另一种形式重新出现。作为计策,是指那些没落的、行将灭亡的、已非主流的某种人或势力,在依靠自己的力量已不能起死回生的时候,就要借助别的人或势力,以另一种姿态来达到东山再起的目的。这样做虽然很可能会变得“面目皆非”,但它能给你带来死而复生,再展宏图的机会。
此计还可引申为一些新生的事物或势力,在自己的羽翼尚不丰满,力量还不强大的时候,应善于从那些即将死亡或已经死亡的人或势力中,寻找并挖掘出尚有价值的东西,然后利用它来帮助自己发展和壮大。《三国演义》中的“借尸还魂”之例,主要属于这一类。
如此一来,便有一个这样的问题,即什么样的“尸”才可以借,才最有价值,还最没有弊端?首先,要借那种已经没落,就要被消灭或已经被致于死地的人或势力。因为他们迫于危难会对你俯首贴耳,言听计从,能够让你充分地利用,还对你构不成太大危胁。换句话说,就是要借那种“无魂之尸”。因为他们已是“魂飞魄散”,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主张和追求,他们也就只会仁凭你来“借用”,不仅“物美价廉”,还让你没有后顾之忧。另外,要借那种“死而未僵”的尸,因为这种“尸”还会有“余温”,还多少残留些活人的样子或神气。也就是说,他们还有东西可被你借,还可让你用来蒙骗或唬吓别人。
三国时期的两位风云人物,曹操和刘备就是“借尸还魂”的高手。除去主观因素外,主要因为他们是处于东汉末年,那个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即将改朝换代的年代。正如本计按语所说的那样:“换代之际,纷立亡国之后者,而代其攻守者,皆此用也。”这就是说,每当改朝换代的时候,那些假意扶植亡国君主或其后代的,以及那些以他们的名义来进攻或者防御的,都是属于应用了“借尸还魂”这一计策。
匡扶汉室 皇叔是面旗帜
织席贩履 刘备竟成帝事
刘备,字玄德。汉朝中山靖王刘胜之后,汉景帝阁下玄孙。其父刘弘曾举为孝廉,也做过官吏,但很早就病故了。刘备自幼成孤,与母亲相依为命,十分地孝顺。
刘备的家中虽然已无人在朝中做官,自己也没落到以织席贩履为生,但是,他是皇室宗亲这一点,却不会因此而改变。正因为如此,刘备才能在以后与曹操、孙权同争天下的斗争中,不仅被世人看成是刘氏皇族的代表,还被许多汉朝的忠臣义士视作讨伐国贼,匡扶汉室的一面旗帜。许多仁人志士就是基于这一点,才义无反顾地追随刘备,为其鞍前马后,征战沙场的。刘备对此是再清楚不过了,他随时随地都不忘把这个高贵而又耀眼的光环戴在自己的头上,并以此来标榜自己。这个光环不仅为刘备赢得了人心,还帮助他解决了许多难题,渡过了不少艰难险阻。这个“天然”的优势是刘备所得天独厚的,是曹、孙两人根本无法比及的。下面特举几个实例,来看一下这个“皇室之胄”的光环到底为刘备都带来了什么样的好处。
例1:刘备第一次因这个“光环”而被人另眼看待,是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当时,刘备仅仅是个小小的平原县令,是跟随诸侯之一的北平太守公孙瓒前来参加讨伐的,那时他根本不能与各诸侯同列,就连就座的资格都没有。当时众人是以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袁绍是一嫉贤妒能的傲慢之人,当他看到站在公孙瓒身后的刘、关、张时,便问道:“公孙太守背后是何人?”公孙瓒将刘备兄弟三人一一介绍给袁绍,并特意说明了刘备的身世。袁绍听后说道:“既是汉室宗亲可就座。”刘备这才得以与众诸侯同列而坐,尽管是最末一位。但袁绍紧接着又说了一句话,道出了事情的本质所在:“我并非敬你名爵,而是敬你是帝室之胄。”袁绍的意思是说,我是看在你是皇族后代的面子上才允许你坐下的,若凭你的官爵根本就没有这个资格。这就是刘备第一次被人当皇族看待。
例2:众所周知,刘备还被人们称作“刘皇叔”,那这个称呼是怎样得来的呢?那是在刘备投靠曹操,与曹操一起征讨吕布的时候。那一次曹操和刘备大获全胜,不仅全歼了吕军,还将吕布斩于白门楼上。几天后汉献帝设朝,曹操表奏刘备军功,并引刘备面见天子。献帝宣其上殿问道:“卿祖上为何人?”刘备答道:“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献帝遂即令人取来宗族世谱检看,一察果然是真,不仅如此,若按世谱排行刘备还是献帝的叔叔。献帝大喜,不禁暗忖:曹操弄权,国事皆不由朕做主,今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于是将刘备请入偏殿叙叔侄之礼,还拜刘备为左将军、宜城亭侯。自此,世人皆称刘备为“刘皇叔”。
刘备这次被加官晋爵,完全是因为他是皇室宗亲。不然他就不可能和当今天子攀上叔侄的关系,得了“皇叔”这个金字招牌,更不会被献帝视作依助,也就不会被升官封侯。从此,“皇叔”这个绝好的“广告商标”便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也为刘备带来天大的好运。恐怕,这是曹操在向献帝引见刘备时万万没有想到的,可能也是他最悔之晚矣的!
例3:话说刘备在许都城外与曹操交战,最后被曹军打得只剩下一千人马,在走头无路之下,想去投奔荆州的刘表。因为在刘备看来刘表也是皇族,所以被接纳的可能性最大。于是,立即派部下孙乾出使荆州。孙乾见到刘表后说道:“刘使君天下英雄,随兵微将寡却志在匡扶汉之社稷。汝南刘辟、龚都素无亲故,尚以死相报,何况您和使君同为汉室之胄。所以刘使君才不背亲而向疏,特来投奔同宗。”孙乾的这一番满怀亲情的话语,果然打动了刘表,只听刘表高兴地说:“玄德,我之弟也,久欲相会而未得。今肯惠顾,实为幸甚。”而刘表的内弟蔡瑁却极力劝阻,不让刘表收纳刘备,孙乾立刻正色言道:“刘使君知道刘表将军为汉朝苗裔,谊切同宗,故千里相投。你怎能如此嫉贤妒能而进献谗言呢?”刘表闻听乃斥责蔡瑁说:“我主意已定,你勿再多言。”
不难看出,孙乾在整个出使的过程中,大打“汉室同宗”这张王牌。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深深地打动了刘表,使其同意收纳刘备,使刘备有了立足之地,喘息之机。
例4:西川的刘璋也和刘表一样,是刘备的宗亲,因此他也就有了和刘表极为相似的经历。在刘璋于他的近邻张鲁交战而难以抵敌时,便有与刘备暗通之人向他进言说,应请刘备前来助战。刘璋一听觉得可行,他想:“玄德与我同宗,我邀其为援,有何不可。”当有人反对时,他仍然对“同宗之情”坚信不疑,并厉责异意之人:“你等休再胡言,玄德与我同宗,他安肯夺我基业。”等刘备一到,他才渐渐意识到是引狼入室了。不久刘备就取而代之成为蜀中霸主,轻而易举地完成了孔明为他制定的“取西川建基业,以成鼎足之势。”的战略目标。
例5:自从刘备从东吴“借”得荆州后,总是“赖”着不还。有一次,东吴的谋士鲁肃又来讨要,不料被孔明只用几句话就让鲁肃无话可说。孔明言谈中的“主旋律”当然还是“汉室宗亲”之谈,因为它不仅是利剑,还是最好的挡箭牌。孔明的话是这样说的:“我主乃天子之叔,刘表之弟。子承祖业,弟承兄业有何不顺?此乃刘氏天下,我主姓刘倒不能占据疆土,而你主姓孙反要强争,真是岂有此理。”最终让鲁肃又一次无功而返。
例6:在曹操之子曹丕废除了汉帝,自立魏朝后,孔明等人也力劝刘备登基称帝。起初刘备不允,后来还是答应了,但一再强调,这个皇帝并不是我刘备想当,而是为了匡复汉室才不得已而为之。不信可以读读刘备的登基祭文:“汉有天下,历数无疆。王莽篡盗,光武皇帝震怒致诛,社稷复存。今曹操阻兵残忍,戮杀主后,罪恶滔天;操子丕,载肆凶逆,窃据神器。群下将士以为汉祀堕废,备宜延之。……”意思是说,当初王莽篡夺汉朝天下,是光武皇帝是汉朝社稷失而复存。而今天,曹氏父子也同样是颠覆汉朝,众人也以为汉朝已经灭亡,所以我要象光武帝那样将大汉天下延续下去。因此“天命不可以不答,祖业不可久替,四海不可以无主。”而孔明的奏本却直接了当得许多:“王上(指刘备)平定四海,功德昭于天下,况是大汉宗派,宜即正位。”
所有以上这些,都是刘备以东汉这个没落王朝为“尸”,来还自己称王称霸这个“魂”,这无疑是英明之举。正如孔明在《隆中对》中所预示的那样:“将军(指刘备)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百姓有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人们常说,魏得天时,吴得地力,蜀得人和。我想蜀之人和,除了和刘备能以仁德对天下外,始终以帝室之胄示正统,以匡扶汉室为旗帜,并以此赢得世人的敬仰和支持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孟德叱咤神州
曹操,字孟德。其父曹嵩本姓夏侯,因为是中常侍(皇宫中宦官的官称)曹腾的养子,故而后来改姓曹。据说,曹操年少时就已善权谋,多计变。汝南名士当时就这样评价曹操,说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听后,很为自己能是乱世奸雄而感到自豪。曹操二十岁时举为孝廉,曾做过洛阳北部尉,后因围剿黄巾军才被升至骑都尉。后来董卓欺帝弄权,曹操行刺未成,便与袁绍等十八路诸侯共讨董贼。董卓死后,曹操就自领一支兵马混战于各路诸侯之间,其势力日益强大。后因平定山东有功,被封为建德将军,费亭侯。
就在这个时候,朝廷内又出了两个奸臣,即李 、郭汜,他们一个自封为大司马,一个自封为大将军。二人先是狼狈为奸,为虎作伥,朝纲因此而大乱,大臣们皆敢怒不敢言。后来他二人又反目为仇,大打出手,搅得皇都大乱,害得天子蒙尘。天子无奈,只好下诏,召曹操前来护驾。曹操见诏后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就把手下的谋士们找来共商此事。谋士荀进言道:“昔日晋文公纳周襄王,而使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使天下归心。今天子蒙尘,将军您应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矣。”荀一开始先例举的两件事,都是历史上利用君主来使诸侯折服,使天下归一的实例。意思是让曹操借鉴历史经验,也应该抢先兴护驾之义兵,进而用奉侍天子的优势来达到众望所归的目的。同时还提醒曹操,咱们如果不尽快行动,别人就很可能抢在我们的前面。曹操一听,和他的想法完全一样,遂即立刻起兵前往。天子见到曹操后很是高兴,马上加封曹操领司隶校尉,假节钺,录尚书事。
后来,一个叫董昭的人也为曹操出谋划策,他对曹操说道:“虽然曹公兴义兵平暴乱,入朝辅佐天子。但朝廷上下人心各异,未必都能服从于您。不如以洛阳缺粮为由,让天子移驾许都。这样虽会引起一些人的不满,但有利于您号令天下。正所谓:只有‘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曹操因此奏请天子迁都,天子和众臣畏于曹操的势力,那里敢不答应。到了许都后,曹操大肆封赏他手下的文士武将,为他们加官晋爵,请功受奖。没用多久,朝廷内外就都是曹操的亲信爪牙。曹操自己也已是官至公爵,名声显赫。后来曹操还嫌官小,于是又“罢去三公,自立丞相”。朝中重大的事务,都必须先禀告曹操,然后再奏知天子。从此,国家大权尽归于曹操。曹操想以朝廷的名义封赏谁,或讨伐谁,完全都是按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自行来定,根本不用顾及天子和大臣们的意见。就是奏知天子也是摆摆样子,走走形式,应应景罢了。这样一来,得到朝廷封赏的,都对曹操感恩戴德,让人们只知曹操,不知天子。曹操也借此来收买人心,让人们心甘情愿,死心塌地地为他出力卖命。然而,当曹操想要讨伐谁的时候,却一定要打着朝廷的旗号,使他那些出于自己霸业的需要,而和诸侯们展开的一次次狗咬狗似的争斗,都披上为国讨贼,替天行道的正义外衣。都显得是那样的名正言顺,天经地义。这样他就可以肆无忌惮地颠倒黑白,混淆视听,可以有恃无恐地排斥异己,打击对手。下面是几个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实例。
例1:话说曹操见刘备屯兵于徐州,并自立徐州牧(官名),近日又有吕布领兵相投。如果二人合力抗曹,终将成为心腹之患。于是召集个位谋士共商讨刘之事。荀为曹操献了一个“二虎竞食”之计:“今刘备自立徐州牧,但未得朝廷正式任命。您可奏请诏命实授刘备徐州牧,再写一封密信给他,让他去杀吕布。”
几天后,刘备就见到曹操派使带旨而来,宣布朝廷封刘备为征东将军、宜城亭侯、领徐州牧。曹使还特意对刘备说:“您得此御封,完全是曹公在天子面前极力保荐的结果。”随后取出曹操的密信给刘备看。好在刘备一眼就看穿了曹操的真实用意,因此并没有因曹操的这些“恩惠”而被其利用,最终使曹操的诡计彻底落空。
例2:曹操也曾用同样的方法来收买吕布。当时曹操害怕吕布和袁术联合,就假传圣旨,封吕布为平东将军,还特赐了印绶,把吕布美得不得了。不仅杀了袁术的来使,以示断交,还派部下陈登去许都答谢曹操。谁知陈登一到许都,就被曹操用封赏收买了。曹操封陈登为“广陵太守”,赏陈父陈圭“秩中二千石”。后来,在曹操攻打吕布时,陈氏父子作为内应,帮助曹操一举彻底打败了吕布。
例3:话说曹操想铲除吕布这个心腹之患,却又害怕袁绍趁虚而入。于是又拿出惯用的伎量,先是奏请天子封袁绍为大将军、太尉,还将冀、青、幽、并四州统统划归给袁绍。后有写密信给袁绍说:“公可讨伐公孙瓒,我当相助。”袁绍完全被封赏乐昏了头脑,马上就出兵进攻公孙瓒,使曹操乘机得以全力以赴地攻打吕布,最终大获全胜。
例4:当曹操第一次攻打张绣时,张绣曾投降过曹操,并献了宛城。但曹操进城后,强占张绣之嫂,张绣因此被激怒。后来偷袭了曹操,曹操虽得以逃脱,但却为此失去了长子曹昂、爱将典韦,另外还有一个侄子。曹操因此和张绣结下杀子之仇,发誓要将其斩尽杀绝,以报仇雪恨。但曹操在第二次讨伐张绣时,却对天子说,张绣作乱,图谋造反,理当伐之,整个是一个公报私仇。天子受蒙蔽,亲排銮驾送曹操出师,挟报私仇就这样一下子变成了为国除害。
出兵洛阳,护驾迁都是曹操整个霸王生涯中最关键的一步,这一步走对了,才使曹操的霸业成为可能,才为曹操提供了许多别人无法比及的有利条件。论出身,曹操这个宦官的养孙比不上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论资历,他又比不上袁氏兄弟。但他为什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异军突起一支独秀,最终打败了袁绍等老牌诸侯,平定了中原大?这和当时的客观大形势,以及他的主观能力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点也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作用。正如曹操的谋士程昱所说的那样:“曹公之所以能威震四方,号令天下者,以奉汉家之名号,汉帝之天威故也!”这是曹操特有的优势,但这与刘备不同,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曹操自己创造、争取来的。但有一点和刘备是相同的,就是借用东汉王朝仅剩的一点余威,一点正统,来还各自的那个王霸之“魂”。这就是“借尸还魂”之计的妙处所在!
文台夭亡 孙氏一蹶不振
以玺借兵 伯符意在还魂
自从孙坚(字文台)在与黄祖、刘表交战时被乱箭射死后(享年只有三十七岁),其长子孙策(字伯符)退居江南。后因徐州牧陶谦与孙策的母舅,丹阳太守吴景不和,孙策又被迫带着老母,举家迁至一个叫曲阿的小地方栖身,而他自己却投奔了袁术。孙策虽然为袁术打了好几次胜仗,但袁术对孙策还总是傲慢无礼。一日,孙策心中烦闷,在居所庭院的月光下来回踱步。一时想起父亲曾经是何等的一个英雄人物,而自己现在却沦落到这样一个寄人篱下的地步。想着想着,不禁放声大哭,一为家事伤情,二是为国事发愤。此时,从外进来一人大笑着对孙策说道:“伯符何故如此?若有难以决断之事,为何不和我相商而自己独自哭泣呢!”原来,此人名叫朱治,曾是孙坚的老部下。孙策止住哭泣和朱治对坐而谈:“我之所以痛哭,是因为我恨自己不能继承先父的遗志,完成先父未竟的大业。”朱治听后说道:“你为何不向袁术借兵,假称是前去营救吴景,实为重返江东,以图大业。”孙策也认为只能如此,但又担心袁术会拒绝借兵。在万般无奈之下,孙策一狠心,决定用孙坚留传下来的那块传国玉玺做抵押,来向袁术借兵。转天,孙策拜见袁术,一边哭一边说道:“杀父之仇我至今未报,如今我舅舅有被人威逼,我的老母家小都还屈居曲阿,早晚也会被他人所害。因此我想向您暂借数千人马,渡江救难省亲。您若不相信,我愿将先父留下的玉玺留在您这里,作为质当。”袁术听后大喜,看过玉玺后,便立刻借给孙策三千兵士,五百匹战马。又恐孙策职微难掌大权,故而又表奏孙策为折冲校尉、殄寇将军。随后,孙策便带领程普、韩当、黄盖、朱治等旧将,一起重返江东。途中遇到周瑜,周瑜有举荐了江东名士,张昭、张 兄弟二人来共同辅佐孙策。孙策从此重整旗鼓,威猛无比地驰骋在江东大地。他先是打败了扬州刺史刘繇,占据了曲阿,救出了老母家小。不仅得了刘繇的大半降兵,还用信义降服了一员猛将太史慈。后又乘胜前进,先后攻占了秣陵、泾县等地,部队也增至一万多人。不久,又分别打败了自称“东吴德王”的严白虎,以及会稽太守王朗,夺取了吴郡、余杭、会稽、宣城等州郡。至此,孙策在江东名声大振,无论大小军阀,闻孙策兵至皆丧胆而逃,还给他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外号“小霸王”。而江东百姓却因孙策一贯采取安民恤众的政策,无不对其拥护百倍,还亲切地称这个“小霸王”为“孙郎”。这使孙家王朝初具规模,为以后的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
孙坚死后,孙家已是兵微将寡,一蹶不振。不然,孙策也不会投靠袁术,寄人篱下忍气吞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借助别人的力量,就很难尽快地重振旗鼓,再显雄威。因此要善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不管它属于谁,只要有可能“借”到,就要想方设法去争取。此时的孙策很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为此他不惜用先父留下的无价之宝玉玺来做抵押,以换取袁术的信任。孙策成功了,实现了先父的遗愿,“还”了孙家称王称霸的“英魂”。
[注释]:
1.有用者,不可用:句意为,新兴的,蓬勃向上的,有所作为的,往往都难以控制,难以“借”为己用,因此不可利用。
2.不能用者,求借:句意为,没落的,每况愈下的,无所作为的,往往都因有求于我,而能被我所利用。这样的应加以利用。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见《易经·蒙》卦。匪,即非,不是之意。童蒙,即年幼无知。如《六十四卦经解·蒙》中所言:“喻童子弱昧,必依附先生以强立,故曰童蒙。”句意为,并不是我求助于那些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于我。